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现代金融学理论的缺陷及解决策略

2019-12-23李莎莎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金融学理论体系方差

文/李莎莎,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我国科学技术与知识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金融学理论也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完善与发展,为我国未来的金融学理论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将金融理论与金融市场相结合,能够有效保障金融市场的有效发展,然而通过具体的实践研究发现,现有的金融学理论体系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2 金融学理论研究背景

现阶段我国金融学理论体系依旧处于起步阶段,与西方金融理论研究相比较,存在着实践研究不足、理论应用脱离实际等问题。在我国现有的金融学理论体系当中,行为金融学和标准金融学纯在着明显的分歧。尤其在市场有效性、实效性等问题上,我国部分专家学者对标准金融学能够在任意时刻准确反映具体的金融信息提出质疑,因此标准金融学在社会实践层面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行为金融学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层面上,以金融市场运作规律作为依据,主要探究人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关的理论举措。在理论形成层面,标准金融学利用数学模型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研究,以此建立统一性的理论体系;行为金融学则立足于社会实践角度上,通过理论实践论证金融学理论的可行性,并以此批判标准金融学的不合理。因此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的相互对立是现代金融学理论体系的缺陷。高明晨(2016)指出现代金融学理论的缺陷还表现在对金融市场发展的研究疏漏,忽视了新经济形态下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特征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形态,简而言之,即忽视国际性因素与时代性因素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金融理论的更新性与创新性不足等层面。李高阳(2017)则认为现代金融学理论的缺陷在于实践性与社会结合性不足,金融市场在运用金融学理论发展时,难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金融问题,无法形成相对稳定的金融体系。大部分金融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仅仅局限在特殊性、类别化的金融问题上,而在普遍性、应用性、传统性的理论研究方面则相对不足。

3 现代金融学理论体系的缺陷

3.1 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对立

在金融学研究范畴中,标准金融学主要以数量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期权定价、套利定价、资产定价模型以及市场假说的科学体系。而行为金融学着是将心理学与金融心理学相结合的理论机制,通过借鉴相关的金融研究渠道与方法,探析金融市场与投资者的内在联系。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深入,诸多的理论缺陷日渐突出。其中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的对立问题最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的有效与否。在理论应用层面上,标准金融学能够通过形式简单的数学模型,解决金融市场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得到金融学者及专家的普遍认可。而行为金融学则通过延伸标准金融学的理论范畴,分析并探索标准金融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依据,借助数据论证,推翻了标准金融学不合理的理论假说。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原有问题进行了深入性的解释。譬如,在股票价格问题层面上,我国股票价格波动的情况比较混乱,难以对股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然而行为金融学却能够有效解决此类问题,譬如对投资者不肯抛掉亏损的股票问题,行为金融学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投资者的股票决策机制,进而以赌徒心理理论规避此类问题的发生。

3.2 我国金融学理论的缺陷与疏漏

在新经济形态下,我国原有的金融学理论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下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无法将金融学理论融入到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当中。因此为全面推进现代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实现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目标。现代金融学理论应运而生,然而由于理论研究时限短、对现代金融发展体系研究不够深入,导致我国现代金融学体系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漏洞。从金融学理论实践角度分析,现代金融学的缺陷与疏漏主要表现在市场周期不合理、经济形势混乱、无序管理以及问题解决方式的相对局限等。我国金融市场是具备较强交易条件与数据收集成本的资本市场体系,假若难以满足金融市场交易需求,将难以证明金融市场中异像与证据的同时存在。行为金融学理论是以金融投资者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为出发点的,所阐述的是自然真实的金融现状;而标准金融学者阐述的是理想与假想的状态,二者描绘的市场状态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因此标准金融学难以解释现有的金融市场问题与现状,所体现的是金融投资者投资行为中的有限套利与非理性。

