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仰重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有关宗教问题的教学与反思

2019-12-24王晓云

武陵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传教士马克思主义

王晓云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1)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宗教担负着解释自然、司法审判和心理慰藉等功能。随着人类智能的发展,宗教的社会功能逐渐弱化。但在当今世界,宗教所创造的信仰体系和社群系统依然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上基督教教徒约20亿,伊斯兰教教徒约16亿,佛教教徒约8亿,还有不计其数的各类宗教和信仰,信教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2/3。因此,宗教是社会发展中绕不开的话题。

对当今中国社会而言,宗教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国际方面,周边国家的宗教问题也曾波延至我国境内,出现了一些恐怖暴力事件,危害民众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国内方面,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大宗教繁荣发达,信徒众多。此外,还有一些秘密宗教、地下宗教甚至是邪教。宗教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1]“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2]对于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群体来说,建立起对宗教信仰的理性认知,对其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显得亟需和紧迫。

由于宗教的世俗化,社会生活的每个个体必然或多或少接触过宗教,高校中也不乏宗教活动的身影。根据多名学者对各地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和统计发现,大学生宗教信徒所占的比例最高的竟达44%,最低的也有3.5%,且有不断发展之势[3]。我国的学生从青少年开始就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到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更是要求紧跟思想政治方向。但为什么有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坚决地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而是在有神论的影响下,多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铸就的“堡垒”迅速被攻占,甚至有的“缴械投降”呢?习近平总书记曾尖锐地指出:“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就此,我们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中的宗教教学内容,谈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相关问题及反思。

“纲要”课的重要目的是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科学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是,在宗教信仰问题上,部分大学生却出现了诸多有违教育目的的现象。我们围绕“纲要”课的内容,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中探求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历史的更迭与信仰的迷失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古老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经过数十年的中外较量,均以大清帝国的惨败收场,帝国终于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开启了向西看、向西学的历史进程。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主导思想,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技术以求强求富。可是中外的差距不是仅仅靠变革武器装备能解决的,手握利器的大清舰队在甲午海战中几乎全军覆没。但是,勇敢的中国人并没有就此停止变革,4年后戊戌维新登上历史舞台,经历了103天变法图强的艰辛,“戊戌六君子”以高昂的头颅祭奠了这场封建大国的首次体制变革。中华民族向西学习的步伐再次踏着鲜血前进,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帝制。但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社会依然混乱不堪。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再次陷入对民族存亡的深切思考中。经过反复思量,他们认为关键是向西方学习得还很不够,很不深入。于是,新文化运动随之发生。在引入西方“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带着浓重的“全盘西化”的革命色彩。

在近代,我们的民族精英都在向西方学习,在西学东渐解放中国人思想的同时,中华传统文化遭到了极大的贬斥,很多优秀文化被抛弃,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则被奉为圭臬。于是在社会上造成了一种错觉或者是误解,即西方的东西都是好的,先进的,中国的东西都是愚昧的,落后的。这种现象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有所改观。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立足中国的实际,将外来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国史相结合,才走出近代中国的困境,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但是百年来的落后挨打,被压迫殖民的自卑感,以及崇拜西方的“西向主义”已经深深地埋在国人的心中,在今天依然时时作祟,成为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

(二)现实的变革与思想的冲撞

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在新中国建设的前期阶段走了一些弯路,犯了一些错误。这时,我们不是向西看,而是向东看。学习苏联是当时国人的共识,当然也取了显著的成绩,但苏联简单、粗暴、一刀切的行事风格也误导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直至十年“文化大革命”,国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贫苦,礼义廉耻被扔进了“四旧”的垃圾堆,维持社会数千年文化秩序的儒家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撞,几乎土崩瓦解。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启了新的建设征程,走上了国家发展的正常轨道。改革开放后,封闭了数十年的中国又向全世界敞开了大门。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明再次涌入国内,中西之间物质、文化的巨大落差激起了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于是,向西学习的热情重新被点燃,中国近代以来的“西向主义”再次成为现代社会的热点,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和西学再次成为先进的代名词。

