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政治演说语篇中疑问句的语篇语用功能

2019-12-25杜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属于政治语篇,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其中疑问句是习总书记常用的组织语篇的方式之一。政治演说中的疑问句具有自问自答和无疑而问的特点,是演说人在谋篇布局时对语篇构成成分进行选择的结果。根据演说人提供答语的方式,这种疑问句分为提供显性答语的疑问句和提供隐性答语的疑问句两种。这种疑问句不仅可以通过提问满足演说语篇对强互动性和强对话性的需求,还能发挥总结诱思、引入新话题及框定语篇等组织功能,体现了政治语篇的强逻辑性特点,从而促进演说人演说意图的达成。

关键词:疑问句;自问自答;政治演说语篇;语篇语用功能

doi:10.1608 3/j .cnki.16 71-15 80.2019.11.0038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11-0160-04

一、引言

一般来讲,语篇的信息流是按常规的模式发展进行的,也就是陈述部分用于给予信息,提问部分用于索取或寻求信息。而在一些语篇中,疑问句还有不同寻常的用法——无疑而问且自问自答。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英语中这类疑问句的语篇功能间接或直接地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Hoey…、rhonpson[2]、Archer[3]、苗兴伟[4]、杜娟[5]、杜娟[6]、杜娟[7]等,但对汉语语篇中这类疑问句的功能研究并不多见。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属于政治语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了大量讲话,形成了其充满语言魅力,并富有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习总书记讲话既深入浅出,又大气磅礴;既语惊四座,又波澜不惊;既朴实平和,又文采飞扬;既古为今用,又洋为中用。一字一句都直面心灵,显现出自信、睿智、从容、稳健的风格特点。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①中的疑问句为语料,尝试对汉语政治演说②语篇中疑问句的语篇语用功能进行分析。

二、政治演说语篇的特征

“语篇类型的特点是语篇构建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作者/讲话人在选择某些结构构建语篇时,该结构的特点与构建语篇的类型特点是否能有机地融合应是作者/讲话人重点考虑的方面之一。”[5](p62)政治演说语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类型有其独特的特点。第一,它具有演说语篇的特点——同时具有口语语篇和书面语篇的双重特征,既需要具有强互动性和强对话性来激起听众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也需要像书面语一样在结构上紧凑,不能像日常的对话一样缺乏连贯。另外,政治演说语篇还具有政治性的一面,是指演说人针对国家的内政事务和外交关系表明立场、阐明观点、宣传主张的一种演说,其目的在于通过讲演说服听众,使他们认同和接受演说人的政治立场、观点等,因而这类语篇还要具有强逻辑性。综合来讲,有效的政治演说语篇应该具有强互动性、强对话性和强逻辑性[7] (p21)。然而,由于这类语篇的语篇信息是由演说人单向传递的,听众只是被动接收信息,这就与政治演说语篇的需求——强互动性和强对话性——相矛盾。为了弥补这一点,演说人在组织语篇时就会倾向于采取一些策略或方法,尽量使听众加入到“拟相互的(quasi-reciprocal)交流”[8](p645)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加语篇的互动性、对话性和逻辑性,在确保论证充分的同时,激起听众的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听众从场下被动观察者和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者和信息接受者,从而最终实现演说目的。习总书记的讲话就是典型的政治演说语篇,疑问句则是习总书记为了增强语篇互动性、对话性和逻辑性而选取的组织语篇的重要方式。

三、汉语政治演说语篇中疑问句的特点

通过语料观察发现,汉语政治演说语篇中绝大多数的疑问句都具有无疑而问和自问自答的特点。这种疑问句在汉语政治演说语篇中的出现形式具有一定的特征:

第一,根据演说人提供答语的方式,把这种疑问句分为提供显性答语的疑问句和提供隐性答语的疑问句。前者是指演说人提出问句之后直接给出答语,如例(1)所示,斜体为问句,答语为“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给老百姓的人”。后者是指演说人提出问句后,虽然表面上没有给出答案,但它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有意地将答语隐含在问句之中,使听话人能依据上文语篇和语境信息、常识或简单推理即可得知,如例(2)的问句之后没有显性的答语,但听活人根据上文的内容很容易就能判定出隐含的答语,即“如果党校都没看齐,就不可能引导学员向党中央看齐”。

(1)什么是共产党?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给老百姓的人。[9](p52)

