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与民族文化融合探究

2019-12-27覃玉滨

文化产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党组织民族基层

◎覃玉滨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 广西 南宁 530001)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群众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出来的体现本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各具特点的宝贵文化资源。在民族地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找准传承民族文化和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工作有效的着力点,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对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传承民族文化对基层党建的重要性

政党建设既需要传承人类的文明成果,并加以发展,又需要自身不断完善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时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要围绕文化的繁荣、文明的进步而开展。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对提升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起到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民族地区的政治领导核心,是民族地区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党对民族地区的领导是通过各级党的基层组织深入到民族地区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用信仰的力量、组织的力量把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组织起来,这就必然要求基层党建工作和当地的民族文化进行融合,通过将民族文化融入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坚持群众路线,深入群众,走进基层,营造良好的“党群一家亲”生态政治氛围,促进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扎根民族地区并且枝繁叶茂。

(二)有助于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力

基层党组织在民族地区的覆盖力主要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要能够影响和覆盖到少数民族地区各领域和各群体,真正地把党的政治组织力和党的工作落实到每个角落,不漏一处,不留死角。要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民族地区的全覆盖,必然要借助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特别是在一些民族信仰和民族宗教影响力巨大的的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甚至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提升党组织在民族地区工作覆盖力,就是要把党的工作重点同民族文化深入融合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重点,紧贴需求,整合资源,精准服务,全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党群工作,实现党建与文化“共建、共管、共享、共赢”。

(三)有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在的凝聚力

某种意义上来说,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生命,各少数民族群体大多是通过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世代延续。也就是说如果民族文化不存在,那么这个民族也将不存在了。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就是靠文化的传承来加强民族群众凝聚力与向心力。因而基层党组织在民族地区凝聚、服务少数民族群众,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必然要把传承民族文化和党建融合起来,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引导民族地区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不动摇,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偏离。

(四)有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

民族文化源自于民族历史和民族认同,每个少数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强烈认同感和深厚民族文化情怀,因此民族文化对于民族地区群众有着天然号召力。基层党组织要在民族地区顺利开展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对民族地区党员和群众的吸引力,就必然要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力度,形成共同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最广泛、最有效地动员一切力量,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推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提升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社会号召力。

(五)有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发展推动力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在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的任务较重。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就意味着“一个地区都不能少,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战斗堡垒,必然要担负起带领导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重任,这就要求党组织借助文化的力量,把党的富民兴国政策更好地在民族地区宣传、推进,带动民族地区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二、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员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弱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基层党员群众在努力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逐渐忽略了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认为“文化不能当饭吃,传不传承意义都不是太大”。有的群众因为工作的原因,离开了农村生活,想要尽快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有意无意地淡化了民族文化的痕迹,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离开家乡后,和后代的交流中采用了普通话,截断了与故乡的联系。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党员干部、群众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一些民间传统文化濒临失传的境地。

(二)党建工作和传承民族文化结合不够系统

有的基层党务工作者知道传承民族文化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两张皮”的境地,党建工作归党建工作,民族文化活动归民族文化活动,没能够把两者很好地融合起来,不能促进相互发展,使得党建工作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不够系统。有的基层党组织对民族地区干部、党员和群众关心不够,甚至有不尊重民族文化的现象,影响了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的推进。

(三)民族文化传承出现断层

目前很多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基本上都是老年人,有些珍稀文化遗产已经到了断层的边缘。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传统的文化内容对年轻人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群众参加度也不高,所以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基层党组织通过举办各种民俗节庆活动,宣传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然而本地群众的热情不高,甚至还持观望的态度,加上民族文化、工艺和技术的繁琐复杂性,一些民族文化没有文字,仅靠口传,年轻人没有兴趣学习,一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去世后,民族文化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四)民族文化传承浮在表面,零碎而不系统

每个民族文化都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文化,所有的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但是有些基层党组织在抓传承民族文化这个问题上,只想突出对本地经济发展有利的内容,做表面文章,对一些深层次的核心内涵不在意也不想了解,在传承文化这个问题上了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这就使得文化的传承浮于表面,不完整也不全面。同时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民族民居风貌保护难度加大,保存完好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村镇也逐年减少,民族文化慢慢就凋零了。

(五)重经济发展、轻文化传承思想仍然存在

随着党建责任制的逐步落实,对于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层党组织在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然而部分地区仍然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传承的思想,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不够,无论是从党委政府层面还是群众层面,或多或少存在着追求经济快速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着只是把民族文化当做一种牟利的工具,采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来攫取利益的思想。

三、传承民族文化与基层党建相互促进

党的十九大提出:党领导一切。在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文化这个问题上,基层党组织必须要发挥更大作用,坚持把传承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一)创新工作机制

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要把党建工作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民族地区党组织要积极主动引导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财政、人员等各方面的支持,认真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一是要高度重视保护民族文化对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采取政策、经济等各种手段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二是将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工作列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之中,民族地区各级党组织要把党建工作贯穿于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全过程,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坚定文化自信,推进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使党建工作与民族文化建设实现共赢。

(二)完善基层党组织“乡土人才”机制建设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人去开展,各级党组织要紧紧抓住人对保护传承的关键作用。一要加大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强化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使其在进行乡村规划和乡村建设方面,体现民族农村特色,注重传承民族文化,保留乡村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民居,自觉从保护民族文化的角度考虑,实现民族与生态家园相结合,既展现农村的田园风光,又彰显农村的历史文化底蕴,适应农民生产生活要求。二是要培养民族地区本地的文化人才。在基层党建与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中,要保护和抢救一些濒临失传的文化内容,同时积极寻找和培养新时代民族文艺人才,为其提供优惠政策,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民族优秀人才为传承民族文化做奉献;鼓励搞农村题材创作的作家和艺术家多下基层,深入农村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三是要支持鼓励民族地区党员分发挥文艺特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传播党的声音,更深入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由党员带头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带头组织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带头组织民族群众积极参加民族贺歌、礼节歌、气节歌等各种活动;带头组织青少年学习本民族风情和民族艺术。各类民族节日要与党建宣传工作相融合,各种民族民间活动中要加入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用优秀的民族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使党组织成先进文化的代表。

(三)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与民族文化共同发展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关键是要找准民族文化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点。一是要在民族地区创建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的党建示范点。突出民族地区党组织建设特色,在党建工作当中体现本地的民族文化,发挥文化党建引领作用。二是把民族文化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生活的同时,丰富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活动,以繁荣的民族文化来推进党建工作的开展。三是党建宣传工作与民族文化的弘扬结合起来。通过组建党建文艺宣传队,用本民族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向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民族政策、党的宗教政策、党建知识;编排一批讴歌党的事业的民族特色文艺作品。要针对多数农村党员和群众听不懂汉语的情况,制作一批民族语言党员电教片,通过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点经常给党员和群众播放用民族语言讲解的有关农村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牲畜疫病预防防治等与农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电教片,提高农村党员和群众的创新意识和了解市场信息的能力。

(四)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发展就是最好的传承和保护。各级党组织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托民族民俗文化特点,创新的党建工作形式,以打造规范、高效、活力基层党组织为目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一是要处理好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与发展民族旅游业的关系,在大力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特点,通过独特的民族传统、民族习惯、民族英雄故事、民族特色餐饮,宣传本地方优秀的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资源同民族旅游业紧密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注意把现代文化融入到民族文化中,革除一些不适宜的文化内容,使民族文化适应当前历史发展趋势,迸发出新的活力。三是提升民族文化资源的质量和品位。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互相促进,推本地区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党组织民族基层
我们的民族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在线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MINORITY REPORT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