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丝绸之路华侨华人的音乐文化认同探析

2019-12-26黄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4期
关键词:广东音乐认同感进程

黄霞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广东湛江 524037)

“海上丝绸之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主要是对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产生了极强的影响,沟通了大量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技术创新,将一定区域中的经济文化发展,政治历史建设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进程中,各个古老国家的历史文化得到了丰富的发展给予,并且互相交流融合,呈现出了崭新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音乐文化经过长时间的传承和发展,呈现出独有的精神风貌,并且成了联系众多华人华侨的精神纽带[1]。

1 海上丝绸之路华侨华人的音乐文化发展概况

海上丝绸之路在建设和发展阶段中联系了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并且传播了国家之间的精神文明和思想价值,文化艺术的传递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能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音乐具有跨越语言和时间的能力,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西亚和东亚之间,海上丝绸之路联系着的相关国家,相互之间在历史文化上具有极强的联系作用,众多国家中的艺术文化中都能够找到中国的影子,并且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悠久是不可比拟的,在世界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深远的传播历史,推进着海上丝绸之路中各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也有助于相关国家艺术领域的完善和成熟。

其中日本是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的国家,相关学者研究表明,中国和日本在经济政治上的往来直接支持了日本政治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前进步伐,日本最为古老的表演形式之一就是来源于中国的吴乐,即便是在当下,日本的艺术领域仍旧存在大量的中国元素,影响着日本的艺术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为各个国家的交流提供了强大的机会,给予各个国家的文化艺术更具生命力的发展空间,各个国家的音乐艺术在不断的交流中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世界闻名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并且在丝绸之路这个强大的平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音乐的传播和成长,为音乐艺术的生命点燃了希望之火,海上丝绸之路在进行的过程中不仅是为各个国家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更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持续性发展,音乐文明在发展的进程中能够被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所认可,进而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性关系,并且在音乐的发展进程中能够实现通过音乐文化之间的对话,逐渐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建设中共同的语言。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交流中,能够展现出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性,文化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当下的传承和弘扬,音乐的传承并不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而是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就能够获得长久的发展契机和生命,逐渐在本土内进行整合和发展,逐渐创造出具有创新型的民族文化。

2 海上丝绸之路上华侨华人的音乐文化认同表现形式——以广东音乐为例

“广东音乐”是我国近现代有着较大影响的地方乐种之一,它产生并流行于广府民系粤语方言区,后逐步发展成为南国情调浓郁的通俗化大众音乐。在广东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完善中我们能够看出广东音乐文化具有自身的包容性和协调性,即便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秉承着自身音乐文化发展的本心,将音乐文化发展的脚步进一步深化和扩展,进而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音乐文化[2]。

在孕育形成期,“广东音乐” 广泛吮吸传统文化养分,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开放基因。“广东音乐”是纯音乐,但起源于民间说唱艺术,与传统文化声韵相承,受到中原古曲、江南丝竹等诸艺术影响,在这一阶段中的广东音乐已经呈现了就有自身特点的音乐文化发展形式,保留了一定的地域基础的同时,能够有效展示当下一段时间内音乐发展的进程,以及音乐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风土人情,实现了区域音乐发展情感基调的奠定。从中博采众长与粤剧、粤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继承了民间以不同定弦方式表现不同音乐情绪的传统。这一阶段能够看出广东音乐自身发展和建设的广博特点,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展现这一历史阶段中广东音乐文化发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3]。

在生长成熟期,“广东音乐”表现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开放特性。顺应时代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和境界,主奏乐器之“二弦”,受到西洋乐器影响后被改良成高胡,成为“软弓时期”的重要标志,主要乐器之“扬琴”来自从国外,很早就在珠江三角洲民间流行,乐器组合在吸纳西洋乐器同时,将其演奏法进行“粤化”处理。这样一来能够看出,广东音乐文化在发展的进程中能够秉承着自身音乐文化发展的节奏和脚步,实现音乐文化建设的有效整合,在能保留自身文化基调的基础上进行外来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引导音乐文化的整体变革和进步。

