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文化与大数据深度融合浅析

2019-12-23娜日高娃哈达内蒙古安达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蒙古族资源融合

文/娜日高娃 哈达,内蒙古安达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1 大数据与蒙古族文化分析

所谓“大数据”,应是以多元形式,对多源巨量资料进行搜集、分析、处理而形成的智能化运营的庞大数据组。大数据的特点是实时性,主要体现为体量巨大 (Volume)、类型多样 (Variety)、处理高速 (Velocity)、价值提纯(Value)。大数据技术越来越成为认识世界的“第四种方式”,而用数据发掘文化价值,又是大数据技术一个前景可观的研究领域。

蒙古族文化,是千百年来在广袤的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民族世世代代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以游牧文化为“基本符号”的,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丰富多样的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复合型文化形态。蒙古族文化,在继承祖先室韦、鲜卑、东胡的文化基因的同时,也吸纳党项、契丹等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在容纳演进过程中的农耕文化及狩猎文化的同时,也共处于近、现代之后工业文化和城市文化。蒙古族文化,作为草原文化的最杰出代表,既是蒙古民族维系的纽带、生存的动力、发展的支柱,也以其独特而优秀的精神特质和价值内涵名播古今、享誉中外。步入大数据时代的蒙古族文化发展,应着眼于其文化作用的有效实现,进而真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蒙古族文化特色浓厚,如何进一步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分析手段,加强对蒙古族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挖掘分析与利用共享,进一步提高对于蒙古族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保存和传承传播的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大数据技术具有全面利用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可以从非常丰富的蒙古族文化现象中,通过数据分析找到非常有价值的文化资源,从而使蒙古族文化的发展更符合时代潮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为大数据时代的蒙古族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大数据时代,必须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全面融入国家大数据战略,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与蒙古族文化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产业链的结合,释放数字化对蒙古族文化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动互联网与蒙古族文化全面融合。大数据时代,必须建设互联网共生生态,在共生过程中完善生态,崇尚创新精神、弘扬开放理念,尊重知识产权、促进互联网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蒙古族文化大数据与应用分析

数千年的蒙古族文化发展史,沉积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资源。而将蒙古族文化信息资源真正大量地转化为形态可物化、价值可延伸、边界可拓展、类型可转化的文化大数据,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与实践的。蒙古族文化大数据,是文化生产者、文化经营者、文化消费者在文化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与蒙古族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的创作、生产、传播、运营、消费过程相关的,以蒙古族原生数据及次生数据形式保存下来的文字、数字、图片、图表、影像、声音等文件资料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的价值不是信息量的多少,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应用。从大数据与文化相结合的趋势看,蒙古族文化大数据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编码化处理,沉淀、整合成为一个以蒙古族文化主题数据库为基础的、涵盖蒙古族各类文化资源的大数据应用工程。

蒙古族文化主题数据库,主要是在建立蒙古族文化数据目录体系基础上,按照横向物理整合、纵向逻辑集成的思路,坚持突出特色、重点及可行的原则,对蒙古族文化资源作分类,建设包括具有艺术、历史以及科学价值的蒙古族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蒙古族文学、民俗、歌舞、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烹调、礼仪、庆典等各种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内的文化主题数据库。

蒙古族各类文化资源,既包括涉及蒙古族文化的相关单位、文化场所及文艺团体等组织机构类的相关信息,也包括有关蒙古族文化新闻宣传服务等;既包括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传统文化类资源,也包括公众普遍关注的蒙古族文化资讯类信息;既重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采集、整合,又强调对现实文化资讯的动态检索、统计、汇总;既重视动态交流和公开化数据购买,也强调集中展示和定制化数据推送。

蒙古族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囊括蒙古族文化资源的图文及影像信息以及评价分类信息,将蒙古族文化资源信息进行数据整理、数据标签体系架构、数据库建设、数据分析处理等大数据应用,充分发挥蒙古族文化资源信息价值。既清晰展示蒙古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又动态把握蒙古族文化资源的现状,对蒙古族文化资源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

蒙古族文化大数据应用,在于对蒙古族文化大数据掌握的基础上,适用需要、以供使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原则、方法、技巧、规律的拓展,从而达到较高水平的层次。通过对采集的大数据进行整理与转换处理,包括数据过滤、数据剔重、类型识别、维度转换、编码映射、文件拆分与合并等功能,将各类数据加以汇聚,形成更有意义和使用价值的数据集合。蒙古族文化大数据的全面应用,使得所处理的数据化对象能够以一种可视、可听、可触、可控的数据产品呈现出来,数据的价值生态得到深入挖掘、直观表达和全新构建,数据的发展逻辑向智能化方向延伸。

3 蒙古族文化大数据应用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策略

大数据是21世纪的“钻石矿”,蒙古族文化大数据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多,产品和业态都在经历转型,其运营模式也越来越清晰。因此,要研究消费者休闲、娱乐、学习、研究的不同场景,适应移动化、碎片化的新趋势,提供精准化、层次化的新服务,满足个性化、产业化新需求,让数据可以感知,让文化可以体验,让知识创造价值,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蒙古族文化大数据应用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能发挥文化大数据的最大价值。

