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课堂追寻“诗意人生”
——如何充分利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品析诗歌

2019-12-20赵甜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品析古诗词诗歌

◎赵甜

近年来语文教学伴随着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的流行,我开始重新审视教学工作。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带着极为显著的人文色彩。我认为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的是诗歌的内蕴和深意,让学生走进诗歌深处获取体会和感受。本文主要利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知人论世》是孟子的名篇,其中呼吁人们在阅读文学书籍时一定要了解作者的思想与生活经历。此方法应用在诗歌品析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云在天空水在瓶:当前初中学生古诗词品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较为陈旧

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处在一个发展中的阶段,目前大多数的课程都采取保守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新时期的教学来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这种套用的教学模式对于古诗词鉴赏教学来说并不是十分的匹配,缺乏创新性;学生无法更好地体会到古诗词鉴赏学习的乐趣所在,使得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陈旧的模式跟不上教育发展的脚步,无法满足于时代的需求。学生学习不到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精髓所在,也就无法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说,要想让古诗词鉴赏教学发挥出更大的效果,就一定要对于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学科特点就属于稍微有些枯燥的课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安静地上课和练习都很难做到,更何况是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吸引力的古诗词了。现阶段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内容上面还是较为单一化,学生在课程上面找不到兴趣点,很容易出现精神涣散的课堂表现,学生的情绪和思维难以凝聚,就会导致课堂节奏紊乱、效率低下。另外单一化的内容也不利于学生的多向化发展,在现代教学中强调的是无论何种课程的教学都要兼顾各项能力培养的任务目标。

二、深入,成就深度:充分利用知人论世方法品鉴古诗歌的有效策略

在日常的诗歌教学中,我利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品鉴古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

(一)知人论世,提升学生诗歌品析兴趣

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文化遗产,它是现代文化发展借鉴和沿袭的中心,这个发展永远不会停止,因此,我们要学好古诗歌,不能因为它的高冷而摒其弃之。有了这些资源,不仅对学生有益,教师讲课的乐趣也是不断增加的,例如将音乐、影视作品等渗透、带入,学生将更容易理解。

美国著名文学家马尔科姆·考利斯说过:“文学鉴赏是开着许多窗户的一幢房子。”要学习文学品鉴古代诗歌,方法很重要,如果不知道这个窗户该怎样开,那就没有了意义。我们知人论世与古诗歌的结合为初中学生指明了其中的一扇窗,教会了开窗的方法,为品鉴古诗歌铺好了道路,为鉴赏流行音乐做了准备。

很多初中学生对古诗歌提不起兴趣,认为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例如,在品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歌时,可以播放多媒体诗歌音乐和动画,从中了解王昌龄的身世背景,了解作者写这首诗歌时的心情、情绪等。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了他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这样的氛围、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应该会喜欢。

(二)知人论世,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古诗词鉴赏教学基本是一种静态化的课程,加入游戏的情境,能够更好地调动起课堂的气氛,让学习的氛围更加浓厚,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游戏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在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在进行练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以竞赛的形式来进行小组对抗,让每组的学生以接力的形式来完成诗歌的朗读,每一个人负责一句话或一个段落。在游戏中,在胜负欲的驱动之下,学生会对于每一个句子都进行认真研读,在读的过程中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品读诗歌的精髓。

还可以利用情境的代入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古诗词鉴赏课程起源于中国的古代,将古代情境融入到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古诗词鉴赏学习中更好地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鉴赏课程的文化底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进行一下装扮,模拟古代书院的场景来给学生进行授课,学生在进行古诗词鉴赏学习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古代的文化、古代人的学习方式,以及古代人对于古诗词的一种独特的情怀,让学生更加热爱这项伟大的艺术。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将学生代入到诗歌创作的背景环境中,通过对环境的接触,能够更加深切地让学生体会到诗歌是孕育在一个怎样的环境当中的,让学生理解到诗歌的创作背景对于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性。比如学习《观沧海》时,我引导学生体会这首作品的意境——“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海水多么宽阔好当,山鸟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引导学生认识这位诗人,这位诗人首先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名军事家,他一度想要统一天下秩序、重建山河规范,他甚至因此用尽手段、用尽心机,他无数次失败,又无数次成功,也许历来很多人面对曹操这个诗人时,会用无穷无尽的想法去揣测他,甚至在提到曹操时,很多人会拿出一个同样是三国时期的名人——诸葛亮作对比,诸葛亮有他的流传千古的代表作《出师表》,“临表涕零”的忠诚之心感动了很多人。但如果把诸葛亮和曹操两人放在文学地位上来说,显然曹操胜出了诸葛亮很多。我们再回到《观沧海》这首诗,这首诗高在什么地方呢?高在生命格局,如果说诸葛亮表达的是一种君臣之情,那么曹操在文学上传递的是天地生命。当他对天地与生命产生感悟,他的人生定位便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我们在品读《观沧海》时,就会惊叹于曹操的从容大气。也许一个人可以伪装自己的行为动机,但是一个人无法掩饰和伪装自身的生命格调。也许历史文化留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结论:曹操一生费尽心机想要成为军事巨人和政治巨人,并且为这两个目标活得非常辛苦,但是曹操却并不辛苦地在中国诗词文化史中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三)论古知今,引导学生积累和练习

如果说现在的人们离不开影视也不无道理,追星,崇拜影视明星、歌手,和古代人们离不开诗词文言文,崇拜词人、诗人一样。通过了解古代诗人所在时代的背景,再结合当下时代生活,借诗词抒发情怀,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试想一下,学生自己主动放下手里的言情小说,拿起古诗词朗诵是何等的欣慰,我想其实不难,既然喜欢通俗易懂的,喜欢白话的,流行歌曲又遍布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那古诗词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不是再合适不过了。记得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李清照的《一剪梅》都被改编成歌曲了,老师上课要是用音乐的方式介绍古诗词相信每个学生都会竖起耳朵呢,他们也会爱上这样的课堂吧。在古老而又悠久的诗词长河中,学生审视的角度若略有改变,感受到借诗言情,从心底里接受它,不再排斥,那么也增强了诗词的亲和力。

在进行古诗词鉴赏的学习中,由于每一个学生理解能力上面的差异,会使得每一个学生擅长的部分的不同。在课堂上面进行对诗人身世背景的提问互动练习,让学生来当小老师,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介绍给其他的同学,达到全班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在联系中,学生可以互相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对古诗词进行解读,能够更好地充实学生的情感,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例如在《次北固山下》一文的鉴赏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朗读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讨论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写作时的心情境遇等,对于诗词作出一个自己的诠释,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来构想,就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诗歌内容与情感之间的连接。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课本内的古诗歌在理解和学习起来还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从教学现状中取得突破,帮助学生慢慢理解和感受古人的心情与情绪。特别是在知人论世上,要循序渐进,多加练习。

猜你喜欢

品析古诗词诗歌
诗歌不除外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我爱古诗词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运用“读、品、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