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

2019-12-26李正红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中国文化传播

李正红

【摘 要】汉语热”的出现使中国文化成为热点,来华留学人数与日俱增。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语言教学,还应该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播。通过汉字教学传播汉字中的东方思维;结合蕴含的文化因素阐释俗语、成语,理解并把握词语的语源和意义;精心设计各类文化活动,创设情境,都是让留学生感受中国文化魅力,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决定了语言,二者关系十分密切。

【关键词】对外汉语;中国文化;传播

汉语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都在持续提高,与此同时,文化软实力也在不断增强。“汉语热”这个名词的出现使中国文化逐渐渗入了世界各地,世界各国对汉语的需求越来越高,来华留学人数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开始喜欢中国,想要了解中国文化,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教学面临空前的机遇与挑战,这是中国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文化魅力所在。

“汉语热”的不断扩散,让我们开始意识到,在汉语学习者进行交际时,出现了很多的文化问题。从总体上看,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较低。许多外国学生不了解中国文化环境。不能在不同语境下正确使用汉语,影响了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习的热度和兴趣,由于文化差异较大,也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比如说留学生在学会“吃醋”这一词語时,如果用“我喜欢吃醋”这句话来进行造句,就会产生歧义。因为吃醋不仅表示醋这种调味品,在汉语中还表示一个人的嫉妒心理,这就是语言学习中所遇到的中国文化知识。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语言教学,还应该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播。

一、汉字中的东方思维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惟一没有消亡的从象形字到形声字、会意字交融相合和不断发展完善的文字。汉字所包含的东方思维方式:具象、隐喻(象征)和会意(指事)是中国文化及其传承的核心。然而, 对于那些习惯了拼音文字的欧美学生来说,汉语之难,难在汉字。甚至有初学者谈字色变。多数汉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不易辨认、不易记忆、不易书写。久而久之,汉字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最大拦路虎。这时,可以通过介绍书法知识来介绍不同字体、古代和现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图片等,以欣赏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可以考虑引人我国的篆刻,可以以兴趣小组、选修课的形式,培养学生学写汉字,甚至雕刻汉字,让他们觉得,不仅可以写汉字,还可以享受中华文化。

二、俗语、成语中的历史文化生活

在汉语习用语里,有相当多的俗语、成语,只有结合其蕴含的文化因素进行阐释,才能使人比较真切地理解并把握这个词语的语源和意义。

俗语、成语体现了汉语整体、含蓄的表达特点,多为引申义或比喻义,不能单从字面上理解。比如要理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涵义,就要了解八仙的来历;“马后炮”的意思跟马这种动物没什么关系,而是跟中国象棋有关;青梅竹马来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的情景。这里凝结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存在着大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的固定格式。一位外国留学生曾向我请教说:“在看电视剧时,剧中一个女人说:‘你想吃我的豆腐。我不明白这个‘吃豆腐究竟是什么意思?”面对这样的提问,只简单地解答“其然”是不行的,还必须阐释“其所以然”。我解释说,“吃豆腐”是一个带有江南方言色彩的惯用语,也是一个具有民俗口语色彩的词语。这个惯用语的含义,和我们平时说的“我喜欢吃豆腐”的意思完全不同,它是指“调戏年轻的女子”,带有开玩笑的意味。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的;具体说,就是用“豆腐”来借喻“年轻的女子”——“豆腐”色白、面细、质嫩、性软,与年轻女子肌肤白皙细嫩而性情软弱的特点很像,这个惯用语原来只是在上海、江浙一带以及港澳台地区流行,后来由于茅盾的《子夜》、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等名作对这个惯用语的使用,以及“吃豆腐”这个俗语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幽默感和委婉生动的表意功能,使它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全国。这种结合民俗文化背景对具体词语的解释,使那位留学生满意地颔首微笑。

许多俗语、成语折射着中国的历史文化生活。从其形成和来源上看,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如“高山流水”、“掩耳盗铃”;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有的来源于民间文艺,如“敲边鼓”“唱高调”;有的来源于百姓生活,如“赶鸭子上架”、“挂羊头,卖狗肉”等等。都需要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是很好的中国文化传播切入点。

三、情境中的中国文化魅力

精心设计各类文化活动,创设情境,是让留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如节日文化活动,适时通过微课、微信推送等形式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的来历、习俗做介绍,让学生了解到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口语课通过与学习者所在国的传统节日的比较,探讨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从而加深印象,最后设计专门的DIY活动,制作节日物品,这些情境给留学生留下了在中国过节的美好记忆,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视、网络、多媒体等使留学生接触汉语和汉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在传播中国文化时把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结合,凸显中国文化的魅力。有些学生对中国的习俗比较感兴趣,比如说婚俗。在他们的印象中,现在中国人结婚还是像过去一样,要坐花轿,因为学生接触的课本等方面的知识,大多是传统文化的东西。适时告诉学生:中国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些风俗习惯也在改变。现在的年轻人也穿白色的婚纱,结婚是乘坐汽车,用轿子的地方比较少了。所以我们在介绍中国古代文明的同时,还要介绍当代的文化,比如有些学生对中国国内现在正在流行的歌曲以及着装的潮流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从网上下载一些现在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歌曲,课间让他们听,并教他们唱。既让他们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也要接触当代的文明,使他们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没有距离感,感觉到学的东西都是有用的。这样才能很好地调动他们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积极性。

四、结语

语言学家将文化教学称为语言教学的第五维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承载着复杂文化内涵的符号。它反映文化,又被文化决定,二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不仅仅是掌握语音、语汇、语法等语言结构的表层内容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熟悉、领会语言背后的深层文化规约以及民族思维方式的过程。而对于像中国这样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极大,如果在学习汉语时,不准确把握有语言的文化内涵及相关的社会习俗背景,就很难掌握汉语精髓,灵活而准确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王治理.传统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2]吕必松.汉字教学与汉语教学[A]汉字与汉字教学研究论文选[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4]亓华.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5]华霄颖.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的民俗解说[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中国文化传播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