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江南民居的文化特点及现代意义

2019-12-26何顺畅姜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4期
关键词:江南地区民居江南

何顺畅,姜雪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孝感 432100)

1 江南民居的文化特点

众所周知的是,江南是我国物质文化非常丰富的一个地区,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也相对来说是十分悠久的,江南地区有着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也是十分独特的,有着独特的江南韵味。根据我国当前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来进行研究,江南居民所产生的文化特点也和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所以江南地区人的居民文化特点也深深地包含着江南独有的文化韵味。江南水乡文化历史可以追溯至距今七千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当时人群的居住、生活方式对现在的当地居民产生很大的影响。到唐代,当地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官宅区域,通过宋代的《千里江山图》《平江图》等绘画作品中均可以看出,之中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民居的建筑格局。随着后期的发展,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获得一定的进步。明清时期,江南成为我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各路文人雅士、地主富户人家纷纷迁移到此地建立住宅,各类建筑具自己的特色。由于当时居住人口较多,土地资源有限,所以江南地区的建筑在建设期间具有节省空间的特点,多是拔地而起的别墅或是小高层。

2 江南民居文化的形成因素

2.1 江南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人们谈起江南,通常讲到嘴边的都是“江南水乡”。唐朝诗人在 《菩萨蛮》 中描写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江南。江南北起长江,南至金温,西起浙皖交界,东达东海之滨,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域内,雨热同期,降水充沛。这也使得江南民居大多依水而建、临水而生,江南民居在江南独特的文化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江南民居不仅本身就是一种建筑文化,同时它还是江南文化的载体,在不同的地方将江南文化用独特的形式展现出来。

2.1.1 江南地区降水充沛,气候潮湿

因为江南地区气候潮湿的特点,江南的民居建筑通常以防潮防湿的木构造为主、以砖石构造为辅,同时又因为江南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江南民居的屋顶大多都是方便雨水流下的宽屋檐、大坡度的建筑。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周围地势平缓,且大多都在河湖边缘,湿地范围大,这也就造成了江南民居以水为轴线,在大河和湖泊旁建立线式的村庄或城镇。江南人民临水建房、沿水铺路、遇河建桥,这种建筑方式使江南民居逐渐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格。

2.1.2 江南地处丘陵山区,植被丰富

江南民居多为木结构建筑,一是为了防潮防湿,二是因为江南地区的植被丰富。江南地区的建筑大多都是采取服从当地的自然环境来进行建造的,江南人民不会为了自己而去破坏自然环境,因此,在江南不管是民居建筑、山水田地还是其他的建筑,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跟着山,跟着水,跟着自然环境走”。这种环保思想,不仅实现了民居与环境的共存,还将自然环境的优美融进了江南民居的建筑中。

2.1.3 江南地区气候宜人,花木众多

由于江南地区的气候十分宜人,所以江南地区的情况特别适合植被的生长,土壤比较湿润,有利于培养各种种类的花卉,所以我国著名的苏州园林就是在江南地区。我国的江南地区特别适合奇异花木的生长,例如,拙政园里所独有的山茶就是江南地区奇花异木的代表之一,还有扬州的芍药在我国也是十分闻名的。与此同时,江南的园林花木的培养也是有专门的园艺师进行专业性的花木培植,通过精心的培育,所以,在江南地区的花木是四季常有的。江南的园林特点发展和中国园林特点发展是相互呼应的,有高大的球目在园林当中作为映衬,然后再用古老的树形作为映衬,中间在种植一些花果树类提高整个园林的观赏性。

2.2 江南地区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情况概述

2.2.1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

在汉代以前,由于政治中心大多在北方地区,而江南地区又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带,所以这就使得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迁也使得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始发展起来。江南地区第一个发展高峰是在南宋时期,南宋宗室赵构为了保住皇室,迁都杭州。而当时宋朝正在推行农耕政策,江南地区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不仅为江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条件,同时也增加了江南民居建筑的发展。

2.2.2 江南民居恋土的品格

中国在六千年前就开始了农耕时代,人们认为土地是提供生活所需一切的地方,所以就导致人们产生了恋土的特点,而这个特点也使得传统民居的建筑大多都是紧贴地面而建造的。在传统民居中,江南民居是恋土的代表,在江南民居中大多都是一层或两层建筑的,3 层和3 层以上的建筑则是少见。在江南民居中,宁可多建造些庭院和天井,可不会将房屋向上延伸,所以,江南居民的建筑大多都是较低的,这就深刻地体现了江南居民的恋土风格。

