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次教学模式下《水泵与水泵站》课程动态评价体系的应用实践

2019-12-26段春毅田海涛陈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5期
关键词:档案袋学期班级

段春毅,田海涛,陈红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7)

随着近年来高职生源的多样化,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出现差异增大的趋势,如何对不同学习基础的生源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进一步达到教学目的,成为热议议题。高职院校在进行分层次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分层次教学改革实践中,为了满足学习基础不同的高职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在传统模式上进一步提升。 但课程的评价方式都还大都采用“重结果,轻过程”的结果性评价模式,即以期末成绩的高低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进步和情感因素等影响。另外,传统的课程评价的方式也比较单一,以教师评价学生为主,忽略了学生亦是教学活动主体,其自我评价也应考虑在内。 因此,在分层次教学改革的同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分层次课堂评价方式成了一大难题。

1 分层次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本身,因此教学评价的方式,不应只局限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应作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和中心。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对学习者的教育评价,应在其实际“工作”条件下。将课程评价融入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者学习的“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

2 分层次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于2016 学年第一学期和2017年第一学期在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16 级、17 级学生的分层次教学班级进行了《水泵与水泵站》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2.1 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为改善传统的结果性教学评价模式,将单一的评价方式改革为多元化的创新的课程评价方式,探索研究与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2.2 实践对象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分层次教学包括三个层次,分别为:A 班 (积极主动型班级),B 班(基础薄弱型班级),课题组在2016—2017 第一学期和2017—2018 第一学期以两种层次班级作为分层次评价改革实践对象班级,16 级与17 级执行的班级分层采取相同的标准。 班级两两为对照班级,即16 级A 班与17 级A 班作为对照班级,16 级执行传统评价模式,17 级实施动态多元化创新评价模式,两组对照班级采用的是各自层次的同样的课程标准和课时安排,同一层次的对照班与实验班都为同一名任课教师任课。

2.3 分层次动态多元化课程评价模式的实施

结合高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对分层次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实施完成了以下内容。

(1)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

建立学生学习课程的档案袋,用于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记录和反思、完成的练习和设计作品等。档案袋可作为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的工具,也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的有效手段。对于不同层次班级学生而言,档案袋内容资料以其制定的能力目标和课程标准为依据,A 类班级学生的档案内容以培养学生自我建立的学习策略、创新能力、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材料为主,除了基本的练习和作业,还包括如课件的设计、学习计划、自我小结、反馈的意见等。 B 类班级学生的档案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趣味性、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能力目标任务类资料为主,如作业、课堂练习、课程的理解和问题、课堂表现等。档案袋是动态分层次评价的重要基础工作,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档案袋内内容定期的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感情,进一步的分析教师的教学效果,及时地调整课堂活动策略和课程内容难易程度、授课形式。学生也可以定期地通过档案袋进行自我评价,在课程学习和反思中促进良性进步。

(2)过程性课程学习考察。

过程性课堂表现考察是教师在课堂中,考察和观察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在教学内容各模块任务中的表现和反应,在考察过程中结合“互联网”+高等教育技术的应用,利用具有“自主学习、课堂报到、互评式作业、技能训练、知识竞赛、在线微课学习”等模块功能的云课堂,对A 类班级学生的课堂互动效果进行评价,课堂中利用学生手机、教学电脑等信息化工具,布置线上课堂工作任务、知识竞赛等,并在线上完成,课堂中总结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云课堂系统记录学生的参与积极度和任务完成情况,评估深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活动形式。对B 类班级考察其出勤的情况、基本的线上作业完成的完整度和完成作业所花时间。 另一种途径是通过教师的课堂直接观察,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反应并进行评定。课堂的考察结果教师会定期记录,并通过课堂表现反馈动态的调整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经过线上线下的过程性学习考察和评价,学生们逐步适应了该种过程性自主学习的模式,并能科学合理地有效安排自我学习任务,完成学习目标,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和课程的学习进度调整自身学习方式。

(3)指导学生撰写学习日志和进行自评互评。

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自我的学习进行记录,将心得体会记录为书面形式,学生自我通过撰写日志可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分析、监测、及时的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比传统的只有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有了质的飞跃,在自评时产生反思,在互评时有机会进行互相学习,帮助学生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他人身上的优点,形成互补,既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也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推动了学生的人格培养往积极方向前进。

(4)实训设计作品展示综评。

《水泵与水泵站》是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采取不同的能力培养策略,A 类班级学生的能力目标为完成建筑泵房包括消防系统和给水系统的设计目标,并达到能运用于施工为目标,其实训设计作品展示以独立完成设计计算、设计图纸为评价主要指标,另还考察其对自我作品的梳理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B 类班级学生的能力目标为完成建筑泵房的初步设计,并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 因此在评价时主要考察作品的完整度,团队分工落实情况和设计规范资料的运用能力。不同的设计作品的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完成实训设计任务的主动性,也增强了泵站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实践研究的成效

经过两周期学期的实践研究后,课题组对参与分层次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取得学生和教师们对该评价体系的反馈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对动态多元化分层次课程评价体系实践中,取得了以下成效。

3.1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通过两学期:2016—2017年第一学期 (对照学期),2017—2018年第一学期(实践改革学期)的实践对比研究,动态多元化分层次评价模式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调研结果得出:实践前后,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了18.3%; 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20.2%;72.0%学生认为在学习日志的撰写和反思过程中,提高了对学生的帮助;A 类班级的学生认为建立学习档案袋的过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我的评价、监控能力,更有效地科学规划学习、 落实学习计划的执行。B 类班级学生认为,采取与A 类班级不同的评价模式,减少了期末考试前的复习压力,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自评互评和设计作品综评的结合形式,更提高了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爱好,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2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分层次课程评价模式改革中,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手段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通过云课堂的数据收集显示,A 类班级81.3%学生已能通过对课程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的制定中习得学习计划的制订方法,78.3%的学生能通过学习日志、 反思的撰写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策略进行自我调整。 B类班级的学生,有76.5%的学生能完成对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估,学生对教师要求的主动预习、复习的完成率也提高了15.5%。 两种层次班级的学生在动态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下都能实现自主学习,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分层次教学改革的实施。

3.3 评价方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实践前后,评价方式的改革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2016年9月—2018年6月,通过比较动态多元化分层次评价模式实践执行前后学生成绩对照,学生的平均成绩为比改革前有了显著提高6~7 分,课程的不及格率由原来的16.78%下降到10.76%,优秀率由原来的6.45%提高至15.5%。 动态多元化分层次课程评价模式实践执行,提高了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获得了更适合自身条件的评价环境,普遍反映知识掌握更扎实。分层次教学的评价类型多样化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4 结语

实践结果证明证明,课题组在高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水泵与水泵站》课程实施的动态多元化评价模式是具有科学性的,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与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的评价方式改革的目的,对于实现分层次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的实践内容较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进行评价方式改革时,可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工具配合进行,开展动态性的评价反馈到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活动,进而能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档案袋学期班级
班级“四小怪”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反思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
班级英雄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国内档案袋评价方式的相关研究概述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一种方便教学管理使用的档案袋设计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