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的路径探索

2019-12-26胡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亲和力针对性话语

胡波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00后学生的思维特征和接受习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而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的有效途径。

1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的价值意蕴

中国故事,涵盖了代表中国形象、传递中国精神、反应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事件与案例。讲好中国故事,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内容亲和力、方法亲和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1.1 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需要

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价值意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故事具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吸引力,教育主体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感人的事迹、翔实的数据来提高自身亲和力;二是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亲和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若将原理教条式灌输给学生,势必收效甚微,而启发学生在故事中感悟原理,于无形中提升了教育内容的亲和力; 三是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亲和力。讲好中国故事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方法。通过故事的融入,将“略显生硬”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故事话语、网络话语,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开展教育。

1.2 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需要

相较于统一规范的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接地气”的中国故事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更具有针对性。一是有助于贴近实际。中国故事取材于我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用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制度的必要性,更加贴近实际;二是有助于贴近生活。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讲国家发展大事、民族复兴大事、时代进步大事,也要讲家乡变化故事、邻里互助故事、个人奋斗故事,在社会现实中探寻真理;三是有助于贴近学生。同辈引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正向功效,如讲述大学生自强之星克服人生磨难的故事,能够诠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讲述最美大学生的先进事迹,能够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精神自觉。

2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内容选择

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筛选好故事题材、 挖掘好内容素材。应坚持正面导向原则,选择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坚持客观真实原则,选取真实可信的故事;坚持学理支撑原则,选用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学理的故事,尤其要讲好三类故事。

2.1 讲好传统文化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2]讲好传统文化故事,要注意将精华和糟粕相区分。弘扬体现民族精神、民族品质的优秀文化,剔除封建专制社会的落后观念;要注意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3];要注意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挖掘传统文化背后的现代教育理念,融入网络等技术手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2.2 讲好红色经典故事

红色经典故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解放、实现国家独立过程中发生的经典故事。要深入挖掘红色故事,大力传播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如,讲好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的红船故事,弘扬好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讲好红军长征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弘扬好为了革命理想信念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长征精神;讲好优秀干部焦裕禄的故事,弘扬好公仆精神、奋斗精神等等。把红色经典故事与爱党爱国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一代又一代革命前辈的接续奋斗,从而凝聚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力量,坚定做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3 讲好改革开放故事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4]。讲好改革开放故事,就要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创新精神。既要讲清楚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要讲清楚当前深化改革面临的新挑战,使学生明确自我成长与民族复兴的密切关联;既要讲清楚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人与事”,也要讲清楚主人公的理想信念和人生选择,激励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5]抓住事实、形象、情感和道理这四个故事的重要因素,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讲事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之“术”

真实的故事,才能说服人。讲好中国故事,要遵照故事的真实性、保持评价的客观性,不歪曲、不篡改,以真实的力量说服人。讲事实,要把握好两个结合:一是讲事实与讲原因相结合。既要原原本本讲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也要明明白白讲清楚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中,主动探索结论,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内化于心; 二是讲事实与讲历史相结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用好党史、新中国史这两座“精神宝库”,从中汲取具有亲和力与针对性的精神营养,带领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3.2 讲形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之“法”

形象的故事,才能打动人。将抽象的学理寓于形象的故事之中,打通与学生交流的话语体系是提升亲和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增强针对性的必由之路。一是教师讲与学生讲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精心设计故事,也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动学生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在互动中增强对教育的认同;二是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政治性色彩,决定其不可避免的涉及部分政治性话语,将其转化为大众话语表达方式更利于学生的接受; 三是学术话语与网络话语相结合。学术话语因其较强的专业性而往往伴有枯燥乏味的特点,当代学生是网络原住民,探索学术话语与网络话语的契合点,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同。

3.3 讲情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之“势”

有情感的故事,才能感染人。提高学生的认可度和接纳度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的大势所趋。衡量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如何,主要依赖于教育者表现出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对教育内容、方法、载体的选择与运用。一要改善教师态度。如果教育者态度生硬,语言晦涩,缺乏感情,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都会随之大打折扣,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改善教学态度,精心设计故事,不仅在课堂上增加感情投入,更要在课下言行中向学生传导情感态度价值观;二要增强情感渲染。故事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针对青年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可以灵活运用新媒体等网络手段增强情感渲染,使学生在富有亲和力与针对性的沟通中,潜移默化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4 讲道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之“道”

有道理的故事,才能影响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要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讲故事,而是透过故事,探寻其背后蕴含的哲思和道理。故事如果失去承载的“道”和“魂”,再丰富的形式和技巧也无法催生好的教育效果。一是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从学理的角度分析故事背后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通过讲述故事和阐释理论,增强理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接受和认同教育理念; 二是讲道理与讲实际相结合。道理不如故事,天边不如身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要把大道理与身边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论证道理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猜你喜欢

亲和力针对性话语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加州鲈烂身病因复杂,准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十分重要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提升吸引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