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2019-12-24尹有朱文蔚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规律

尹有 朱文蔚

摘 要: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要解答好这个课题,就得弄清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异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阶级性、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三个方面,而联系主要表现在产生和发展上的同源性、研究方法上的互补性以及研究内容上的共同性。由此,提出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合理成分,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0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2-0001-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又要在借鉴西方经济学合理成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一直以来,学术界便存在如何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关系的争论。从认识上大致可以分为三派:“西化派”、“忠马派”、“折中派”。西化派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过时,西方经济学才能够很好地解释和指导实践。忠马派则完全信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他们认为,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完全忠实于马克思主义,不允许有丝毫动摇。折中派认为,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要在借鉴西方经济学合理有益部分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就得弄清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异同。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

首先,阶级性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公开申明自己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经济学说。西方经济学学者不承认或者回避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甚至宣称自己是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超阶级经济理论。而凯恩斯曾公开发表言论: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1]。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同样属于意识形态。此外,经济学在解释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时面临价值判断,必然自觉或不自觉的站到某一阶级立场。显然,西方经济学学者们对阶级性的看法难以让人信服。从西方经济学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实践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

其次,主要研究方法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和抽象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从而揭示社会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抽象法即从大量经济现象中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抽象出最本质、最抽象的东西。马克思在《第一版序言》中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两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而西方经济学以均衡分析和数量分析为主,即研究经济体处于相对均衡状态时的条件以及各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均衡分析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把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中,主要指经济中各种经济变量相对静止的状态。如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总需求均衡等。

再次,研究对象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曾经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方式,也有学者认为是生产关系,还有学者认为是生产力。目前学界广泛接受的看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当然,马克思在当时研究的生产关系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而政治经济学发展至今,它的研究对象也随着实践发生了变化。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除了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不管怎样,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没有改变。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前提便是资源的稀缺性。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西方经济学探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如何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实现利益或者说效益的最大化。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联系

产生和发展上的同源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这两大理论体系的根源都是经济学。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学者色诺芬的《经济论》中,当时研究的经济问题是家庭经济管理或者说庄园经济管理。随着实践的发展,研究范围从家庭扩大到整个国家,也就是研究的经济问题超出了家庭管理的范围,涉及到国家的经济管理。于是首次出现了“政治经济学”一词,该词的出现就是为了反映当时经济问题研究范围的转变。经过数年的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重商主义、重农主义以及古典政治经济学。此后,古典政治经济学便沿着两条线发展,一条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另一条是西方经济学。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根源——经济学是相同的。

研究方法上的互补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抽象法及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即在生产方式的大背景下,从一定的主体出发,逻辑地、历史地把握经济关系。比如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商品经济的细胞——商品开始,再过渡到价值、货币等范畴的讨论。但某些理论局限在定性分析上,缺乏进一步的数量研究。尽管社会再生产理论也有一定的数理模型,但有待进一步深化。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的过程中也运用到了抽象法等方法。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科学。但西方经济学更强调运用数理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即运用数学方法研究事物数量关系及其变化。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有很强的互补性。

研究内容上的共同性。首先,两者都研究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但并不是说就不研究生产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所以,它也是通过研究生产关系,以达到协调各方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目的。西方经济学则偏重于研究资源配置,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达到促进生产力發展的目的。其次,两者都研究市场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研究市场经济规律,如供求规律、经济周期规律等。最后,两者都研究某些具体的内容,如经济危机、股份制等。

三、借鉴西方经济学,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有益成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作为同属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理论学说,它们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不要过分崇尚西方经济学的某些理论,也不可一味的排斥、否定西方经济学。在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益成果[2]。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强大生命力,也要看到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某些有益成分结合起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而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4]。必须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内在矛盾,从而阐释资本主义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着重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规律,既要从抽象层面研究经济规律,也要研究具体的经济运行机制。

(三)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运用抽象法及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发现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西方经济学强调数量分析方法,即运用数理模型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地定量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面临的经济问题更复杂,在研究具体经济问题时,如果把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既有定性判断,也有定量分析,既强调逻辑和历史的把握,又注重数理上的论证,势必能更好地解释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实践。

参考文献:

[1]  凯恩斯.劝说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  方福前.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何和如何借用西方经济学[J].经济研究,2019,(5).

[3]  蒋永穆,卢洋.新时代“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J].社会科学战线,2018,(4).

[4]  朱鹏华,王天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1).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规律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找规律
巧解规律
找规律
政治经济学式微了吗?
《导言》和《序言》的区别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
第二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现代政治经济学》教材出版座谈会综述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