在全盘西化的徘徊期,“广东音乐”陷入迷茫、复杂的困境中。“广东音乐”的传统乐器组合,演变成由小提琴、小号、爵士鼓等乐器所组成的流行乐队,一改传统台风,演变为西方歌舞流行音乐风格,受当时社会环境影响,产生出“精神音乐”。这一阶段中的广东音乐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成为自身发展进程中的低谷阶段,在此期间音乐形式和音乐文化的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音乐自身的前景也并不是十分乐观,随着时代背景的发展,在下一个历史时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4]。

在“双百方针”指引下,“广东音乐”全面发展,更加繁荣开放,走出岭南、迈出国门,代表政府进行文化交流,“广东音乐” 的称谓成为全社会约定俗成的名称,“广东音乐”在国外、境外,成为传统文化的象征,反映出人们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尚。出广东音乐文化具有自身的包容性和协调性,即便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也能够一定程度上秉承着自身音乐文化发展的本心。由此可见,在长时间历史的影响和作用下,广东音乐自身的发展进程也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和提升,逐渐挖掘出了自身建设的路线和方式,取得了自身音乐文化建设的成就。

3 海上丝绸之路上华侨华人的音乐文化认同研究的重要意义

3.1 音乐文化互相借鉴与融合,提升了国家之间的音乐文化认同感

在音乐文化的发展进程中能够呈现音乐中表现的功能、制度、文化、礼教等因素,中国音乐中具有鲜明代表性的是音乐发展的传统因素。在宏观的角度上,传统是音乐发展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素养。在微观角度上呈现的则是华人华侨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音乐文化对民众的影响是由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之间的整合和优化产生了。那么,华侨华人在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中,能够将个人的国家意识和国家整体的发展状态相结合,将历史与当下的音乐感受相融合,整合传统与现代、经典和流行之间的重要关系,在不同的视角下都能够正确认识 音乐文化对于自身的积极作用。并且能够将音乐文化作为自身与祖国之间的联系纽带,承载着自身的故乡情怀[5]。

在海上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道路上,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精神风貌、宗教信仰、民族文化、自然景观等等进行了整合和沟通,形成了五彩斑斓的音乐文化。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并没有高低等级的差异,而是得到了众多国家和人民的欣赏和赞扬,在历史的沉淀下能够发现音乐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在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中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进而跨越了语言和国家的界限,实现了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增进了华人华侨之间的音乐文化认同感。

3.2 音乐文化展现了民族意识,提升了华人华侨的情感共鸣

海上丝绸之路是各个国家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契机。当下在海上丝绸之路又一次重回世界市场的发展视野中,音乐文化也呈现出了极强的发展力以及竞争力。海上丝绸之路中音乐文化发展的光辉正在逐渐展现,并且经过了长时间的传承和发展,在千百年中保留了音乐文化的魅力,能够有效推进文化建设的开展和传承。

在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感受的过程中,每一个华人华侨都能够触摸到国家的温度,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在音乐节奏的带领下,历史的沉淀和发展能够得到浓缩和升华,在乐曲的交织和游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震撼,文化交流的深意。即便是在世界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播都具有自身的历史特点,但是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音乐文化则展现了国家之间交流共通的美好愿景,符合国家和人民发展的美好希冀。

3.3 音乐文化包含了文化软实力,创建国家的发展机遇

音乐文化的发展主要是兴起于巫术,展现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局部现象,在音乐形成的初级阶段中能够看出其中的模仿性,起到了宣泄表演者情感的重要作用。在海上丝绸之路音乐的发展进程中能够展现出极强的文化认同感,相关研究表明文化认同能够奠定和增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国的稳定性,是心理和精神上的重要慰藉之一。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文化认同因素,如中华音乐中的我某些特定节奏,音乐中表现的宗法观念、伦理道德等,都能够成为联系华侨华人的重要因素。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音乐在发展的进程中积累了众多国家中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音乐作品,是各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展现,在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中能够有效进行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向的交流和沟通,增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意识和国家责任感,能够有效提升国民的民族认同感,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4 海上丝绸之路上华侨华人的音乐文化认同发展趋势