(2)党校向党中央看齐了,才能引导来到这里的学员向党中央看齐。如果党校都没看齐,又如何引导学员向党中央看齐?[9](p158)

第二,在多数情况下,问句之前不出现语气提示语或直接提示语,如例(2)所示。当然也有出现语气提示语或直接提示语的情况,如例(1)中的老人说,以及例(3)和(4)中的有人问、我常在想等。

(3)有人问,新常态是一个好状态还是一个坏状态?[9] (p249)

(4)我常在想,新型政商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7[9] (p264)

第三,单个问句出现的情况居多,如例(1)一(4)在语篇中都是单独出现的。但也不乏存在为了强调或情感的需要选用多个问句连用的情况,如例(5)中就连用了3个问句,强调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5)“35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奁人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開放。”[10](p86)

四、疑问句的语篇语用功能

(一)增强互动性、对话性

众所周知,政治演说语篇的组篇目的并不只是向听众传递一些信息知识,最重要的是要说服听众,使听众不但接受,而且支持演说人的政治观点和政治主张。通常在演讲中与听众进行互动是达到演说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问句是语篇中存在的三种显性体现互动的方式之一[2],通过对话与听众进行有效互动,激起听众的兴趣,使听众从被动的观察者和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信息接受者,从而实现演讲目标。例如,

(6)“政府做这些事的钱从哪里来?主要是税收。政府可以发债,但也不能发过了头。”[9](p78)

(6a)政府做这些事的钱主要来自税收。政府可以发债,但也不能发过了头。

这是习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的一部分,通过提出“政府做这些事的钱从哪里来?”这样一个问句与听众展开对话和互动,调动听众的参与情绪,激发他们对该问题的兴趣,使他们从场下观察者和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从而对习总书记接下来给出的答语部分更加地关注,这样演说目标自然就更容易实现。倘若此处选用一个陈述句,如6a中斜体部分,就不能很好地表达出习总书记与听众之间较强的互动性和对话性,不能调动听众积极思考和参与。可见,这种疑问句更有助于听众接受演说人在下文语篇中传递的信息。

(二)总结诱思

如第2小节所述,在演说语篇中,有些疑问句的答语是隐含的,具有问句和断言的双重特征。首先,其问句特征可以显性地体现演说人和听众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并且研究表明,“即使提出这种问句时演说人并不需要听众同答,但是听众仍然会下意识地将其当作寻求信息的问句来处理,对其进行思考,意欲提供答语”[3](p28)。断言义是这类问句的主要意义,“能使说话者做出比直截了当的陈述句更有力、更有意义的断言”[11](p726),“间接地‘邀请读者/听活人接受作者/讲话人传递的代表其观点和立场的信息”[8]P652]。这种问句常常是对上文语篇信息的一种质疑、谴责、或赞扬。[5](p105)这样,演说人通过问句表明白己的态度,诱导听众思考,并通过隐含的答语对上文进行总结,从而促进演讲目标的达成。例如:

(7)“有的同志有重病不报,对所有人都隐瞒了,……有的子女家属长期在国外也不报告,……有的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不向组织报告,……有的弄了很多证件,护照好几本,还有假身份证。这些事情不要报告吗?的党的高级干部编了一套暗语,家里人、身边人相互说话都用暗语,搞得像《潜伏》一样。这正学吗?[9](p153)

这是习总书记在中共第十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的一部分。习总书记首先罗列了一些同志的行为,而后给出一个疑问句“这些事情不要报告吗?”这一问句的出现不仅与听众进行显性互动和对话,而且立刻会使听众处于积极思考状态,诱导他们寻找问题的答案。很显然,这一问题的答语是隐含的,即“这些事情是需要报告的”,从而也是对前面所陈述内容的总结。同样的,接下来针对有些党的高级干部的行为,习总书记又选用了一个答语隐含的疑问句“这正常吗?”来诱导听众积极思考,同时所隐含的答语“这不正常”也是对有些党的高级干部的行为进行评价总结。通过这两个问句的使用,习总书记与听众进行显性互动,诱导听众积极参与思考,并对所谈论内容进行了总结,促使听众深刻地意识到上文所提的种种行为都是不正确的。这样就与整篇演说的主题,即党员同志们一定要守纪律讲规矩,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并达到了此处的演说目的。

