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批判性阅读教学“读中”活动设计原则

2019-12-20姚琦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3期
关键词:批判性阅读批判性思维

【摘要】批判性思维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元素。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批判性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重点在“读中”阶段。教师应积极探索“读中”教学活动设计原则,设计出具有实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批判性阅读 “读中”;活动设计原则

【作者简介】姚琦,湛江一中培才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品质培养的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ZQJK5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一、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The Delphi Research把批判性思维定义为: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具体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和推断,并对这些判断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该研究还提出,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诠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自我调节。

人们依据逻辑和判断力来评估既已发生的思维(无论是你自己的还是他人的)的时候,就是在进行批判性思维。它的用途在于,运用这种思维去认知别人,认知世界;始终抱持着寻求真相的态度和求知欲,根据已有信息,思考和分析他人的观点是否可信;捍卫、评价并修正自己的观点,帮助自己做出合适的选择。

二、“读中”含义与功能

如今阅读教学多数采用PWP模式(三段式教学模式),将阅读教学分为pre-reading(读前),while-reading(读中)和post-reading(读后)。

读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各种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是通过读中阶段的教学完成的。“读中”是教学的主体环节,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得到充分的开展。探索有效的“读中”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学习分析文章的结构与逻辑关系,通过推理判断能力甄别信息并挖掘文本的主要事实和观点,令他们做到“从知识到领会,从分析到评价”。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读中阶段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分析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对批判性阅读教学仍存在不足。从英语教师角度来看,他们不够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未做到彻底转换,较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处理文本的过程中往往迫切讲解词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文本和独立思考的机会。第二,教师较少使用前沿的教学方式作为指导,阅读教学活动比较单一,单纯讲解文本大大削弱学生阅读和思考的积极性。第三,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缺乏理解,对文本缺乏深入探究。这样会造成两种影响:第一方面,教师较容易忽略文本的文化背景或隐含意义的理解和传授;第二方面,教师无法提出高质量的、能引起学生深刻思考的问题,较少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观点提出合理的质疑,更难以给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固化的教学环境造成他们被动接受教师的结论,不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由于学生长期被动获取信息,直接导致他们形成较强的思维定势。批判性思维与思维定势是相对立的。学生如果没有突破思维定势,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积极主动地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或者立场观点,就无法做到有效质疑和批判。当然,影响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的因素还有许多,例如学生个体背景差异导致的认知偏差;学生在初中阶段容易存在从众心理导致他们對信息的真伪缺乏判断;有的学生担心回答错误受到教师批评;还有的学生认为提出质疑就是挑战教师的权威等等。

四、“读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1. 准确定位“读中”师生关系,在活动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师在设计“读中”活动前应充分考虑活动中师生关系,只有明确师生间的角色分工,才能高效地达成活动目的。

“读中”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对信息的分析推理能力。学生只有在活动中自主地感知并理解信息,才能达到自身的吸收和消化,再结合自己的理解,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组织、管理、促进、评价和指导等角色。教师在活动中不该过多干涉学生或者代替学生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应充当一名组织者,协调管理学生有序地进行活动,鼓励学生从文本中发现问题和剖析问题,及时给予启发性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后就活动成果进行到位的评价。

2. 教学活动设计应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思维技能。初中学生应具备以下批判性阅读思维技能:

(1)能够在具体语境中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2)全面收集和了解信息,保证信息的多元化;

(3)判断文本信息是否恰当,下判断要有理据;

(4)区别事实和观点,具备判断信息可靠性的初步能力;

(5)独立分析文本信息,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6)识别论证的逻辑错误,多角度辨别观点背后的假设、作者的立场与思考角度;

(7)敢于质疑并懂得妥善地处理质疑;

(8)思考并寻求不同观点,能够用数据论证它们的优劣性;

(9)综合评价多元信息,运用所得结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读中”教学活动需围绕以上技能展开,每一项“读中”活动针对培养学生的一到两项批判性阅读思维技能,做到“读中”活动有目的地进行,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

