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2019-12-20

新营销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课程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山东 威海 264500)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6〕35号),系统部署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并指出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要充分挖掘人力和技术资源,促进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重点完善创业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双创支撑服务体系。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将为学校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商学院部分班级的学生,采用分专业、分年级的方式,由辅导员对所带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准确。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28份,收回问卷314份,其中有效问卷314份。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平均创业意愿为46.43%,这说明面临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一部分大学生已开始考虑通过创业来实现自我价值。40%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勇气可嘉,值得鼓励,完全赞成,说明大学生目前的创业动力比较充足,有积极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一)缺乏丰富、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课程

目前,高校课程普遍存在理论性强、可实际操作性偏弱的问题。大学生接受过创业培训的人数仅占4.76%,80.23%的学生希望开设创业指导课程,说明民办高校在创业指导课程设置方面还有待完善,对学生的创业指导存在不足之处。在创业指导课程内容方面,学生更关注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与自己创业方向相同的实践活动、市场营销知识,说明大学生对人际交流、经验和营销方式方面的指导非常渴求,高校在开设创业指导课程时应注重这几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创业指导和帮助。

(二)经验、资金、知识储备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

在创业时机方面,83.53%的学生选择了走向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经验后再进行创业,说明大学生认为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对创业至关重要,也反映出大学生对自身社会经验不足的担忧,这也在选择创业阻碍的题目中得到了体现,90.59%的学生选择了缺乏经验会成为自己创业的阻碍。除此之外,排名前三的创业阻碍因素是70.59%的学生选择了资金不足,64.71%的学生选择了知识和能力不足,资金不足是创业初期的普遍问题,据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的抽样调查显示,因为资金短缺而难以实现创业梦想的约占56.3%。而家庭和社会大环境等因素排名靠后,说明经验、资金、知识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对自我认知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更注重自我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对外部环境的依赖较小。大学生认为知识储备不足和能力欠缺构成了自己创业的一大障碍,这也将促使大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加自身知识储备的广度与深度,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更加积极地参加实践活动,增加自身社会经验和阅历。

(三)对国家扶持高校学生创业政策了解不足

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是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201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84号),明确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从毕业年度起可享受三年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各省市分别制订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清单,包括融资、开业、税收、创业补贴、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在对国家出台的与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的政策了解程度方面,45.35%的大学生对此了解甚少,说明学校和有关部门在宣传国家相关创业政策方面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和方法有待改进。

(四)兴趣成为影响大学生创业方向的重要因素

在创业的领域选择方面,63.92%的大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这说明兴趣对大学生创业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生的学生很有主见,以自我兴趣决定就业方向。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大学生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和企业。

三、增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要积极完善改进创业培训课程

创业培训课程在培养学生创业思维、增强创业意愿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增强创业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际创业经验的老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创客空间,联合企业、个人构建大学生创业引导基金体系,设立大学生创业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新产业、新思维、新业态、新模式产生的源泉,对大学生创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高校要充分认识创新的重要性,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校和有关部门要做好创业宣传工作

创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高校和有关部门要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和各省市对高校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增强大学生对国家扶持高校学生创业政策的了解。高校要通过创业文化长廊、大学生创业咨询中心和就业服务大厅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宣传活动,举办创业论坛、创业讲座,组织创业成功的校友和社会成功人士进校园为大学生讲述创业经历和经验,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增加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的好坏对大学生创业影响较大,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初入职场,对企业开立、营运、税收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政府应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配套环境,减少大学生创业的阻碍因素,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学校通力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厂房、租金、税收方面给予优惠,为大学生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促进企业与学校强强联合,引导企业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打造和谐、高效的创业环境。

(四)大学生要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自身创业素质

大学生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在丰富自我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开拓思维,踊跃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项创新创业活动,增强自我的创新能力,知识与能力是创业的重要支撑,民办高校学生要高度重视高校课程的学习,并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课程了解企业开立、营运、税收方面的知识,提前了解创业的具体流程,对企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寻找创业良机,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为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民办高校学生创业意愿较强,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对自我认知和创业所面临的困难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接受创业培训、知识储备、创业实际操作方面准备不足,经验、资金、知识储备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需要政府、高校、企业通力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山东省政府提出的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领域,作为大学生,要抓住这次机遇,充分了解新旧动能转换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趋势,努力寻找商机,为自身创业选好方向,找准行业。同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勤于观察,善于捕捉商机,平时多关注创业人士的创业经历和成功经验,要有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断增强自身创业意愿和经验。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大学生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