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旧福利经济学的差异及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2019-12-24孙小琴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

孙小琴

摘 要:新旧福利经济学都属于福利经济学且有共同点,即都是遵循边际效用理论,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哲学基石,致力于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但是两者在实现方式以及价值取向上又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异,即旧福利经济学偏向于关注社会分配的公平、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等方面,而新福利经济学更加注重效率和个人自由问题,回避收入分配问题。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对我国国有企业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试分析新旧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新旧福利经济学;理论差异;国有企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3-0023-02

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背景。20世纪初,英国的工业与贸易优势地位滑落,经济发展由鼎盛逐步转向衰弱,英国经济学家汉内认为:“英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导致社会矛盾也日益加重,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社会矛盾更加尖锐。”[1]为了尽快解决危机,许多经济学家开始探寻出路,力求使英国的经济回到正轨,一些经济学家在保证资本主义制度不动摇的基础上,对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社会财富分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概括总结,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福利经济学理论。

2.起源。从福利经济学的起源来看,亚当·斯密的个人利益与社会福利是趋于一致的观点、巴夏的“社会和谐论”以及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生产、消费者和外部经济的观点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福利经济学发展。福利经济学的先驱是霍布森,而庇古对这些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系统的整理归纳,最终形成了《福利经济学》著作,庇古也因此成为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

3.发展脉络。自福利经济学被提出,受到社会重视并蓬勃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旧福利经济学,主要代表是庇古;第二阶段是新福利经济学,主要代表是卡尔多、勒那、帕累托、埃奇沃思等;第三阶段是相对福利经济学,主要代表是阿布拉莫威茨、伊斯特林、米商等;第四阶段是后福利经济学,主要代表是阿玛蒂亚森和黄有光等[2]。到现代,福利经济学发展成为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两个派别,两个派别在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过程中所采用的经济方式和手段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二、旧福利经济学的理论观点

1.旧福利经济学关注弱势群体。福利经济学的目标是为了增进社会幸福感,其研究对象是一个国家或者世界的社会福利。因为社会上的贫富差距较大,所以经济学者们便会更加关注穷人的福利待遇。从关注弱势群体这个角度出发,庇古认为福利和商品同样都具有边际效用[3],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边际效用对于富人来说影响不会很明显,对于弱者来说会比较有优势,但是自由的市场不会使边际效用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最好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即累进税收和社会福利办法来改善弱势群体的福利状况。例如通过福利补助直接增加穷人的收入,通过为穷人办理社会保险保障其生活,或者是采取一些社会福利措施来增加生产口粮和生活用品的单位津贴使他们降低产品的价格。

2.旧福利经济学重视社会分配均等化。以边际效用递减为理论基础的旧福利经济学认为,只有实现社会分配均等化,才能实现国家“效用”的提升。换言之,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要使穷人个人的收入增加,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福利状况趋于好转。庇古认为,要想提高国家的福利效用,有兩个途径:一是增加社会总体收入量,因为社会经济福利与国民收入总量呈正相关;二是收入分配均等,因为收入分配越是均等,社会经济福利就会越大。那么怎样才能增加社会总收入呢?为此,必须要在生产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在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问题上,政府通过对富人强制性征收税款来获得改善弱势群体经济福利的资金,用于失业补助、养老金、医疗补助等方面[4]。但是对于富人不可过分剥夺,会适得其反,磨光富人的耐性,对社会的生产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要想使社会福利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把代表社会总收入的蛋糕做大,还要把这个蛋糕分好。

3.旧福利经济学强调国家干预。国家干预与上文中的社会分配有类似的色彩,通过向富人征税来救济穷人,而这些行为必须要求国家出面干预。私人的企业或者工厂的产值高低不等,因此需要政府对一些产值高的企业进行征税,所获税额以津贴的形式发放给产值低的企业,引导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旧福利经济学显然不会拥护自由市场,认为自由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存在很多漏洞,没有对改善社会经济福利状况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也体现出旧福利经济学对政府作用的无限放大。庇古坚持认为,政府对于企业经济的干预仅限于征税和补贴上,其他的要交给市场来决定。

三、新福利经济学的理论观点

1.新福利经济学提倡个人自由。新福利经济学认为社会福利最大化就是实现个人的自由和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确保个人选择的自由,个人的收入分配公平,这也是新福利经济学中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两个必备条件。因此可以看出,新福利经济学不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强调政府的功能就是确保每个人在市场中的自由,只有这种相对自由的状态才能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各个生产要素充分利用,社会生产力兴旺发达,社会财富总量不断增加,最终为提升个体的幸福感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2.新福利经济学注重生产效率。与旧福利经济学中增加社会财富总量的方式相比,新福利经济学更加强调通过经济效率的提高来增加经济总量。它不是旧福利经济学那样只注重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是将效率纳入生产过程之中,来优化生产要素的分配,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只有效率提高了,社会经济福利才会达到最优。因此,伯格森等人就一直强调政府要重视提高效率,更加肯定了效率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改革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
论新一轮改革背景下完善国资国企审计监督的意义和对策
国有企业经理人薪酬激励机制深化改革研究
城镇化差异、国有企业比重与地区经济增长
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研究
试论借助资产证券化手段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国企改革深耕期公司治理机制的主动性设置与调整
浅谈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中财务管理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