APP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

2019-12-27张云杰

文化产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素描艺术设计高职

◎张云杰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广西 北海 536000)

素描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其存在形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是绘画艺术的基础,更是设计艺术的造型基础。在传统的素描教学工作中,按照绘画的培养模式,与设计课程的衔接并不紧密,在教学模式和理念方面也和现代设计艺术间存在较大差距,并给现代设计艺术素描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鉴于此,如何根据设计艺术学科的特点,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设计素描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为社会培养一批与时代同步、与世界接轨、具有扎实基础、创造能力的设计人才,是当前设计艺术学科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多元化的世界文化背景概述

世界上每个种族和国家都有其独立的意识、文化和宗教信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东西方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多元文化,其中西方文化以欧美文化为代表,东方文化以中国为代表。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中也产生过重要作用,如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离不开中国四大发明的影响。随着我国加入WTO,西方文化也日渐流入国内并给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和价值观念等带来极大影响,如中国人喜欢穿的西装、爱去的咖啡厅、倾心的圣诞节等都是从西方国家传进来的。在西方文化流入国内的同时,我们也开始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以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就很好的体现了多元文化特色。以鸟巢为例,其中奥运体育馆是中瑞两国联合打造,水立方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将中国“天圆地方”的理念融入了水立方的“圆”和鸟巢的“方”的设计中[1];在建筑建材方面,采用的是世界一流的建材和中国传统的钢架,在体现多元文化的同时,又符合节能环保的时代发展要求。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先进的当代中国文化,在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用开放的姿态迎接着世界文化。

二、设计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当前,国内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课教学中,教师普遍对学生的造型能力训练较为重视,学生在对物象进行真实描述方面的能力也非常突出。但在对学生对物象进行非具象的再创作方面所做的引导工作还不充分,学生思维禁锢于具象写实的认识,对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习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

由于艺术设计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因而在素描教学中,教师也应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当成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积极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根据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目标要求,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开阔思维、激发个性,提升其创造能力,培养与世界接轨、与多元文化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二)教学模式陈旧

对艺术设计专业来说,素描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特定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相关课程的安排与艺术设计所需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两者处于严重脱节状态。近年来不少院校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相关的课题和课程在大力的推进改革,形成了不少的新的探索性课程和教材,但是真培养能力的课程推进,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由此可见,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与艺术设计密结合,加大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尝试突破,最终真正形成系统操作性强的设计基础课程。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改革思路

(一)转变教学理念

高职艺术设计素描课程教学中,学生对素描的认知和理解与其专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高职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中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桎梏,利用多元文化的影响力来引导学生重新发现素描的魅力,让学生对素描课程产生好感和兴趣,提高教学效率[2]。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构建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巧妙利用历史和现代图片资料,将素描理论实践融入其中,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拓宽素描的内容。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素描课不只要将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真实绘绘,更要通过对不同工具和材料的对于对象的理解再创作,赋予对象以特有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比如可以让学生在绘画技法上做描、勾、涂、刮等的不同材料和手段尝试。通过尝试,提升学生的思考力,训练所创作出的作品也更新颖,体现多重手段、更加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

(二)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目前,高职艺术设计素描教学普遍采用的是“写生”的传统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与当前开放式的国际信息化发展背景显然是不适应的,很难满足艺术设计专业对于素描教学的创造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因此,教师可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来改善这一教学不足的现状。具体措施包括:第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即通过构成素描教学、材料教学和超现实想象等手段进行设计素描教学,例如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水墨画引入到课堂上,引导学生用传统眼光来审视素描,很好的增加了素描教学的文化内涵,增加了趣味性,同时可操作比较强。第二,扩宽教学题材。在素描教学中,不应只局限在静物石膏等题材中,可引导学生对描绘对象进行多角度挖掘,表达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可以利用传统经典的艺术作品再创作,以彰显素描教学的象征性和人文性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创意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设计素描造型基础课程的学习中,灵活运用拼贴、重组、变形、解构和夸张等方法,训练学生更加开放的思维模式,创造出更完美的作品[3]。第三,引入新型媒体教育方法。用以弥补写生的局限,以提升设计素描绘画作品所呈现出的艺术效果。

(三)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过于重视技术训练,缺乏创新思维培养和深厚文化素质的积淀。而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应从素描教学开始,从造型艺术的产生的根源、发展脉络、风格和生成背景等多方面入手,向学生讲述艺术家的成才之路和作品分析,以及对现当代设计作品分析,以帮助他们了解什么才是最好的作品,提升眼界和审美能力。此外,在素描评价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摒弃过多主观评判思维,通过开展学生总结和自我反思的评价模式,最大限度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其创作信心,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拓宽艺术创作空间,进而提升其艺术设计所需素质和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多元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更应重视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工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准确把握教学方向,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方法,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其提升专业服务和与市场需求接轨的综合意识,结合多元化发展趋势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让“教有所长,学有所得”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以促进高职设计素描教学工作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当然,在高职素描教学领域中,研究和发展之路还很长,我们也需要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

猜你喜欢

素描艺术设计高职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武汉素描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素描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跟踪导练(一)4
凡·高的早期素描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