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之“世界梦”

2019-12-22张宏娜北京服装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外交共同体和平

文/张宏娜,北京服装学院

“中国梦”和构建“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的两大梦想,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成就,有效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外在表现,也是中国逐渐走向世界强国的政策表达,依托于马克思思想和现代化世界形势,形成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立意高远,创新21世纪国际关系发展的新路径,形成极强的时代先进性。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之“世界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分析

人类特指可以使用语言、技术、工具的复杂化社会组织,是一种通过构建团队和机构的方式协调合作而达成目标的生物;命运所代表的是万事万物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而人类命运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客观呈现;共同体的定义十分宽广,不仅是人的几何,也是由各个成员个体根据地域、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形成各个层次与属性的共同体。对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找到一种可以绵延千秋的人类共同发展布局和规划,这一共同发展除了可以满足国民需要,还可以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在十九大会议中,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到外交思想中,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包容、美丽的世界。

1.1 社会主义属性

站在社会主义的角度上看,命运共同体属于一种意识形态,预示着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人类社会生产力逐渐提高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演变成具体化现象,各国间构建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共同体,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纳入到联合国决议中,并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满足各国共同利益的诉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逐渐理解与接受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通过思想的转变可以过渡成实际行动。

1.2 民族情怀属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出我国民族情怀的包容与共享,放眼于国际视角,可以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担当、自信和追求。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打造伙伴关系的决心不会改变”,这“四不变”正显示出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的决心和承诺,表达出中国和全世界共享发展成果、发展经验,通过包容与平等的思想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秩序观。

1.3 中国梦属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础,为了解决国内和国际上的生产问题、供需问题以及市场问题而提出,对国内发展和国际发展进行统筹规划,这都和“中国梦”息息相关。对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服务于中国梦和促进世界发展的一种思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 ,要树立全球共同体意识,考虑到世界人民接受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方法,并秉持着包容和平等的态度看待问题,寻求中国和世界思想的“融通点”,找到不同民族、国家和区域间的精神共同点。

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进程

和平和担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特比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在反法西斯世界上承担了巨大的牺牲,而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第三世界国家开展大规模经济援助;在改革开放以来,注重自身经济的发展,并对第三是世界国家开展经济援助,免除债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作出显著的成绩。其实践进程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建设新型大国关系,促进中美、中俄等大国合作,进而为世界稳定和平与人类共同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早在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美和美国总统会面,会谈中确立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

第二,构建互利互惠的周边邻国友好关系,共同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在2013年10月的邻国外交座谈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确立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进一步落实了命运共同体意识 ,也让周边国家逐渐理解并支持这一方针。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开展实施了亚太经合组织和亚信机制,落实中国周边外交的思想和方针,大大促进了周边国家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构建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形成命运共同体,在各国领导人会面中,习近平提出发展双方良好合作关系的愿景,并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会议上,明确基于改善民生的视角下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发展,并制定一系列援助合作举措。

第四,改善国际秩序,促进亚投行的建设,协助各个成员国家进行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并于2016年1月正式成立亚投行,设立理事会与董事会,参与的成员国已发展到57个。

第五,以促进人类持续发展为目标 ,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基于这一视角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涵盖了生命共同体,这是一切物质的基础条件,具体可表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协议与行动,并在中美会谈中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规划中美国家2020年后的行动方向和任务目标。

3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下中国之“世界梦”的实现

3.1 确立以习近平外交理论为核心的实践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多一份平和,多一份合作,变对抗为合作,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期盼,这不仅是中国的世界观你,也是中国的“世界梦”。在党的八大会议到十九大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站在大视野、观大势的角度上进行“谋事”,否定了“国强必霸”的外交理论,积极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思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并指出四项发展原则:一是各国间平等相待、互为尊重的原则;二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三是合作综合、可持续安全原则;四是不同文明兼容交流、相互借鉴的原则。无论是双边命运共同体、地区命运共同体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潮流的视角看待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明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规划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路径。

3.2 中国梦和世界梦的融合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下,为了实实现中国“世界梦”,要将中国梦和世界梦进行融合,建立以合作共同为基础的新型国际关系,具体措施如下所示:第一,以和平为前提。的和平作为世界梦和中国梦融合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国世界梦的前提,在面临各国间的摩擦中,要秉持和平尊重的态度解决国际争端问题,宣传和倡导安全、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安全观。第二,以发展为保障。经济是中国梦和世界梦融合实现的基本保障,若无经济发展,所有梦想都成为空想,这就需要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各国间通过加强合作的方式共谋发展。第三,以合作为途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合作是各国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大势所趋,通过各国间相互合作的方式,促进中国梦和世界梦的融合。

3.3 形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从本质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极大的丰富和优化了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早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明确中国要秉持着合作、和平、共赢的发展方针,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以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明确指出中国将坚定和平发展道路,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基础外交方式,落实互利共赢的发展路线。在中国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的和平发展路线,明确底线,树立新形势下的大局观,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内大势。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下,中国的外交理论思想和外交实践还需进一步创新,凸显中国外交特色,以不冲突、不对抗、尊重合作为外交原则,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广结善缘,构建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解决各国间的争端,解决分歧,构建和大国额、邻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友好新型关系,进而促进人类共同命运体的建设。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世界梦”的实践道路上,要放眼于国际视角,确立以习近平外交理论为核心的实践道路,促进中国梦和世界梦的融合,形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而实现人类共同命运体的建设。

猜你喜欢

外交共同体和平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博弈·和平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期盼和平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