从鸦片战争之后,在“西向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秩序经历了100多年的自我否定再否定,又经历“文革”的波折与破坏,传统文化秩序早已千疮百孔。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流意识形态,在国家建设和民众精神生活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社会上各种思潮流行,虚无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复古主义等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各大宗教文化也充斥其间。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性的态度来看待中国历史上和当今社会上的宗教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在全国大学生必修的“纲要”课中就有一部分内容涉及宗教问题: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列举了外来传教士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及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等内容。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提到了太平天国起义所借用的宗教思想含有基督教教义等部分内容。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谈到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我国尊重和保护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问题。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论述当今民主法治建设成就时特别提到了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的内容[4]。

总的来说,教材有关宗教问题的内容记述十分有限且分析浅显,在现今宗教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大学生无法充分地利用教学内容理解宗教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相关现象,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应向大学生讲清以下内容。

(一)关于基督教历史的内容

基督教从公元一世纪创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文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角色。伴随着殖民列强侵华势力的深入,基督教在中国扩展开来。中国的基督教史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基督教的发展历史,对理解人类发展史,以及近现代中西方的文化和政治差异、思维意识形态的不同有很大帮助。

(二)关于外来传教士与中外战争的内容

了解外来传教士在中外战争中的立场和作用。近代以来,传教士在华进行扶危济困、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有些传教士在中外交锋中与外来殖民列强一同进行着殖民侵略的罪恶行径。另外,传教士的宗教传播活动对国内民族矛盾的爆发也有深刻影响。太平天国的拜上帝会就吸收了基督教中平等博爱等教义。随着西方教会在中国传教场所的建立,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教会与地方社会的矛盾、教民与普通百姓的矛盾等各种社会问题逐步产生。了解传教士与战争的相关问题也有助于理解晚清政府和近代社会一系列矛盾和变革之缘起。

(三)关于外来宗教与边疆危机的内容

外来宗教在我国边疆地区尤其是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的传播是一个历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新疆位于亚洲腹地,自古在中外交流中担负着重要意义。近代,传教士纷纷入疆传教。1877年荷兰籍神父亨德理克(Hendriks)抵达喀什传教。1882年比利时传教士石天基(Steenman)到伊犁建堂传教。在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的疯狂刮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美国、瑞士、奥地利等国传教士陆续进入新疆进行传教活动,教会与新疆百姓的矛盾也日益加深,后因传教士霸占田地、袒护教民、恣意诬辱群众等而引发了一系列“教案”。17世纪初开始,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殖民势力的向东扩张,传教士开始进入西藏地区。1861年入藏的法国传教士在巴塘受阻时,法国公使公然宣传:“法国与英、俄情形不同,不但无相害之心,且有钳制别国之意。盖别国欲有所图,若有法人在彼,别国不得独行其志。”[5]赤裸裸地表达了各列强在宗教传播的名义之下所包含的政治意图。早在清乾隆时期,外国传教士已非法潜入内蒙古传教。1840年内蒙古成为独立教区,西湾子堂成为内蒙古教区总堂。因反对教会侵占土地,扩大教产,内蒙古地区也爆发了“反洋教”运动,但教会依然发展迅速,20世纪30年代全境扩展为七个教区。

传教士进入中国边疆地区传教,设教堂,建医院,办学校,布慈善等,对改善边远地区的落后面貌,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的确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传教士通过非法途径进入内地,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中国主权的无视和挑衅。同时,传教士在边疆地区考察形成的各种报告、书信、备忘录等,虽然多数并未以服务列强侵略中国边疆为目的,但也间接地将中国边疆的信息以情报的方式为列强侵略提供决策依据,在不自觉中充当了侵华的“向导”。另外,由于中国边疆各地自古就有浓厚的传统信仰,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不可避免地与本土信仰产生矛盾,教会利用殖民势力的大棒,对本土信仰进行抨击和压制,激化了地区的社会矛盾,造成了中国边境的紧张和动乱。再有,传教士的传教活动是在资本主义进行全球殖民侵略和掠夺的背景下同步进行的,他们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握着屠刀走进中国,意图用“福音化”来改造中国社会,这些活动是外来列强侵华行动的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

历史是理解现实的一面镜子,外来宗教在近代中国的衰败中大肆开拓,儒家文化信仰又在以苏联和欧美为代表的近现代文化的夹击之下沦落了,今日的中国人依然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是社会上宗教活动日益兴盛的原因。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6]213因此,必须理性地看待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和有效建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我们认为需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体的发展与需求与被需求的满足

