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生物安全》设为农科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议与措施

2019-12-20刘琦李克梅王丽丽麦合木提江·米吉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生物安全教学设计

刘琦 李克梅 王丽丽 麦合木提江·米吉提

摘 要 生物安全已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许多农科类高校仅针对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开设了《生物安全》课程,但考虑“生物安全”问题已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故本文建议将这门课程设为农科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这将有利于农科类高校各专业学子对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有助于生物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有益于消除公众对生物安全的偏见和疑虑,并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本文通过分解及优化课程的教学设计,从教材选择、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评价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优化整理,使农科类高校学生能够普遍接受并更好的认识生物安全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好地掌握生物安全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生物安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国际和国家关于生物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就此提供一些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生物安全 教学设计 农科类高校 通识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进入21世纪后,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生物工程可服务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为提高人类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产生的生物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十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七次提到生物安全中的热点词汇“转基因”,从加强标识管理,到加大科研力度、培育新品种、研发新技术、科学普及、加强监管至慎重推广,国家从政策层面在不断鼓励研发,在生物技术方面不能技不如人、落后于人。现代的生物安全,已不仅是一项科学技术,它已经与政治经济、社会科学、健康伦理甚至国防安全交织在一起,事关农业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人类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新问题。农业高校开设《生物安全》通识课程,不仅能够体现农科类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特色和需求,还能提高农科学子自身对生物安全的认知度,进而辐射家庭、社会对生物安全的认知度,而有助于消除公众对生物安全的疑虑和偏见,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农业生物安全科普的决策,是科普宣传消除偏见的首选阵地和对象。故强烈建议将《生物安全》设为农科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

本文从教材选择、转变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改革方面分解优化《生物安全》课程教学设计,为通识教育课程的转变措施提供参考。

1教材选择

教材的内容与选择应与时俱进,随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和更新,增加前沿技术动态和实际生物安全事件、热点问题作为教学案例。目前,各大高校应用的有关教材共有6个版本。其中,刘谦、朱鑫泉主编2001年出版的《生物安全》是最早应用于本科教学的参考书,沿用至今,部分章节内容已略显陈旧;薛达元主编的《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管理》与张树珍主编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教材针对转基因生物安全内容较详细,但缺乏其他生物安全相关内容;王永飞等编著的《转基因植物及其应用》只针对转基因植物内容,缺少对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动物和其他生物安全相关内容的介绍;曾北危编著的《转基因生物安全》内容详实深奥,不太适宜大学本科通识教育教学之需。对于生物安全的通识教育通用教材仍相对匮乏,本文综合比较几本专著后,选择了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马占鸿主编的《农业生物安全概论》用书,全书共分为十四个章节,内容包含生物技术概况及发展趋势、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与发展、转基因生物及安全性、转基因生物技术、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转基因作物潜在的生态风险、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问题、转基因生物的有关法律法规、外来有害生物及其危害、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外来有害生物的管理、我国外来有害生物现状与对策、生物安全与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国际生物安全立法的进展及焦点问题、国际生物安全协议等十几个方面,虽标为研究生用书,但内容涉及相对较全面,知识点浅显易懂,适合作为通识教育的参考用书,唯一不足就是此版本出版距今也已有十年,新的生物技术的更新和实时热点的相对缺乏。

2转变教学目标

既然考虑将《生物安全》设为农科类通识教育课程,那么教学目标也应相应做出调整。原来作为专业选修课,着重为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从事动植物检验检疫、转基因生物、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等工作打下基础,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安全基本理论知识,方法技术前沿动态,了解生物安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国际和国家关于生物安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并运用于生产实践管理,为成为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的技术人员而服务;而转变为通识教育课程后,可为农科类高校学子普及生物安全知识,向社会辐射科普宣传打下基础,主要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国家政策实施有力推进而服务。