蒙古族文化大数据应用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核心在于为客户挖掘数据中蕴藏的价值,组织利用相关数据和分析可开发新产品。顺应大数据时代来临的必然趋势,适时确立蒙古族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大数据战略认知与实践思维模式,利用全息投影、AR增强现实、环幕投影、数字动漫、VR虚拟现实、等现代化数字展示技术,将蒙古族文化大数据与现代服务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蒙古族文化大数据深层次的挖掘和应用,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引领,重点是蒙古族文化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全息投影技术在蒙古族文化大数据与草原文化演艺融合领域的研究与应用、AR/VR/全息投影/环幕投影技术在蒙古族文化大数据与智慧展馆融合领域的研究与应用、AR/全息投影技术在蒙古族文化大数据与教育融合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数字动漫技术在蒙古族文化大数据与影视媒体融合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以实现对传统服务行业进行创造性改变,最终实现产品、技术、模式的创新性发展,形成蒙古族文化大数据与服务业融合的双创平台,推动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以内蒙古安达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作为自治区特色的“文化+科技+创意”的科技文化企业,致力于研究 AR、 VR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环幕投影等现代化高科技技术及其应用,专门研制开发蒙古族优秀文化原创内容;依托技术和人才优势、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和区位优势,广泛吸收蒙古族文化领域的高尖端人才,汇聚一支先进数字化展示技术研究团队,形成了“前瞻技术研发—理论研究—设计编导—试验分析—示范应用”一体化的高水平研发平台;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成果转化为目标、科技创新为驱动、产业服务为龙头、市场化运营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建设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展示关键技术研发及蒙古族文化产业的服务基地、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基地、高端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形成我国现代化展示技术与蒙古族文化“融”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

在整合蒙古族文化各类数据资源并分类,建立包括蒙古族文化资源目录体系、蒙古族文化资源统一编码体系、蒙古族文化主题数据库、蒙古族文化大数据治理平台以及基于蒙古族文化大数据的沉浸式虚拟现实可视化展示系统的,内容全面、标准统一的蒙古族文化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技术,为蒙古族文化数据资源合理利用打下基础上,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服务业的跨界融合。

为服务业创新应用提供民族文化资源服务,蒙古族文化大数据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一是蒙古族文化大数据应用与文化演艺相融合。利用全息投影、虚实互动展演、三维成像与智能交互等展演技术,打造出包括蒙古族长调歌曲、马头琴、呼麦、好来宝、蒙古族舞蹈等体现蒙古族草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歌舞演艺,突出全息空中呈像的立体新奇感和纵深空间感。

二是蒙古族文化大数据应用与文化旅游相融合。利用全息投影、交互体验、智能演艺装备等数字展示技术,打造出包括蒙古族婚礼、兴畜节、祭敖包、那达慕、骑马、摔跤、射箭等符合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舞台剧,烘托全息舞台剧的环境氛围和场景效果。

三是蒙古族文化大数据应用与智慧展馆相融合。利用AR、VR、全息投影、三维动画等技术开发,打造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智慧展馆中顶尖蒙古族文化数字展示技术应用;利用数字化展示技术与创意相结合,构建智慧展馆,通过“沉浸”“交互”“增强现实”等各种数字技术的应用,提升体验感,以达到全方位的感知、全方位的互联、全方位的智能应用的效果,全面提升内蒙古地区博物馆和蒙古族文化遗产地的展示能力。

四是蒙古族文化大数据应用与文化教育相融合。利用 AR、全息投影、 Unity3 D+体感等现代数字技术,将蒙古文教材及实验课程等内容,以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表现,形成蒙古族文化历史文化传播和教学类 AR展示 APP软件,增加特有的互动体验,让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手做、用脑想,真正实现多元化教育,构建智慧教育教学环境。

五是蒙古族文化大数据应用与影视媒体相融合。利用3 D建模技术、虚拟实时动作捕捉系统、三维云渲染 RENDER FORM等技术将蒙古族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诗歌、民俗、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以动漫的形式展现,将各类动漫剧梳理归类并建立线上蒙古族优秀文化动漫资源库,为各类影视媒体及互联网平台展示蒙古族文化资源提供素材保障。

六是蒙古族文化大数据应用与互联网双创平台相融合。利用互联网双创平台,建立蒙古族文化资源共享库,建立专业导师团队,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科技数字技术指导;吸引文化创业项目入驻,建设高校实验基地,并提供专业的项目指导,资金支持,带动创业平台建立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蒙古族文化数字技术实验室,为蒙古族文化建设输出人才;建立蒙古族文化数字展示环境,向社会共享展现先进数字展示技术与蒙古族文化优秀创意。通过将研究的关键技术成果及蒙古族文化大数据资源在双创平台进行共享,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总之,世界已经进入由大数据主导的新时代,大数据越来越成为一个带有文化基因的词汇,而蒙古族文化大数据的应用是促进发展、凝聚人心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进行文化创意、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猜你喜欢

蒙古族资源融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融合》
我给资源分分类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