4.1 建立健全海上丝绸之路的互联网大数据建设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到当下文化挖掘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且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文化的事业的发展着力点应当进行相应的转化,建立健全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整合新机制。针对海上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研究中应当建立完善的互联网平台,整合当下音乐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进行网络社区、高校研究、政府扶持、科研深化等方面的深度研究和讨论,进而制定多元化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机制。联系国内外的相关学者,对于本国音乐文化的研究进行良性的沟通和交流。这样一来能够有效保证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音乐文化能够发挥自身最为深远的社会价值和研究意义,提升华侨华人对音乐文化的认同感。

4.2 组织专项研究学者深入挖掘音乐文化中的艺术内涵

我国相关的音乐教育与院校应当整合本校内的专业化音乐文化研究人员,整合具有先进性的研究设备,建立海上丝绸之路音乐研究小组,积极进行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研究,并且根据研究成果编写相应的海上丝绸之路音乐文化教材,在教育的制高点上进行音乐文化的研究和教学,能够最大化的推进当下的研究进程和传播背景,实现音乐文化地良性输入和输出。建立海上丝绸之路的教学机制能够促进我国的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进行全面深化的认知,并且设定相应的音乐教学标准、审核标准、考核标准等,确立深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的世界音乐艺术发展机制相结合,凭借艺术的力量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联系在一起,共同致力于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弘扬。

例如,在当下的教育领域,应当将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作为联系世界的纽带,利用对这项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举办多样化的文化传播和交流,举办相应的学术研究和活动柜,建立音乐文化专项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吸引国内外的学生和专家进行专项研究,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音乐艺术节,根据历史中的真实故事展开丰富多样的情景再现,话剧编写等。组织学生和教师在沿线国家进行交流和访谈,提升文化交流的频率和密度,整合现阶段的音乐文化研究机制,建立良性的音乐文化建设流程,提升民族和国家之间的音乐艺术交流。

4.3 整合海上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研究理念

我国在进行海上丝绸之路音乐的研究进程中应当秉承着兼容并蓄的研究理念,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能够正确认识到音乐文化的变更和发展,并且能够整合和吸收众多音乐融合之后的音乐成果,将中华文化作为音乐文化研究的坚实基础。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当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民族的音乐文化,明确历史进程中的音乐文化发展沿革,承担历史文化挖掘和探究的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应当明确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情况,以及当下经济社会建设的必然趋势,整合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比违背国家发展的基础上,尊重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教育教学和深度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多种形式的研究和借鉴。对于国内外具有深度和意义的文献进行强化研究,对自身的研究成果进行多元化、多角度的深度考核,保证自身的研究成果能够符合当下的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趋势,并且逐渐将音乐文化研究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契机。将历史和现实情况进行深度考量,从华侨华人在历史文化中获得的认同感作为研究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国内具有专业性的专家和学者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和专业性的音乐家、音乐教育家、理论研究学家等相关人员进行演讲、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推广活动,将中国的音乐文化进行多样化的建设和完善,通过音乐故事改编、音乐作品赏析、歌剧舞剧编排等进行广泛深化的传播,引导华人华侨人认识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专业性、深远性、长效性,增强华侨华人在音乐文化中的认同感。

5 结语

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文化艺术沟通和发展奠定了众多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基础,根据相关研究能够发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不同国家中文化的融合和建设,不同历史时期中的文化产生了互相交融的现象。并且随着华人的分布和扩张,音乐文化中展现出了归属感和认同感极大地促进了当下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在当下的海上丝绸之路音乐文化弘扬和发展的进程中,能够展现出传统音乐文化建设的悠久历史和鲜明特点,并且众多华人华侨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中找到了自身作为华人的归属感,提升了众多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有助于我国民族事业的稳定发展,更加能够提升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国家责任感,进而增强我国的竞争软实力。

猜你喜欢

广东音乐认同感进程
新时期广东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论广东音乐的发展和与中国钢琴音乐的交融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学校管乐团对传承广东音乐的价值和意义
广东音乐中的拉弦类乐器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