(三)导人新话题

在政治演说语篇中,疑问句在提出问题时导入一个新话题,并且通过给出答语部分对这一话题进行详细的阐述,这样可以通过显性互动和对话引起听众对这一新话题的注意,因为“人本能地对问题会有很强的好奇心”[12](p103),再加上注意具有持續性的特点,答语部分的内容也自然会受到听众的高度关注,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和接受。例如,

(8)“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该同成年人不一样,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我看,主要是要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10](p182)

这是习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的一部分,其主题是“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斜体部分是一个问句,通过该问句,习总书记与听众进行了显性的互动和对话,并且导入了一个新话题——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答语部分从“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四个方面对这一新话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使语篇信息流能够流畅地向前发展。而且,以问句的形式导入话题会得到听众更多的关注,更有利于演说目标的实现。

(四)框定语篇

语篇是具有层级性的,政治演说语篇亦是如此。为了清晰地体现语篇的整体架构,演说人还可以通过选用多个相互联系的问答结构,突出重点讨论的话题,共同构建整个语篇的结构框架。因此,政治演说语篇中的疑问句在组织语篇时具有框定功能,体现的是语篇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例如,

(9)“现在大家想得比较多、议得比较多的有3个问题:①怎样是好干部?②怎样成长为好干部?③怎样把好于彩用起来?正确同答和解决这3个问题,我们的干部工作就能做得更好。

④第一个问题,怎样是好干部?…

⑤第二个问题,怎样成长为好干部?…

⑥第三个问题,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10](p412-420)…

这是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一部分,首先指出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选人用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而后提出大家想的议的比较多的3个问题“①)怎样是好干部?②怎样成长为好干部?③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并进一步指出只有正确同答和解决好这3个问题之后,干部工作才能做好。在连续运用三个逻辑上紧密相连的疑问句激起听众的兴趣,引起听众的进一步关注后,习总书记又分别将这三个问题一一重新提出,与听众进行显性互动和对话的同时,导人了语篇重点讨论的三个话题(④⑤⑥),并分别对这三个话题进行了详细地阐释。这样,这个演说语篇就由这6个疑问句框定了结构,①②③连用,总述该语篇要讨论的内容,属于第一层级话题,④⑤⑥分别属于第二层级话题,与它们各白的答语部分一起,共同服务于第一层级话题。换句话说,习总书记通过提出这6个问句,使听众能够轻松地把握这次演说的整体框架及主要讲述的内容,即怎样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非常有利于听众接受语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演说目的。

四、结语

政治演说语篇采用疑问句的目的是演说人在谋篇布局时对语篇构成成分进行选择。由于其本身具有的自问自答和无疑而问的特点,这种疑问句通过设问加强了语篇的强互动性和对话性,而且还能发挥总结诱思、引入新话题及框定语篇等组织功能,体现政治语篇的强逻辑性特点,从而促进演说人演说意图的达成。

[参考文献]

[1] Hoey,M. Textual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Written Dis-course Analysis[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1

[2] Thompson,G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Writing: Learning toArgue with the Reader[J].Applied Linguistics,2001( 01).

[3] Archcr,D. Questions and Answers in the English Courtroom,A sociopragmatic analysis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

[4]苗兴伟.书面语篇中的提问一回答模式[J].当代外语研究,2013( 09)

[5]杜娟.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自问自答结构的语篇组织功能[D].河南大学,2015

[6]杜娟.英语演讲语篇中一般疑问句的特点及功能[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 03)

[7]杜娟.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篇尾自问自答句的组织功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5( 04).

[8] Badarneh,M. A.Exploring the use of rhetorical questions ineditorial discourse:a case study ofArabic editorials [J]. Text& Talk,2009(06)

[9]習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1] Frank, J.You call that a rhetorical question?: Forms andfunctions of rhetorical questions m conversation. Joumal of Pragmat-1CS,1990(14)

[12]杜娟.演讲语篇中提问一回答模式的理据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6(01)

[责任编辑:盛暑寒]

收稿日期:2019-09-17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汉政治演讲语篇中疑问句的功能对比研究”(2019-ZZJH-62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杜娟(1976-),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心、大学外语教研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白2012年11月15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信等178篇。

②根据演说语篇的特点,本文中的演说主要包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习近平淡治同理政》(第二卷)中的重要讲话和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