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理道德视野下陕西高校跆拳道发展之探析

2019-12-23陈洪兵罗洁布正浩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1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跆拳道西安价值观

□ 陈洪兵 罗洁 布正浩(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19)

1、前言

20世纪90年代跆拳道在我国得以发展,1992年中国跆拳道协会筹备小组的成立,是我国跆拳道运动正式开始的标志。我国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以竞技带动大众大发展”的策略,并且各国体育专业院校已经开设跆拳道专项来推动其发展。跆拳道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重道重徳,始于礼终于礼”、“腿为主,手足并用”、“快制快,发声扬威”、“激发潜能,修炼意志品德”、“健全人格”等特点而风靡全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陕西高校所开设的跆拳道专项为研究对象,主要对跆拳道项目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研究。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培养方向和跆拳道专项课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等文件,借助西安体育学院和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络查阅跆拳道在高校发展方向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2)专家访谈法。

据研究目的所需,对跆拳道专业教师进行访问与请教,其中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教师6位,另外两位是陕西师范大学担任名族传统体育学多年的教授,最后是西安市六所知名大学跆拳道社团的负责人。

(3)逻辑分析法。

基于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我校跆拳道发展方向的角度出发,通过逻辑分析法,对跆拳道精神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对接、包容与发展进行阐述。

3、结果与分析

3.1、跆拳道精神理念、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

(1)跆拳道根本宗旨与精神理念。

“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是跆拳道的根本宗旨和精神理念,“智、信、仁、勇、严”是跆拳道的人生信条,“身心意完美结合”是跆拳道 的修炼秘诀。跆拳道训练中始终这样一个原则,就是“将人的体能训练到极限”,这就要求训练者要具备“忍受超乎常人的考验,克服自身惰性和软弱,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韧性和“坚强不屈、拼搏进取”的个性和精神,并且将此在日常行动和生活领域中身体力行,这种力量具有产生信心和勇气之功效,以这种普世的正能量去感染他人,传递和平、正义、安定于身边的每个人。

(2)我国传统伦理道德。

时下文化领域内出现了一个“汉文化圈”的名词,其中日本、韩国、越南等是较典型的受我国文化影响较为深远的国家,可见中国伦理道德魅力之强大。“格、致、正、诚、修、齐、治、平”的人生特点,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八个阶段历程,“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季羡林前辈对此评价,即“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个支柱”,由此可见其意义之重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的发展要求相契合,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其基本内容是由高度凝练和集中融合的24字构成,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国家对人的严格要求。前四个是从国家层面表达了我们的建设目标,最后四个是从个人角度出发表现我们的价值准则,中间四个则是从社会角度体现我们的价值取向。

(4)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又名“八荣八耻”,在全国“两会”上胡总书记对其八个方面做以精辟的概括,寓意极为深刻。它将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将 “四个建设”融为一体,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核心是服务人民,原则是集体主义,基本要求则是“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3.2、跆拳道精神理念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对接、包容与发展的构想

作为西安体育学院的体育学子,要有较宽泛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必要的技能技巧,有崇高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跆拳道及其精神理念无疑正是为实现此目标的最佳体育文化项目选择之一。

(1)跆拳道根本宗旨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对接、包容的理念。

跆拳道的根本宗旨“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与我国儒家思想“以仁为本,体用不二”、“内圣外王”等核心观点是一脉相承的,在此基础上,与我国传统文化核心精髓内容“三纲六纪”、“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中的精华要点相互对接、包容,形成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中国式跆拳道宗旨;“智、信、仁、勇、严”是跆拳道的人生信条,并且“学艺者先学礼,习武者先习徳”是跆拳道始终所极力崇尚的,此与儒学思想“三个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个六”指“六徳”、“六行”、“六艺”,《周礼·大司徒》中提到:“以乡三物教万民六徳、六行、六艺。 ”《章太炎讲国学》中记载:“六徳者,智、仁、圣、义、中、和,此为普遍之徳,无对象。“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射御为体育之事,书数则寻常日用之要,于是智育、德育、体育具备。又师氏以“三德”教国子,曰:“至徳以为 本,敏徳以为行本,孝徳以知逆恶。”身心意完美结合”是跆拳道 的修炼秘诀,此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内涵的两种表现形式,都是教化人类向好、向善的方面发展,即追求生命最本真的东西:真、善、美。

(2)跆拳道精神理念与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共容、共发展的理念。

首先,将跆拳道精神中的“礼义廉耻”与“八荣八耻”对接相容,将“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相参透与借鉴。将此最终升华后的产物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从个人、学校、社会抓起,育人、树人以德育为基准,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和精湛业务的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其次,将跆拳道精神理念、“荣辱观”、“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坚持“三个统一原则”,即经济的行为与价值导向相统一,效益上经济与社会相统一,市场上经济与道德相统一。

(3)陕西高校跆拳道体育运动项目发展的雄厚基石及意义。

①陕西作为体育文化教育的传承者,坐落于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又是未来国际化的大都市。习近平主席在接见里约奥运归来的运动健儿时讲到: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要学习奥运会的精神和理念,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胜不骄,败不累。使其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提高民族体育文化的自信,使东西方体育教育在未来发展中对接、包容。加快体育改革创新步伐,更新体育理念,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更好发挥举国体制在攀登顶峰中的重要作用和群众性体育在厚植体育基础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人民的健康服务,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实现我们达到两个一百年梦想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②西安文联副主席肖云儒先生谈到:“西安是中国人的史库、智库和文库,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文化的标志之地,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中华民族体育养生文化自周秦汉唐到如今凝聚了无数名人的精神智慧。《黄帝内经》为我国中医理论奠定了基础;《吕氏春秋》是我国以动养生的第一部体育理论著作;唐代大达法师,为我国在盛唐时期开辟了规模宏大的瑜伽养生圣地;百岁名医孙思邈为我国民族体育养生总结了系统的理念和巨著,如适当运动、劳逸结合,吐纳运动是在东方出现鱼肚皮亮度时,运动效果最佳等等;世界有民族传统文化养生特点的太极拳,从五十年代到今天,在西安屡次出现多名全国冠军;

③西安在历史上对中国乃至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西安体育学院又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六大体育院校之一。为此,我们这一代西安体育学子,要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体育人文优势和地理位置,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之机遇,把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自信提高到应有的地位,不辜负西安文化教育发展对我们的要求。同时,西安体育学院搞好体育文化事业,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对人类精神境界方面来看,起着精神支柱和行动航向的作用,对精神世界的丰富、民族精神家园甚至有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4、结论和建议

(1)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更是育人、树人、成人的宝地,青年学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接班人,但是就目前来看,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远远不够;

(2)跆拳道虽然已在我国得到暂时的发展,但是与我国民族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对接,尤其在高校中更是如此;

(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爱好和平,讲求团结拼搏进取精神,跆拳道运动精神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的精华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实现对接、包容与发展,正是跆拳道运动宗旨的进一步和更高层次的追求和发展,也是将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精髓推向世界各国,是传播到其他民族的桥梁和纽带,使得这一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的文明文化得以传承和推广;

(4)要使跆拳道运动永远立足于中国,并且也为了跆拳道运动精神理念更加完整、更具有现代化、时代性和全球性意义,就必须站在更高层次,站在全球化视角下去看待其发展方向,路径和趋势,以实现跆拳道运动融入中国化元素的本土化发展,将其进一步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理念实现更高层次的对接、包容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猜你喜欢

跆拳道西安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西安2021
Oh 西安
跆拳道奶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嘻哈跆拳道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