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超联合CT三维重建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切口定位中的应用

2019-12-26钟继平

医疗装备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肋骨多发性

钟继平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2300)

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胸部外伤之一,患者因胸壁失去支撑软化,形成连枷胸,且会因反常呼吸运动造成严重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手术是临床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主要手段,但因肋骨解剖结构特殊,如何准确定位手术切口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点。常规螺旋CT检查可清晰显示骨折情况,但难以清晰显示肋骨骨折线与空间之间的关系。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不断发展,其强大的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可弥补常规CT检查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骨折诊断的准确性[2]。术前CT联合超声定位能够精准确定手术切口位置,有效提高多发性肋骨骨折定位的准确性。本研究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的3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彩超联合CT三维重建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切口定位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检查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19例。对照组男14例,女5例;年龄38~71岁,平均(50.48±3.22)岁;车祸伤10例,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4例。试验组男15例,女4例;年龄37~72岁,平均(50.52±3.17)岁;车祸伤11例,坠落伤4例,重物砸伤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胸部X线片或CT检查确诊为肋骨骨折;肋骨骨折2根及以上;认知功能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18周岁。排除标准:合并腹部脏器、颅脑损伤等需急诊手术的患者;肺部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心、肾等重要器官严重障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行CT三维重建切口定位:层厚0.5 mm,电压120 kV,电流100 mA,重建矩阵512×512;患者取仰卧位,上举双臂,不间断连续扫描全部肋骨;将扫描获取的图像传输至与扫描仪相连的图像处理工作站,实施三维重建;使用表面遮盖法、容积再现技术、平面重建等处理软件处理传入的影像资料,于体表画出大致区域。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采用彩超对发生骨折的肋骨行皮肤切口定位:仪器为飞利浦四维彩超仪,探头选择为高分辨力线阵探头,并调整为7.5~10 MHz;针对性检查CT三维重建的标记区域,寻找肋骨骨折断端,做好标记。

1.3 临床评价

(1) 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2)术前、术后3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成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x-±s)

表2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分,x-±s)

3 讨论

肋骨骨折是一种主要由交通事故、直接暴击、高处坠落等意外所致的胸外伤,多为多发性肋骨骨折,常合并气胸与血胸,并会损伤周围血管脏器,且患者一般存在长时间疼痛,而顽固性疼痛患者不愿咳嗽,会导致肺部感染加重并增加肺不张发生风险,危害极大[3]。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可极大地改善患者病情,减轻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日常工作与生活。外科手术中,寻找肋骨断端给予固定,并精准制作小切口,可减轻对患者造成的二次损伤,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CT三维重建可准确判断患者胸廓变形切口与肋骨骨折情况,其使用的表面遮盖法与容积再现技术对所发现的骨折处采用点关联法定位骨折图像,同时对骨折后形态变化进行评估,可提供真实、直观、清晰的三维图像,指导术者设计小切口,行手术内固定治疗[4-5]。但CT三维重建难以发现肋软骨骨折,手术切口的设计仅能通过CT影像与术者临床经验来模拟确定,所选切口位置难以与实际骨折位置匹配一致。而彩超可经体表精确定位肋骨骨折部位,发现肋软骨骨折与较小的肋骨骨折[6]。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彩超联合CT三维重建可精准定位手术切口,减小手术切口,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并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彩超通常由探头、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信号处理与图像显示等部分组成,利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和超声回波原理,根据骨表面骨皮质是否完整、表面线状回声是否中断分析肋骨骨折处的皮肤定位,能够对患者进行术前实时检查,且具有可重复、无创的优势,有利于对患者术口做出精准判断。

综上所述,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切口定位中使用彩超联合CT三维重建可减小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可缩短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肋骨多发性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一根肋骨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迷人肋骨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日安,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