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采购成本的控制

2019-12-22刘婷婷中国人民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总成本管理制度供应商

文/刘婷婷,中国人民大学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而各大汽车制造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采用精细化的管理,做好成本的控制,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市场份额,获得经济效益。在实际生活中,汽车制造产业是一个对配套要求较高的行业,大部分零部件都需要配套企业提供,最后由汽车制造企业将这些零部件进行总装,这样才能完成汽车的制造。因此,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在汽车制造成本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只有严格控制零部件采购的成本,才能减少成本的消耗,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汽车企业的稳定运行和良好发展。

2 汽车制造企业控制零部件采购成本的重要意义分析

汽车制造是一项高投入、长链条的发展产业,相关零部件种类繁多且数量众多,为了提高制造的效率,很多零部件都是由专门的配套企业提供的,因此,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中,零部件采购成本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笔者通过调研2018年我国几大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采购成本与单台车总成本,发现二者的比例最低一家为70%,而最高的一家则达到了80%,由此可见,合理控制汽车零部件采购成本对于汽车制造企业单车制造总成本的重要价值,只有科学的控制汽车零部件的采购成本,不断降低其采购的成本,降低生产制造的总成本,从而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其健康、持续地发展。

3 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采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 采购管理制度较为滞后

汽车制造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很合理的采购管理制度逐渐变得落后,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使得相关企业的采购管理制度实施效率不断下降,不仅增加了采购人员的工作负担,影响到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影响到了采购工作的质量,降低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从而影响到了企业运行的稳定性。

3.2 采购人员的采购理念不科学

采购人员是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采购的主力军,也是影响到该企业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各大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采购理念较为滞后,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观察市场的价格波动,仍然采用传统的采购模式,导致企业的采购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影响到汽车制造的总成本,进而影响到了该企业运行的效率。

3.3 配套商关系管理缺乏科学性

在汽车制造产业中,汽车制造企业必须科学地管理与配套商之间的关系,重视每一个配套商,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双方之间的关系,从而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加强产品的质量控制。但当前我国很多汽车制造企业往往比较重视大型供应商,往往忽略了规模较小的供应商,没有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关系管理,这就严重挫伤了供应额较少的配套商的积极性,增加企业零部件采购的困难。

3.4 突发性采购成本与运输成本较高

一般情况下,汽车制造企业为了生产的连续性,会储备一定的零部件安全库存,但是储备太多又会增加库存成本。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零库存管理模式,以降低库存成本,缓解现金流压力,但是同时带来的则是大大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汽车零部件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因此供应商数量很多。在实际运营中,企业采购人员协调所有供应商按时按量按质的供货是很困难的,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供应问题。由于供应商未能及时配送或其他原因造成零部件不能及时供应,企业往往会进行突发性采购来解决供应问题,导致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过高,从而增加了制造总成本。

4 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采购成本有效的控制措施

当前,在汽车制造领域,国内外的竞争愈发激烈,而且,我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在技术和产品质量上较国外发达国家要差一些,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赢得生存和发展,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必须在保证制造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汽车的制造成本,利用质量和价格优势赢得市场。而零部件采购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据了极大的部分,要想降低总成本,就必须控制零部件采购成本。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制定科学的采购管理制度

汽车制造企业要想在零部件的采购中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就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科学制定采购管理制度。笔者在前文已有所论述,当前国内部分汽车制造企业制定的零部件采购管理制度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脉搏,不仅增加了采购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他们采购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到了采购工作的质量。因此,相关汽车制造企业必须召集采购人员,集合他们采购的经验,同时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群策群力,制定出科学的采购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物资的标准化,缩短相应零部件采购的周期,确保采购工作顺利地开展。

由于汽车在制造的过程中应用的零部件较多,比较繁杂,其中很多的零部件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为了保证更好地控制零部件的采购成本,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采购管理制度,时刻关注市场价格的波动,然后结合企业实际的需求,合理进行采购。此外,还要加强采购的内控与监督。定期轮换采购人员的采购品种,并针对不同的采购环节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有效防范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徇私舞弊行为,有效控制相关零部件采购的成本。

4.2 优化采购人员成本控制的理念

制定了科学的采购管理制度以后,汽车制造企业还必须优化采购人员的成本控制理念。对于汽车制造企业而言,零部件采购人员的成本控制理念对于采购成本的控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要想优化他们的成本控制理念,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然后再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保证本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利用相应的资源,更科学、更合理地进行零部件的采购,从而有效控制零部件的采购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市场价格随着供需的变化不断发生着波动,汽车企业的技术人员应根据这种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合理地构建采购的模型,提供给采购人员,使他们能够利用这种模型,更好地进行零部件的采购。此外,采购人员还可以根据采购模型,针对零部件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不断优化成本的控制方案,真正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促进汽车制造企业更健康地发展。

4.3 科学管理配套商的关系

笔者在前文指出配套商关系管理不科学是影响企业零部件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汽车制造企业还必须科学管理配套商的关系,从而有效降低总的制造成本,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在实际的管理中,采购部门应科学地对配套供应商进行合理的分类,然后采用科学的策略,进行有效的管理。例如,对于供应数额较大的配套商,采购部门应将其设置为重点管理的对象,定期与其进行交流沟通,根据市场价格的波动,进行采购价格的调整,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的成本,并有效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对于供应数额较少的配套商,采购部门也要加强与他们的联系,重视彼此关系的管理。

此外,汽车制造企业的零部件采购部门还要制定出合理的配套商准入机制和评价体系,根据企业自身的采购需求,对相关的零部件配套商从企业的规模、知名度、信誉、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交货能力和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更合理地选择配套商进行零部件的供应,以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和成本,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4 多途径合理地控制采购的成本

在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的采购过程中,发动机、变速箱和前后桥是十分关键的零部件,在采购成本中占据较大的份额,其余的小部件成本占比比较小。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不同,采用多途径合理地控制采购的成本。对于大部件的采购,采购部门可以采用集中采购的策略,以数量或金额形成优势,从而有效降低采购的成本。同时,汽车制造企业采购部门还要严格控制突发性采购事件的出现。为此,企业必须科学规划采购计划,并严把采购产品的质量关,最大限度上降低临时的采购计划。对于因客户特殊需求或配套链条内因不可抗力导致的供货不及时问题,相关企业的采购部门应提前制定应对策略,如制定紧急采购流程、提前选择好备用供应商等,一旦出现紧急采购需求,则可以迅速按流程从备用供应商处采购,缩短采购时间,最大限度降低紧急采购成本。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采购成本占据总成本较大的比重,汽车制造企业只有有效控制零部件的采购成本,才能降低生产总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文就分析了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采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希望能对相关企业的零部件采购成本控制提供参考,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总成本管理制度供应商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020年中国棉花种植成本调查
供应商和客户是否可以抑制企业在职消费?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备件供应商选择
数据驱动下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在TBM隧洞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煤化工生产企业成本管控的思考
盘点 政治篇:有繁有简,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