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摄影的用光

2019-12-23苏一飞王浩

丝路视野 2019年20期

苏一飞 王浩

摘;要:在文物摄影中光的运用,是决定一副好作品的关键。文物拍摄时,针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结合文物自身特点,对光线进行不断地调整拿捏,从而完成历史文化的延续传承及艺术的再现。本文通过分析文物摄影用光的方法,综合光的光位、光质、光型、光比等性质特点,并以此为切入点,总结文物摄影用光的一些规律,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文物摄影;光位;光质;光型;光比

被拍摄的文物要求主题突出,通过正确的用光反映出文物的时代特性和艺术美感。拍摄中文物整体应受光均匀,拍摄出的图片没有明显的色度、亮度差别,对文物全貌进行真实准确的全面再现。不同文物有着不同的质地,或是表面粗糙、光滑;或是质地坚硬、松软;视觉上或会显示透明与半透明状。总体来说,文物摄影的用光形式需要从光度、光位、光质、光型、光比、光色等方面着手,进而拍摄刻画出文物精美的造型,真实表现出器物的质地。

一、光位的选择

从光线照射的方向和角度来说,光位既是相对于被拍照器物的光源位置,通常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侧光中又包含正侧光、前侧光、后侧光。

(一)顺光

正面光也称为顺光,其光线来源和摄像方向保持一致,即称为顺光。顺光拍摄出的物体画面最接近于文物原型,且色彩丰富、饱和度高。但效果缺乏明暗反差和阴影的衬托,造成立体感较差,整体不生动。它适用于字、画、古籍、碑帖等平面文物拍摄布光。

(二)侧光

从被拍摄文物的左右两侧发出的光线,可细分为前侧光、正侧光和侧逆光。这些光位的采用,可更好突出文物的阴阳效果,更有利于突出明暗关系的强烈对比。其主要适合于器物较小,表面起伏凹凸变化较小的文物摄影。

1.全侧光

这种光位布置是文物拍摄中最为常用的方法,其光线的照射来源和拍摄文物呈45度角,且是正面侧光来源。这种布光的选择,可以突出器物的粗糙感,或是表现出器物表面凹凸不平的质感。最为适合表现带有纹饰的陶器、铜器或是器物上的铭文、刻字等。

2.正侧光

光的来源是从拍摄器物左右两侧照射过来,光源与被拍摄文物呈现90度的侧向光。

3.后侧光

我们俗称逆光,其光源从被拍摄文物的侧后方打出,通过器物的轮廓散射到边缘周围,光线与拍摄物呈135度角。侧光的光位可使文物的轮廓清晰、质感突出、形状立体,纹理具有层次感。通过光影的变化、明暗反差互补,表现出文物自身具有的实质和特点。文物摄影中这种光使用较多,更好地勾画出器物的整体轮廓,以此产生立体感和空间感。

(三)逆光

其光源自文物的后方直射向前,与相机成180拍摄位置呈180度角,也称为背光。该光位的选择也可营造出强烈的轮廓光线,增加器物本身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对突出艺术的氛围、意境具有强有力的视觉效果。

(四)顶光

光源来自被摄文物的正上方,它的使用主要描绘文物顶部的造型、纹路和饰物。运用顶光的光位效果,在拍摄青铜器时,器物的底端与周围产生浓厚的投影,能充分展示出青铜器的肃穆与庄严。

(五)脚光

光线从被摄文物的下方发出,神兽、护法等文物的拍摄一般选择此种光线照射布光。它的使用充分映衬出器物底部的饰物、造型与结构,更有助于渲染凶猛、恐怖的造型与色彩。

二、光质的特点

光质是指光线在聚集、散落时呈现出强烈或柔和的属性。闪光灯和聚光灯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光源,是人造光源的主要组成。在拍摄文物时会选择更接近于自然光的散射光,因光的亮度、柔和度更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如质地较为润泽的玻璃器皿、玉器、瓷器、金银器物等在闪光灯下拍摄,明暗反差对比度较为平均,所形成的阴影面积较小,且整体富有立体感。采用闪光灯侧光为照明拍照,可更好地突出玉器上的某些加工痕迹、青铜器的铭文等局部特征,从而增加立体感。

三、光型在文物拍摄中产生的运用

依据文物的特点与光线具有的特征,一般采用多只电子闪光灯拍摄,因其属于冷光源,基本上不会对文物产生损害。一般采用主灯、辅灯、顶灯和背景灯,根据文物的不同材质和特点相应地添加修饰用灯和轮廓光。

(一)主光

显示文物整体形态,表现器物质感、形象的主要照明光。

(二)辅光

既是补光,顾名思义具有辅助、协调的作用,增强主光产生的阴影部分,提升亮度感觉,撕开阴影部分的神秘细节,展现影像的对比反差。

(三)修饰光

又称装饰光,对被拍摄文物的局部采用的强化修饰塑形用光。

(四)轮廓光

展现器物轮廓的光线。

(五)背景光

从器物后部照出的光线,主要用于强调主体或增加画面美感。

(六)模拟光

模拟特定环境的光线,从而添加的辅助光。

四、光比度的选择

被拍摄文物主要部位的受光亮度与受光暗部的照射差别。通过光比反差度,可表现出文物质地效果的柔与刚、婉约与厚重。玉器、瓷器、陶器或者漆木器等较为适合采用小光比拍摄布光,不仅表现了器物的特征和质地,又减少了光晕和光斑的产生。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的青铜器、铁器等物,适用于大光比的布光,借助辅灯摆放于被摄物体前方45度角的方向,由此物體可产生出较为厚重的阴影面积,形成强烈的明暗反差,更好地显现出铜器、铁器的厚重感,从而体现出文物的本质特点,再现历史的情怀。

五、结语

文物摄影工作传承和发扬了民族文化的精神,记录并再现了艺术精髓的存在。摄影者通过对光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有力地解读出文物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更好地向人们展示了文物的整体价值,体现出艺术的美及历史文明的发展升华。

参考文献

[1]靳挺.探究文物摄影中光线的运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7):55.

[2]陈刚.文物摄影中的光影——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玉器拍摄为例[J].紫禁城,2017(10):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