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对胃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9-12-26龚国金殷朝丽冯泽勇

医疗装备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大部腹腔胃癌

龚国金,殷朝丽,冯泽勇

西昌市人民医院 (四川西昌 615000)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100万例新发胃癌患者,其中约80万例患者死于该病。而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占全世界的42%,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目前,我国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首选根治性手术治疗胃癌患者。胃癌属于消耗性疾病,长期的恶病质消耗,使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弱,且患者多伴有自身基础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术后易发生炎症反应等并发症。而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本研究主要探讨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对胃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西昌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5~68岁,平均(54.54±5.61)岁;病程1~2年,平均(1.57±0.48)年。试验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1~70岁,平均(56.91±3.81)岁;病程1~3年,平均(1.62±0.3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术前均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并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病情及相关风险,予以胃肠道准备,术前30 min静脉滴注抗生素。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麻醉准备完毕后,患者取平卧位,中上腹取长约18 cm探查切口,绕开肚脐,逐层切开,分离组织,注意止血及保护肌肉组织;腹腔探查后,明确肿瘤及淋巴结数量和大小,根治切除肿瘤,清扫所有淋巴结组织;术毕,冲洗腹腔,逐层缝合,关闭腹腔,留置腹腔引流管。

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在脐下1 cm处做一10 mm的穿刺孔,随后建立CO2气腹,压力为14 mmHg(1 mmHg=0.133 kPa);探查腹腔情况,如肿瘤、淋巴结大小及个数;分别在肚脐以上2 cm、锁骨中线和左腋前线肋缘下2 cm、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 cm做操作孔,器械经操作孔进入腹腔,在腹腔内通过手术游离远端胃体,清扫并切除周围淋巴结及异常组织;在上腹部正中做一5 cm的切口,游离胃体并从切口拿出至体外后切除,根治切除远端胃大部及肿瘤,并行毕Ⅱ式切口吻合;手术完毕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腹腔,观察无出血后,逐层关腹并缝合穿刺孔,最后留置腹腔引流管。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统计两组腹腔感染、腹腔出血、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24 h于空腹状态下采集患者的肘静脉血10 ml,通过离心机分离血清,采用瑞士Tecan Freedom EVO 75全自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仪,严格按照试剂盒(华东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说明书进行操作,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CRP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TNF-α、IL-6、CRP水平比较

术后24 h两组IL-6、TNF-α、CRP水平均升高,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TNF-α、IL-6、CRP水平比较(x-±s)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胃癌是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最高。胃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男女比例为2:1。患者发病早期无明显不适症状,有时会出现上腹部不适、嗳酸、嗳气、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慢性疾病症状相似,容易被忽视,因此,胃癌的早期临床诊断率较低。该病预后与其病理分型、发病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后期治疗措施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胃癌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其发病因素较多,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2]。

目前,临床首选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3]。但由于患者自身器官及多项基础功能衰退,对长时间麻醉及手术刺激的耐受力减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贫血、肺炎、切口感染、脂肪液化、肠梗阻、肠瘘等,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有研究表明,胃癌根治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主要与创伤大、术中麻醉及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失血量过多以及手术方式等因素有关[4]。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较开腹胃癌切除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传统手术的切口较大,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影响,切口疼痛、切口裂开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术式,具有创伤小、视野好等特点,患者预后较好[5]。由于腹腔镜手术操作难度大,程序复杂,进行淋巴结切除也相对困难,所以对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上述因素虽会延长手术时间,但是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6]。有研究证实,与开腹胃癌切除术比较,行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更快[7-8]。炎症反应相关指标高低与术后应激反应水平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24 h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上升,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可降低血清IL-6、TNF-α、CRP水平。

综上所述,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可降低血清IL-6、TNF-α、CRP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大部腹腔胃癌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5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疗效观察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