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策略

2019-12-26樊俊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樊俊青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 721000)

1 我国志愿服务的背景

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始于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到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开始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中国志愿服务进入了有组织、有秩序的规范管理阶段。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以后,志愿服务日益广泛发展,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已大大提高。

2 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

2.1 志愿服务人数不断增多、领域不断拓宽

志愿服务在中国即使以最短的时间来算, 从1993年共青团中央举起志愿服务的旗帜到现在已达25年。仅“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就有27 万名高校毕业生加入支教、支医、支农行列。1996年,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仅其中的研究生支教团,每年就有2100 多名志愿者前往西部600 个教学点。西部计划、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大学生接力扶贫、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暖冬行动、节水护水行动、共护秦岭行动等活动项目成为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跟时代步伐、 围绕社会主义公益事业,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青年大学生在做志愿服务的时候,也可以学到不少的东西。首先,在做志愿服务的同时,青年大学生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可以锻炼他们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其次,学生在做志愿服务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深化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再次,青年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他人的同时,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

2.2 各高校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提高

青年大学生最强有力的支持平台就是各个高校,各学院在确保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自主地、 能动地发挥创造性,有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该校2018年上半年开展的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不仅给各学院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并且对获奖的优质志愿服务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更好地促进了我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

2.3 社会对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同度提高

首先,近年来政府对志愿服务的扶持力度逐渐增大,并在社会上加大力度提倡志愿服务活动,为志愿服务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机会。在有关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制定方面,政府也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项目为毕业大学生提供了就业资源和渠道。

其次,我国很多城市都已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了许多志愿服务活动。在力所能及地开展志愿服务方面,尤其以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留守儿童、特困学生、下岗职工、生活困难人群等为主要服务对象,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平台、搭建了桥梁、钩织了纽带。再次,在志愿服务工作宣传、联络方面,媒体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为重。它们不仅是向人们传达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宣扬志愿服务文化的最佳方式。

3 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人员构成相对比较单一

就美术学院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为例,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大一大二的学生,相比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可能更加的热情、好奇、不怕吃苦,也拥有更多的时间去乐于奉献,青年大学生一般到了三年级的时候,因为自身学业方面及找工作等因素,大部分就减少了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因此高校志愿服务的主力军是低年级学生,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是高年级学生曾经是低年级学生的时候也有很多参与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绝大部分学生对志愿服务都很认可,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里面已经成为常规校园活动的一部分。

3.2 志愿服务的活动经费来源单一

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短缺。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校团委或所在学院党总支。虽然志愿服务的精神是“无偿奉献”,但是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费用,比如车费、餐费、服务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等。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还需要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的培训,这个也需要一定的花费。毕竟校团委和所在学院党总支对青协组织的经费支持力度有限,没有充足的资金就没有办法开展更加优质的志愿服务活动。

3.3 志愿服务专业化培训少

以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蒲公英志愿者家族为例,志愿者都是自愿加入组织,而没有经过考试选拔竞争,所以就算大家有服务的热情,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志愿者服务队也没有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如志愿者家族长期对接的福利院,学生接触到的都是在身体以及心灵上不同于正常人的小孩,所以在做志愿服务的同时就要懂得心理健康辅导方面的一些知识,如果没有受到此类专业培训,在服务质量方面就会有所欠缺,而且也不能很好地应对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创新策略志愿服务应该是一种常态化的事业,更应该是植根心灵深处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目前,中国大多数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是“一时的体验”,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工作岗位以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就少了很多,其根源不仅在于信念的动摇,而且在于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没有建立。

3.4 完善对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制度管理

首先,要重点培养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顾与志愿服务的要求相适应。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管理组织要根据年级、专业、和所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对其进行相应的岗前能力培训。重点是要培养志愿者的团队合作能力、无私奉献精神、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便应对在各种志愿服务中出现的不同状况。

其次,要加强组织管理机制建设。第一是要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制度,对志愿者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提高志愿者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水平;第二,要对服务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跟踪采访服务对象,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反馈,对志愿服务进行量化考核;第三,建立完善志愿者退出机制,在志愿者退出志愿服务以后,要确保下一次志愿活动的顺利进行。

3.5 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

高校可以通过统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时间、 提供志愿服务证明等,在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测评、申请奖助学金的时候等,给予学生适当的加分,这样可以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要在活动开展和人员培训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在活动开展方面,制订长期服务计划,成立反馈调查小组,及时了解服务对象所需,了解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表现,以便尽快提高服务质量。在人员培训方面,要加强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加强志愿者文化、奉献思想和牺牲理念的灌输。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奖励机制,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进行量化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奖励。如颁发“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召开表彰大会等等。把激励方式与高校德育育人的目标结合起来,坚持精神激励为主、奖惩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3.6 建立志愿服务财务保障系统

青年大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除了实际的开销,比如车费、餐费、服务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等。还需要对青年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更新知识库,拓宽知识领域,这些都需要有经费的开支。所以,要使青年志愿者组织发挥其最大作用,在经费支持上,可以建立“政府支持+校方支持+社会募捐”的模式,政府支持的资金用来拓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开展和志愿者自身保障;校方的资助可以大力开发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社会募捐,则可以切实地用到服务对象中。资金的充足,可以保障青年志愿者组织良性发展的管理运转机制。在以后的发展中,社会应该更加将志愿文化作为一种主流文化加以宣传,弘扬自愿、无私、无偿、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并且要肯定志愿者的个人价值。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