3. 单边化活动与多边化活动互相结合,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火花。单边化活动指在活动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这种活动的优点在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引领,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较有效地提高阅读活动的质量。这种活动的缺点在于:若学生长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阅读,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会令他们不爱动脑筋,造成思维缺乏开发,降低了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多边化活动指的是多边的互动,包括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读中”活动离不开学生与文本交流,学生通过思考后理解文意和总结观点,方为有效活动。而学生之间的合作能更好地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在课堂上与同伴共同参与阅读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能消除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恐惧感。这种活动的缺点在于:学生的认知不够成熟,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不合理性;学生之间交流更有思维碰撞的火花,但可能会导致激烈争论,影响活动进程。

因此,“读中”活动应做到单边化活动与多边化活动相结合,多边化活动为主,单边化活动为辅。学生在多边化活动中更易激发批判性思维的火花,同伴之间产生的思维碰撞提高他们参与活动和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在活动中适当地指点和补充,进一步拓展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在师生和生生地思维碰撞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语言和文化现象,分析和评价语篇所承载的观点、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建构、辨识、评价、创新等,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巧设批判性问题,激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领军人物Facione说过:“我们往往是因为提出了正确的问题而最大限度地运用了批判性思维。”“读中”活动与解决问题密切相关,教师需要根据文本设计出批判性问题,多角度启发学生,激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1)利用批判性问题促进文本的系统解读。个别教师把阅读材料分解成孤立的信息或者单纯地把阅读活动等同于解答考试阅读理解,从而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系统理解。

理解文本信息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要求:1)理解阅读材料的主旨大意及其细节;2)理解句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3)理解阅读材料的具体事实材料中的一些抽象概念;4)理解阅读材料的字面意思及其深层含义,如作者的写作目的或态度等。

多数“读中”活动能较好地做到前三个方面,要有效做到最后一个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效的批判性问题。这些批判性问题,实质上就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态度的关键问题。学生主动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就是分析和理解文本深层含义的过程。通过批判性提问,学生有积极的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自然更有思考和交流的动力。

(2)利用批判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信息或显性或隐性地融入语言学习素材之中,需要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去识别、挖掘和探究。挖掘文化内涵的批判性问题属于较高层次的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整理(此为批判性分析过程),在理解文本深层含义的基础上,综合个人见解,作出新的评价(此为批判性评价过程)。

进行批判性分析和批判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这种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中,学生学会思考篇章布局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在此过程中,学生经过深入思考,有可能从文本中挖掘出具有思维价值的新的“争论点”,不仅促使学生自身与文本产生观点的碰撞,还为“读后”活动做准备。设计批判性问题多由教师完成,但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针对新的“争论点”提出问题,在学生提炼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用自己的思维与文本产生互动,再通过讨论,分析和查证等方法,辩证地看待文本的思想观念,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大有裨益。

(3)设计批判性问题的注意事项。学生通过回答批判性问题来培养批判性思维,他们思考的前提是已有的知识和文本的信息,结合这两个要素,再经过加工、综合,才能得出最终的思维产物。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源于他们学过的知识,他们的年龄、所处环境(家庭、社会、文化、政治)也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水平。此外,学生自身的能力,如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思维能力自然也不同。

因此,设计批判性问题应注意:1)符合学生相应学段的认知水平;2)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3)尊重个体差异,针对性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4)预期达到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五、结语

在英语阅读课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读中”教学活动是重中之重。“读中”是“从知识到领会,从分析到评价”的过程,教师应围绕“读中”教学活动设计原则,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多角度开发他们的思维,训练他们的诠释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推理能力,解释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批判性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则航.英语阅读教学与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92.

[2]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理查德.帕克.批判性思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12.

[3]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72.

[4]王世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探究[J].学周刊,2019,18:122.

[5]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85.

[6]周丽萍.寻找创新性提问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高中英语新课标观照下的初中英语閱读教学探究[J].2019,3:37-40.

[7]梅学芳.以创新提问为支架培养批判性思维[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7):14-17.

[8]朱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22.

猜你喜欢

批判性阅读批判性思维
培养批判思维 彰显核心素养
对比阅读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批判性阅读:文本的另类解读
批判性阅读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论批判性思维提升英语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