3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探索

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量引用经典案例,引用图片、文献、动画、科普视频等培养大学生主动涉猎生物安全知识、关注生物安全相关时事热点的意识,引导学生客观对待生物安全,客观对待转基因产品,进而广泛宣传,正确引导公众,有利于为我国生物安全的发展,特别是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填鸭式教学,课堂师生教与学无互动,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由此造成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再加上课程学时不断压缩,科学技术又飞速发展,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熟悉课程架构,掌握核心内容,产生学习兴趣,对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实时热点的更新、科学前沿动态的跟踪提出了更多更广的要求。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采用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的讲授教学与网络的在線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和有兴趣。课堂教授,主要集中课程基本知识点、技术方法的讲解,效率高、效果好,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网络的在线教学,主要可以利用一些精品课程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资源,比如浙江大学叶恭银教授主讲的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共享资源课《生物入侵和生物安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转基因技术:安全、应用与管理》,也可以通过一些学习平台录制简单的课程视频、材料供学生学习,当然要符合混合式教学的设计,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过程有评估;

(2)丰富教学资源。传统的教学资源就只有课本,而课本的更新无法与时俱进,所以需要教师实时更新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态:经典案例、科技前沿动态、实时热点、视频资料、文字资料、动画资料等等。现在的本科教学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融合新的教学资源,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比如,在介绍转基因的章节,可以给学生播放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制作的1分钟动画短片“你了解转基因吗?”,介绍转基因食品时可播放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制作的6分钟动画短片“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同样安全”;在多媒体课件中也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是知识点更易被学生理解和记忆,在讲授常规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的区别时,引入基因片段的动画区分大量基因和精确特定基因转移的区别;在讲授“生物入侵”知识点时,可结合“秘境追踪”之“外来生物入侵”的视频;还有TED视频,比如介绍DNA的双螺旋结构时播放“James Watson我们是如何发现DNA的”视频,还有“Keolu Fox人类基因研究需要更多样化”“Mark Bittman 我们的食物到底怎么了”等等与课程相关的科普讲座视频,国内相关的科普视频有我是科学家20180829期上海交通大学崔凯“公众为什么质疑转基因?”;央視七套《农广天地》20150726推出的科教宣传片《转基因技术》等等;文字资料包括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出版的《你了解我吗?——农业转基因生物知识连环画册》、相关书籍、行业准则、国家标准等等;那经典案例、科技前沿动态和实时热点需要教师实时关注网络信息、报道、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累积。

(3)丰富教学形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教授式教学,我们还可以采用提问互动式教学,教师提问,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引发新思考;学生提问,可以巩固知识点,扩大知识面,学会如何思考与分析问题。还可以采用辩论赛式教学,老师提出辩题,比如“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学生分组,通过校图书馆、网络等进行文献检索,实例查找,提出论点和论据,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结合作能力。还可以采取小组汇报教学,老师提出一些热点新闻,各小组从热点问题中分析梳理相关与课程有关的知识点,并提出小组的意见与建议,帮助学生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出现相关失实报道或谣言时要如何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别。

4教学效果及评价

建立多元评价渠道及考核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课程论文、课后心得、小组PPT汇报、辩论赛、线上课程完成情况、课堂互动、平时成绩等多方面考量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既提高了教学效果,缓解了学生的考试压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安全知识的兴趣。

5结语

生物安全在提供科学决策、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回答公众质疑、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生物安全》设为农科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首当其冲在农科类高校中推广和学习,是农业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是消除公众偏见疑虑、知识科普和宣传最坚实有力的承担者和宣传员。同时,教师应持续改善课程设计,丰富教学资源,争取持续推动《生物安全》课程的通识化和科普化。

基金项目:新疆农业大学2018年校级教研教改项目基金。

参考文献

[1] 曹红丽.生物技术发展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02):6- 13.

[2] 戴小枫,吴孔明,万方浩等.中国农业生物安全的科学问题与任务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06):1691-1699.

[3] 宋雯雯,曹家祥.高等院校开设“转基因生物安全”通识课程的必要性和教学策略[J].农产品加工,2015(22):75-76+81.

[4] 郑义.生物工程专业开设《生物安全》课程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1045-21046+21049.

[5] 黄衍章,陈莉,葛永竹,李淼.农林院校《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03):286-287+319.

[6] 邓汉卿.新形势下高校生物教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5(31):126+128.

[7] 李浪.高校课堂教学现状与教学效果提高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06):132-134.

[8] 刘谦,朱鑫泉.生物安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1- 41.

[9] 卢华安.互动式教学与问题意识培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10] 申玉玲.探究式和讲授式教学在化学课中有效整合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生物安全教学设计
德尔菲法构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生物安全快速评价指标的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规模化猪场综合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