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2019-12-26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22期
关键词:稳定型阿托心电图

稳定型心绞痛是以心前区阵发性绞痛为明显表现的一项综合征[1],其特点是阵发性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持续数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病人20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病人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平均(61.26±11.52)岁;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61.43±11.59)。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g,治疗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每日3次,每次20 mg,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记录次级量运动时,即病人进行运动负荷时心率达到180-年龄后的心电图ST-T变化指标。显效:心电图缺血状况恢复正常或趋于正常;有效:ST段回升超过0.05 mV,但结果依然无法达到正常;无效:心电图T波,ST段改善效果不明显[3]。记录心功能指标,包括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心搏出量(SV)。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EF、CI、CO、S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3 讨 论

稳定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又称劳力性心绞痛,其病理生理基础是由于心肌需氧和供氧之间暂时失去平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表现[4]。临床用药以改善病人心肌供氧和缓解心肌耗氧为主,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且同时配合改善心绞痛药物(曲美他嗪等)[5]。

曲美他嗪是改善心绞痛的强效药之一,通过抑制脂肪酸氧化和增加葡萄糖代谢,改善心肌氧的供需平衡而治疗心肌缺血[6],其可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减少血管阻力等,从而发挥抵抗心绞痛效果。曲美他嗪还能够保护细胞膜和心肌细胞,并调节左心室功能[7]。阿托伐他汀是一种他汀类药物,主要起降脂作用,促进心肌代谢并转化为糖氧化,以此提高心肌细胞自身的能力,促进心脏缺血再灌注后的恢复[8-9]。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减少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次数,同时增强冠状动脉内血流量,疗效显著[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F、CI、CO、SV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能够改善心电图疗效及心功能。

猜你喜欢

稳定型阿托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