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与柔性管理

2019-12-23张婷婷卡尤迪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柔性人力资源管理

文/张婷婷,卡尤迪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逐渐在众多要素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与之相伴随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基层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对于我国社会来说,基层事业单位能否健康、稳定的运行,关乎着社会治安、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深入,人力资源规划与柔性管理工作开始引入到基层事业单位中,并且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促进基层事业单位完成工作目标。本文总结了当前基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以柔性管理为基准,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可以为基层事业单位不断优化完善提供参考。

1 人力资源与柔性管理

1.1 人力资源在基层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中,基层事业单位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我国基层事业单位而言,其性质多种多样,且吸纳了较多的工作人员,其基层的特点直接决定了它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奋斗在事业单位组织中的第一线。基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基层的事业单位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运行的是否顺利,直接决定了基层事业单位运转的是否得当,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社会甚至国家。因此,在基层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1.2 柔性管理的内涵

柔性管理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与刚性管理不同,它的出发点是人,强调以人为本,即人本管理。在具体工作中,柔性管理通过感化员工的思想,提高员工对工作以及单位的认可度,激发员工的认同感,潜移默化的协调单位目标与员工目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创造能力。柔性管理需要长时间产生效用,但其产生的效果同样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因为柔性管理是从人出发,强调对人内心的认同,这就潜移默化的通过改变工作环境、工作氛围调整员工的心理与个性,使员工与工作单位高度匹配,不断协调员工与单位的目标,使二者趋同,这样就可以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柔性管理还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这就使其可以很好的应对突发事件、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改变,并且,这种管理方式具有人性化的特点,这就充分考虑到了员工的主观性,使其个人以及工作成果得到认可,通过柔性管理,员工可以实现自我满足,并有动力发挥创造性,更好、更高的完成单位的目标。

柔性管理的优势主要在于其能发挥出同事之间的良性竞争,这是人力部门的必须要考虑的方面之一,让员工能够时刻保持着一个积极的态度,时刻保持着进取的精神让其感受到尊重,从而促进员工的发展,这种柔性的管理方式对于员工的管理和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有着合理的分配,这样不仅能够对单位内部能够进行有效的整合还能提高其整体的综合实力以及工作能力,不仅能够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间保持良性竞争力;能够提高单位内各个人员、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工作中,同事能采取积极的工作态度这对于工作的效率会有着成倍的提升,能够更加积极的去面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也可根据周边的环境及时的进行调整方向,使得能够保持着和谐的合作供应关系,这样可以更好的解决工作中的各种矛盾,降低内部矛盾的产生,进而合理的规避内部的风险,使得各项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保障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这样才能使得每一项工作都可以高效进行落实到底,进而保证各项工作都能够有序开展。

2 基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专业性

就管理问题而言,不能用企业管理的模式套用基层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基层事业单位在管理方面有其自己的个性,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不同,工作于基层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是有编制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事业编,这种不同于企业员工的特点导致基层事业单位在工作人员管理上也有一定的限制,不能将已经基本成熟的员工管理系统引入其中,这就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部分缺乏专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职能将越来越重要,这就使人力资源在基层事业单位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此,就要求基层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建立一个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使人力资源最大化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2.2 基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能很好的承担起责任

当前,基层工作单位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工作人员往往要负责多方面的工作,其工作经常跨越部门之间的限制,基层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虽然通过这样得到了减少,降低了人事方面的之处,但是不明确的工作界限、交叉的工作领域为绩效考核制度带来了问题。基于这种现象,就导致交叉工作领域出现“三不管”问题,或者出现推卸责任的问题,这使人力资源在基层事业单位中一片混乱,无法发挥其节能高效的作用。同时,这种现象也使工作人员面对任务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直接影响基层事业单位的活动目标,也会影响其在社会中的形象,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维护好基层事业单位的形象,努力完成工作目标,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重价值。

2.3 缺少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在企业的应用基本已经成熟,但我国基层事业单位的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般来说,业绩考核、工资福利、升职等构成了激励机制的基本单元。就工资而言,基层事业单位的员工工作水平基本固定,只是偶有调整,这就导致工资很难对基层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形成激励。由此就导致从企业发展而来的激励机制不适用基层事业单位,就基层事业单位而言,当前的激励机制过于简单,忽视了对员工工作能力、工作贡献的考核,导致员工之间的差距通过激励机制很难体现出来,就导致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因此,必须完善基层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使员工的表现得以充分体现,调动员工的主动性。

3 运用柔性管理模式解决出现的相应问题

3.1 做好基层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实施柔性管理模式

在基层事业单位中开展柔性管理方式,可以更好的进行人员管理,能够以人为本,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认可度,使基层事业单位的管理与服务都充满人性化的特点,促进基层事业单位的发展。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管理理念要向以人为本不断发展,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形成各种机制互动的态势,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基层事业单位的活动目标可以更好的完成。

3.2 柔性的管理模式的考核与薪酬制度的制定。

原有的基层事业单位运用的是刚性的管理制度,这样很容易浪费大量的资源。运用柔性的管理机制建立明确的分工、目标,这样不仅给予了下级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也能使上级对下级的考核更加明确、具体。在提高下属的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能更好的改善了工作人员对工作不认真的现象。同时也要根据员工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详细的奖励或惩罚。此外,管理者应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工作作风来对员工实施不同的激励办法。不仅要让员工做财富的创造者也要让员工与管理者共同享受发展成果.

3.3 实施柔性的人才开发、培养的方案

对于工作的氛围来说,可以更加轻松更加积极,对于人才来说,对其给予更多的尊重,从而达到人才的培养以及工作的进步。再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一些关于专业以及工作所需的培训,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使得百姓以及各个员工都能够获益。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每个人的工作,使得大家各司其职高速运转,同时还可进一步发掘员工的工作潜力,增加人才的培养,在增加员工学习机会的同时,也意味着增加了员工的竞争机会,这对于员工责任感以及责任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使得他们能够主动去完成工作,主动做好工作。这样可以在改革管理方式的同时,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从而更好地去促进基层事业单位的发展。

基层事业单位的核心部门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一切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深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根据具体的工作实践,不断完善基层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不同,柔性管理模式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其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人,通过对员工内心的安抚与协调,最大化的发挥员工的作用,调动员工的主动性。所以,基层事业单位在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革中,要向柔性管理发展,提高员工的认同感,使其充分投入到工作中,实现个人目标与单位目标的结合,实现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柔性人力资源管理
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在建筑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柔性仓储自动化技术在家居建材行业中的应用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重视社保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柯马智能柔性激光焊接站震撼发布
柔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