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12-26杨保荣朱绍琼黎清交周加平张观辉范星华

医疗装备 2019年23期
关键词:胫骨微创膝关节

杨保荣,朱绍琼,黎清交,周加平,张观辉,范星华

兴国县中医院骨科 (江西赣州 342400)

膝关节是人体最主要的承重关节,而胫骨平台是膝关节最重要的承重结构,其位置非常重要。胫骨平台内外侧分别有内、外侧副韧带,平台中央有髁间隆突,上部附着交叉韧带,因此胫骨平台一旦发生骨折,常会导致韧带及半月板损伤,造成半月板、内侧副韧带、交叉韧带合并症,严重影响膝关节正常功能[1]。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传统手术治疗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且不利于伤口恢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微创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已被广泛应用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其具有手术创伤小、复位稳固等优势。本研究探讨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7例。对照组男18例,女9例;年龄21~70岁,平均(35.7±6.9)岁;车祸受伤13例,运动受伤5例,摔伤4例,高空坠落5例。试验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22~71岁,平均(36.2±6.5)岁;车祸受伤15例,运动受伤6例,摔伤3例,高空坠落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膝关节骨折、严重器官功能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两组术前均进行常规体格检查,以判断患者神经、肢体血管等有无受损,并常规固定患肢操作,行X线片或C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设计手术方案。

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从膝关节前外侧或内侧入路,切开关节囊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保留半月板;切开半月板上的冠状韧带,切开、分离半月板,暴露受损关节面,根据受损情况进行骨折复位,并使用克氏针支撑,之后进行钢板或螺钉固定,修复损伤[2]。

试验组行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麻醉后,从膝关节外侧入路,置入膝关节镜(康美林弗泰克,型号IPS710A,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2016第20162223251号),探明患者骨折具体部位、形状、受损面积、合并症,并根据Schatzker分型实施相应术式,根据不同等级实施相应手术方案。(1)Ⅰ型骨折:牵引胫骨对抗至塌陷部位,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操作完成后,利用关节镜放置手术专用螺钉进行固定。(2)Ⅱ~Ⅲ型骨折:该程度骨折操作方式与Ⅰ型骨折相同,若关节塌陷严重,可使用细克氏针穿过塌陷关节面,并使用相应方式撬动骨折骨块进行复位,操作完成后使用钢板进行固定。(3)Ⅳ型骨折:在准备置入钢板处行纵向切口,将骨折部位骨折线充分暴露,并进行关节外复位,若情况需要可进行植骨操作,完成以后以螺钉固定。(4)Ⅴ型骨折:手术切口选择关节外,对关节进行复位处理,操作完成后,使用钢板或螺钉固定复位骨块。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疗效评价标准:手术3个月后进行X线片复查,膝关节可正常屈伸,活动与正常无异,能持续活动1 h,为优;膝关节可正常屈伸,活动与正常无异,持续活动1 h有疼痛感,为良好;膝关节屈伸趋于正常,活动与正常有差异,持续活动30 min有疼痛感,为一般;膝关节屈伸<60°,活动与正常差异明显,活动有强烈疼痛感,为差;治疗有效率=(优例数+良好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x-±s)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严重影响人体膝关节功能,可导致膝关节炎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导致患者生命质量下降。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主要是通过恢复膝关节面平整、膝关节力线以达到最大限度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目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手术切口比较大,且骨折愈合效果较差,早期锻炼难以进行,患者康复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不仅能将患者膝关节的损伤降至最低,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顺利进行早期锻炼,有利于其膝关节功能早日恢复[3]。

与传统切开复位手术相比,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具有以下优点:(1)避免对关节囊进行切开操作,能有效降低患者感染概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更短,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锻炼[4];(2)关节镜能够为医师提供良好的视野,使其能够更全面了解关节软骨、半月板、交叉韧带情况,并进一步明确骨折部位情况;(3)能够对膝关节中的血凝块、骨折碎片等进行反复冲洗,以便彻底清除,避免关节炎等并发症的产生[5];(4)能够更直观、清晰地查看关节固定和螺钉固定情况,减少术中X线透视。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可减小手术切口,缩短治疗时间。

猜你喜欢

胫骨微创膝关节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