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执行阶段典型法律风险分析与防范

2019-12-23王瑞娟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分包商情形管控

文/王瑞娟,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1 工程项目风险概述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提到,工程项目风险可定义为:影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结合工程项目实务,本文将其引申为可能对项目开发、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形。工程项目风险通常分为三类:综合性风险,通常是指与EPC合同条款或其执行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但与整个项目紧密相关的事项;合同风险;执行阶段重点关注风险,主要是指在项目EPC等各环节,由于承包商违约、分包商违约、合同变更或转让等造成的可能影响项目执行的情形。

结合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12年通过实施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GB/T27914¬¬—2011)中关于企业法律风险的界定,本文将法律风险界定为:基于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及其变化,或企业及其利益相关方的作为或不作为,而对企业产生负面法律责任或后果的可能性。

2 执行阶段典型法律风险分析

除法律的强制性规定,EPC合同是承包商执行项目的主要依据,任何不符合合同的情形均可能构成违约;因各环节的工作一定程度上需要由分包商完成,分包合同的履行情况也是风险的来源之一。基于此,现介绍几种典型法律风险:

2.1 不按合同约定索赔导致权利丧失的风险

2.1.1 风险描述。EPC合同中通常附有索赔条款,如果未满足要求将丧失权利或权利受限。例如,某海外项目EPC合同中关于未按约定提交不可抗力通知的后果约定:未按约定提交不可抗力通知的情况下,因不可抗力可获得的权利救济仅限从受影响方实际通知另一方之日起。即实际补偿天数可能短于实际受到的影响。

2.1.2 风险防范措施。1)在投标阶段,确定合理的不可抗力通知时间或其他索赔程序;2)EPC合同签订后,依此合理确定对分包商的要求;3)严格执行EPC合同,防止权利丧失或受限。

2.2 不规范签署会议纪要等书面文件的风险

2.2.1 风险描述。在实际履约过程中,分包商可能因各种原因而导致履约迟延。为督促分包商履约,双方协商、谈判并通过会议纪要形式记录协商成果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如果协商结果构成对工期的实质变更,则需考虑此类变更的法律性质,规范记录其内容,否则,可能因新的工期产生争议,甚至导致权利主张的被动。

2.2.2 风险防范措施。在履约过程中,如发生工期等涉及双方权利义务变更的情形,优先选择补充协议形式,明确双方责任。采用邮件、会议纪要等记录形式的,应尽量在事后将其转化为补充协议,并严格审查对方签署会议纪要人员的授权情况。

2.3 分包合同变更或转让风险

2.3.1 风险描述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部分分包商会以更名为由要求以“新”公司名义执行原合同。但实际上,有时可能并非公司名称变更。主要涉及以下情形:合同相对方更名或其他工商信息变更;合同相对方拟变为由同一人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另一公司(系独立法人);拟将合同转让给其母、子公司或其他关联公司;拟将合同转让给与原合同主体不存在任何关系的第三方。因上述每类情形需要办理的手续或满足的条件不完全一样。如不能正确区分或混淆,可能影响项目执行。

2.3.2 风险防范措施

1)不要轻信分包商的要求或说明,要结合上述情形分类确认。在询问的基础上,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官方渠道,核实对方的工商登记信息。2)针对不同情形分别处理。确属名称变更的,要求对方提供工商变更通知及工商变更书面资料;对于其他拟将原合同主体变更为第三方的情形,涉及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需经债权人同意,即在确认受让方满足要求的基础上,需要三方签订权利义务转让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2.4 不规范终止/解除分包合同的风险

2.4.1 风险概述。合同的终止/解除分为约定和法定两种情形。除了根据法律规定行使合同终止/解除权,合同约定是合同各方解除合同的主要依据。如果不能深入分析终止的理由、合同依据、终止的程序、证据等事项,忽视合同约定、盲目终止合同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但不限于需要承担额外的损失、影响项目执行、引发诉讼或仲裁,甚至影响企业声誉。

2.4.2 风险防范措施。合同执行人员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合同,熟知合同约定并严格按照合同实施索赔和反索赔工作。在实施终止/解除行为之前,找出相应的合同依据,避免想当然地终止/解除合同。

3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建议

3.1 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强化风险管控的制度保障

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是企业化解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而制度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要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明确风险管控职责,搭建风险策划、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整套流程,切实为企业风险防控保驾护航。

3.2 加强法律合同知识培训,增强全员风险意识和合同管理能力

强化法律合同知识培训,引导全员,特别是合同管理人员学习合同知识,营造学合同、懂合同、灵活运用合同的良好氛围,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将风险管控的关口前移,进而实现防范合同履行风险、规避法律风险。

3.3 以信息化手段为工具,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动态监控

鉴于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复杂性和技术性,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为此,可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风险管控平台,实现从风险识别到闭环的全过程管理,借助平台的直观性及自动提醒等功能,动态监控风险变化情况,有效防控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

3.4 妥善处置合同争议和纠纷,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在履约过程中,严格依据合同等妥善处理索赔、反索赔事件及其他合同争议,防止矛盾恶化;积极收集和保管证据材料,有效地维护公司的利益。

4 结语

总之,建设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执行阶段法律风险的防控工作不是孤立的,与项目各阶段的风险防控及企业的整体风险管控工作紧密相关。因此,为切实防范项目风险和企业法律风险,要从制度、工具、人员素质、具体风险防控等方面综合考虑并强化管理。

猜你喜欢

分包商情形管控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牺牲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探究一道课本习题的一般情形
从特殊走向一般
工程项目分包管控方法浅析
爱,就是不说牺不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