人作为地球上的高等生物,有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同时,人也是天生的群体性动物,有着被感知、被接纳、被认可等需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大类。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和行为动机的发生。整体而言,人在感情上的需求比生理上的需求来得细致和强烈。

宗教场所中信徒间充满关爱的话语、温暖的举动容易让人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宗教又创造了一套易于操作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指导,只要满足宗教教义中对“善”的要求,对“神”的侍奉等就能使人立刻感受到自我实现的价值,在被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的才能和理想,获得快乐。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对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应关心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加强心理疏导和社会扶助,解决他们的现实困境。同时,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极力营建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展现大学生才能的机会,激发他们对学业对事业的追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也需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尊重他们的人格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引导他们从宗教虚幻的吸引中回归理性。

(二)认知的完善与信息差距的弥补

人天生有一种弥补信息差距的本能倾向,即“好奇心”。20个世纪末心理学家提出了“信息差距理论”。当个体发现在某些方面存在信息缺失或差距时会产生相对剥夺感,便会主观能动地趋向知识的弥补,即产生好奇,并进行新信息的探索,缓解剥夺感或消除不确定感。好奇心能够激发人类对未知事物的兴趣,是进行目的性和创造性探索时所具有的心理特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类的本能反应之一。

根据多项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宗教知识是极为欠缺的。有53.29%的学生自己虽然不信仰宗教,但对宗教文化现象颇感兴趣,经常或偶尔参加教堂活动。在这些学生中有48.49%的大学生没读过宗教方面的书籍[7]。有80%的大学生对基督教了解很少,其中有60%的学生对基督教感兴趣(特别是《圣经》)[8]。在国内外繁荣的宗教信仰氛围之下,大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与兴盛的宗教文化活动之间产生了巨大的信息差距,因此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宗教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参与各种宗教活动,甚而受到吸引而皈依宗教。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课堂上,涉及宗教的内容少之又少,除了个别宗教研究的机构或学院之外,高校中几乎不涉及宗教的普及性教学和探讨,大学生从课堂教育中获取的宗教知识极为有限,造成了巨大的信息差距。因此,遵循科学的态度,在高校中开设宗教学选修课,开展宗教问题讨论,进行宗教有关知识的讲座是必要的。可以让大学生参观寺院、教堂等,了解宗教的历史发展,认清身边的宗教活动现象,消除宗教神秘感,弥补大学生的信息缺口。当信息需求被满足后,追求宗教的驱动性必然降低甚至消失。压制和隐诲只会造成更大的驱动追求,了解和接触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三)精神的慰藉与人文的关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自然、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力图使学生们坚定笃信马克思主义,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在一项针对思想政治课在大学生工作生活中的作用的调查中,对“我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我有帮助”的回答,只有16.4%的受访者表示赞成或非常赞成,而有将近2/3的人在遇到挫折时会选择非马克思主义的人生哲学以及科学世界观,更有10%的学生直接选择宗教,有72.4%的大学生中在过去的一年中在某些场合敬拜过神灵[8]。调查深刻地说明高校的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确存在着不少缺陷。对照而言,宗教明确、实用、高效、温暖的特点,让人有强烈的归属感、亲近感和成就感。宗教中蕴含的积极因素可以为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我们的教育工作应该更为细致温和,贴近大学生的内心。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带领大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正确理解经典作家有关思想的同时,有效地学习他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和方法”[9],在教学中教会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科学理论产生真切的感受,消除不良心态,使他们对各种宗教建立起理性的认知。

宗教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再加工,是对过去、现实、未来世界的虚幻表述,缺乏科学性和创造性。大学是追求真理、注重人文、培养独立思想和卓越人才的神圣殿堂。带有封闭的、排他的、唯心的、迷信的宗教信仰与追求创新的、开放的、科学的、理性的大学精神背道而驰。从人类未来的发展来看,宗教对超自然神力的崇奉,影响着科学的发展,也为邪教的孳生提供了土壤,不利于培养求是崇真、引领未来的人才。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宗教依然不会消亡。因此,我们必须“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6]199,完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和缺漏,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御宗教的侵蚀,培养大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2],使大学生最终成长为拥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和掌握先进科学知识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传教士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美国传教士镜头下的宁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