4 应对金融学理论缺陷的策略及路径

4.1 构建有限周期理论

针对行为金融学理论与标准金融学理论的对立问题,可用金融周期理论来解释二者间所存在的差异与分歧。从理论角度来讲,有效周期主要指金融市场合理运作的时间周期,能够促使股票价格呈现出相关的金融发展信息。而有限周期并非具体的时间点,是在有限时间内通过金融调解手段,使金融市场不断趋向与正常轨迹的理论体系。我国现代金融学包括平均理性与均值有效、长期理性与长期有效等特征,通常来讲平均价格较为理性,也可以认为理性的几率较大。其中金融学理论中的长期有效具体指在相对长的市场调节周期内,将无效的金融市场或不合理的金融投资行为矫正过来。以此实现预期的效果与目的。不仅可以有效纠正无效的金融时点问题,更能实现金融市场构建有效周期的目标。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外金融因素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越加严重,对此,我国金融血症普遍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对现有的金融运作体系进行调整,以致金融周期出现波动。因此在现有金融理论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我国需要通过修改均衡理论的前提假设,确立金融因素在金融市场有限周期中的作用,以全新的姿态探析金融周期的传导机制与生成因素,进而构建全新的有限周期理论。

4.2 明确周期实证路径

现阶段,可以借助相关途径缓解现代金融学理论中的缺陷问题,譬如,分析金融市场的实证路径。从理论层面上来讲,我国金融市场的均值回归与有效周期是密不可分、相互制约的,两者相辅相成。然而为有效修正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周期反应不足或过多都不行,因为在金融理论研究中,相关学者会通过采用均值回归作为现代金融理论支持。采用回归数量开展实证研究与探讨活动,利用均值回归理论检验证券指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现阶段,国外金融学家对均值回归理论开展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并通过采用方差比例与模式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进而验证方差比例在金融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论证金融市场的准确性与有效性。美国金融学家De Bondt根据多年的研究经验,以在金融市场上市的股票作为样本信息,依据累计的收益率进行投资排序。建立了输家组合和赢家组合,而根据比较输家与赢家的收益率变化情况,可发现输家的收益率要明显比赢家的收益率高出7%。这表明金融市场的股票收益存在着显著的均值回归。德国金融学家Dimitrios检验了6各国家地区的金融市场,认为其中存在大量的均值回归的现象。意大利金融学家Gilliland采用对20个股票市场的交易数据进行探究,发现股票市场存在着显著的均值回归的特征。

4.3 确立理论研究方法

近年来,国外金融理论界对均值回归理论已有诸多的研究,总体来讲,主要有模型分析法与方差比例检验反。其中模型分析法是金融学理论研究均值回归的分析方法,并不在本文的理论研究范畴内。而方差比例法在国外金融实证研究领域中运用较为广泛。能够根据金融市场的金融因素做出相应的调节。加拿大学者Andrew在1 988年率先提出方差比例法,它强调方差比例法在检验游走假设的过程中要比模型法准确有效,其主要检验原理是:假如股票价格满足随机游走要求,则K期的金融收益方差是投资者单期收益的k倍。而在考虑两期的组合收益Qt(2)=Qt+Qt-1的方差比,多于单期Qt的方差,此外,在排除平稳性的情况下,对金融收益的周期序列并不作其它假设,由此得出的方差比为VQ(2),其运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p(1)代表收益Qt的相关系数。而对于平稳序列,统计量VQ(2)的取值为2倍相关系数+1。需要注意的是,当所有相关系数为0时,能够得出VQ(2)=1。其中如果VQ(2)大于1,则为正的自相关,若为负则存在负的自相关。

5 结语

现阶段金融市场周期理论在应对行为金融与市场假说的对立上有显著的进展,对发展与丰富我国金融学理论是一次伟大的尝试甚至有益的探索。进而为解决我国金融学理论缺陷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切实地为金融学理论与金融市场相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金融学理论体系方差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概率与统计(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金融学的“宏微观裂痕”与制度金融学研究
An Analysis on Internet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China
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前沿发展
方差生活秀
论我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揭秘平均数和方差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