2.2.3 江南民居的院落结构

因为受到农业发展的影响,江南民居的布局结构是“门—院落—屋”三段式的空间结构。“门”是入口和出口,起到了分隔地区、保家护卫的作用;“院落”可以放养牲畜、种植蔬果、作为晒场,能够起到一般农户所需要的基本作用;“屋”主要是用来住人和放置杂物。这样的院落结构深刻的结合了江南地区的居民生活发展特点,给江南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些结构的作用都在无声无息中反映了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

2.3 江南地区人文文化

2.3.1 江南地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可以用一句话描述江南地区的民居建筑,那就是“与教育在居室,与文学在宅院”。在江南民居建筑的门窗、梁柱、回廊等地上的雕刻和绘画;民居院落中假山池塘、花草树木的布局;民居室内的装饰用品和摆设,无一不体现了江南民居特有的文化内涵。

江南民居中的雕刻大多以名诗名句为主,一方面可以增加建筑的艺术感; 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督促居住者的作用。在古时候,人们在进行房屋建筑时特别注重风水,而院落中的假山池塘、花草树木很大一部分都是根据风水规律来进行布局的,而这些物品的布局,很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特点。

2.3.2 江南地区传承了中国传统的等级制度

江南地区承载了中国传统的等级制度,祭祀制度和礼仪制度,并将这些制度运用到房屋建筑和厅堂居室的物品摆放中。江南地区的居住方式主要是宗族或氏族居住在同一范围内,因此为了体现主人的重要性和地位,在江南民居中,提出了女人不可在室内随意走动;客人前来拜访时会有专门的房间进行接待等要求。江南民居小到家庭,大到社会完美地展现了“家—天下”的思想和认知。

祭祀活动是人类传统活动中表现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在江南地区人们对先祖的尊重,对祭祀的重视体现在民居中祠堂的建造,祠堂内先祖排位的摆放与布局,以及祠堂的风水朝向等。

2.4 江南地区的风水观念

因为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都很符合风水学中最为理想的居住环境,所以风水学在江南民居的建筑中很受欢迎,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运用风水的意义不过是希望家族能够繁强,家族财富能够兴盛,家族人口能够兴旺罢了,而江南民居将风水学的观念与江南居民“与环境融合,在此基础上,还使得江南人民满足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管是从古时候的儒家思想来看,还是从现代的民间传统观念来看,江南地区居民对于葬地的选择也是十分看重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江南民居将传统风水学的特性吸收,增加了江南民居的独特文化。

3 江南民居文化的现代意义

将江南民居中的传统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不仅能将江南民居文化进行传承,还能丰富当今建筑设计的特色特点。传统的江南民居是青砖、黑瓦、白墙的外观设计,与江南地区小桥流水般的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显得格外的素雅干净,而它的内部设计却是要比外观显得更加华丽、更加妍秀,墙上、梁上甚至是墙上都雕刻着精致的木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将江南传统民居的外观建筑特点和室内雕刻风格融入现代的设计当中,使现代江南建筑既有现代高科技家具设备的同时,还能具有传统江南民居中清幽素雅的感觉。

随着时代的发展,江南民居文化越来越具备着更加优秀的现代意义,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建筑文化以及独有的建筑风格,给我国建筑事业能够带来很大的影响。江南地区的民居文化主要是以干净朴素为主,以淡雅作为主要的建筑风格,展现一种清新脱俗的现代园林风格。这就给我国一些地区的建筑带来了荆棘的灵感,我国一些园林建筑设计师会采用到如江南民居文化的风格内涵,打造一种清新脱俗的现代园林建筑,这就体现了江南民居文化的现代化展意义。

4 结语

江南民居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开始流传,一直到现在江南民居的文化特色仍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不仅是因为江南民居中承载着江南几千年来独特的区域文化,更是因为在这几千年的流传与发展中,江南民居将很多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得其中的文化内涵更深厚。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在探讨中梳理江南民居的文化特点,还应在分析中去体会民居的文化,并将江南民居中的文化加以传承。

猜你喜欢

江南地区民居江南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女性服饰时尚消费状况
论明代江南民间书坊的勃兴及其社会意蕴
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半榫节点受力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