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英语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几点思考

2019-12-23浦丽红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改善表现

【摘要】习得性无助是英语学困生学习英语的拦路虎。要从多方面了解英语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和原因,并且在英语教学中运用适当的策略让学生远离习得性无助,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表现;成因;改善

【作者简介】浦丽红,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学。

从教十多年来,英语教材已经换了很多套,我们觉得英语是越来越难教,而且出现大量的初中英语学困生。这些智力正常的学困生,在经历了特定阶段的英语学习之后,英语学习和考试成绩总是落后于其他学生,于是他们将失败归因于能力等不可控制的因素,任凭失败的摆布,产生消极的学习英语心理,认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消极的归因心态就不能及时适应和接受新的英语知识而造成对于英语学科的认知缺失或认知障碍,英语学习动机水平下降,情绪失调。

一、英语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英语学困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极容易诱发习得性无助现象(learned helplessness)的发生。一旦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降低,对英语的积极反应降低,总是消极被动地学习英语,出现思想和行为的两种极端,偏激和叛逆、冷漠和抑郁。具体在课堂上,不愿或拒绝参与老师组织的小组活动、表演、游戏等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二是认知出现障碍,形成外部事件难以控制的心理定势,自暴自弃,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自卑、孤独、厌恶、恐惧等不良情绪,交互持续影响着他们的英语学习态度。上课时不知该干什么,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课,课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三是缺乏正常的英语学习行为,他们反感甚至躲避英语学习,纵然轻易成功的机会摆在面前也鼓不起尝试的勇气,学习成绩处于班级后列,最终陷入难以摆脱的英语学习恶性循环。上课若被要求回答问题时,低头一言不发,或是言语放纵,经常破坏班级秩序和纪律。

二、英语习得性无助的成因分析

1. 学生自身主观因素。智力因素通过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和记忆系统直接参与英语学习过程,但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态度、兴趣以及性格、意志等心理因素也直接地影响着英语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也许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学生满怀热情与好奇,那么教和学就表现出良好的趋势,教学效果很好。但随着教材难度的加深,一些意志力薄弱、缺乏耐性的学生慢慢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感;还有些学生天性胆小,怕说错话受到老师责备或同伴的嘲笑,因而不主动回答问题、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游戏。以上现象一旦发生就会逐渐蔓延,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减退,出现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等非正常心理状态。学困生群体由此产生,并受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慢慢扩大。

2. 任课教师、学校、家庭的客观因素。任课教师对英语学困生的评价、奖惩,对他们是否积极学习英语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通过口头表达对学困生的学习英语是否成功进行评价性的反馈,会导致学困生对其今后学习英语的行为做出不同的反应;教师的非语言的情感反应如同情、愤怒等也会影响学困生的学习英语情绪;教师对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后继行为指导也可以减少习得性无助的产生。

就学校层面来说,有的学校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顾成绩好的学生,致使英语学困生增多。而小班化教学在目前的教育现状下尤其在农村难以实现,那些意志力薄弱,不善于控制自我的學困生就会一点一点失去尝试和努力的信心和勇气,而这正是他们步入习得性无助的前期倾向。

大多数英语学困生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家庭环境,家长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家长很少关心和督促孩子的英语学习。受这种消极漠然态度的影响,学困生对英语成绩也满不在乎,求知欲望低下,更容易发生习得性无助。

三、英语习得性无助的改善

1. 抓住机会,适当引导。小学阶段英语学困生升入初中后,英语学习可以说又回到了起点,因为预备课程完全是从基础开始教,涉及字母、音标和小学里的单词。接着了解学困生的心理,全面客观地分析他们目前学英语的处境,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兴趣。再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尽可能满足学困生的需求,可分为几个小目标,经过老师的鼓励与支持实现。

2.家校沟通,创设良好环境。英语在当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起不可替代的作用,英语学习的好坏对孩子未来的终身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学困生学习英语决心的大小与对英语用途的认识有关,如果父母认为“学了英语根本没用”“孩子不会无所谓”等等,那么学困生自己不可能重视英语学习,一旦孩子有了这种思想,就会勉强应付,即使碰到一点困难,就会停止或放弃,很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因此,学校请求家长在家里进行协助并定期地向老师反馈学困生在家的英语学习状况是非常必要。比如,英语老师可以发给家长每天的英语作业日程安排表,要求家长检查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督促孩子多听、帮助孩子预默单词或句子等等。这些安排表可以使家长了解到孩子的作业进展情况,并及时与英语老师联系解决孩子在学习上或家庭作业上遇到困难。同时学困生父母一定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英语学习动机,使学困生愉快地投入每一阶段的英语学习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远离习得性无助感。

综上所述,面对越来越庞大的英语学困生群体,教师一定要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应不断帮助“学困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夯实英语基础技能。尽多地关注有习得性无助倾向的学困生,认识英语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尽力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困生提供心理和精神的大力支持,不断改善和提高学困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习得性无助改善表现
在物理学习中教师如何避免学生的习得性无助
军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