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高职网络 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9-12-20刘桂梅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专业人才背景

刘桂梅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国务院颁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它不仅是党的十九大的重要决策,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战略任务,需要全民参与。高职院校作为职业人才输送的主阵地,必须要利用自身教育优势,积极应对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主动融入时代,根据乡村振兴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积极探索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首先要依靠人才振兴,充分发挥乡村人力资源优势。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将弥补乡村振兴中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不足的缺陷,进一步扩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保障。

(二)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

当前,乡村振兴中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信息不畅问题,从而导致很多农产品得不到及时的营销,扼杀了乡村居民生产的积极性。乡村振兴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要建立起一条高效、畅通的信息通道,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将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乡村居民信息捕捉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合理优化农村产业布局,促进乡村产业升级。

(三)提高乡村振兴的智慧水平

目前,不少乡村发展还停留在低级阶段,产业布局不合理,信息不畅,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而且种植业、养殖业的品种仍然停留在较传统的时代,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将在乡村和城市、市场之间架构起一条智慧通道,引领乡村从蛮干走向巧干,从而提高乡村振兴的智慧水平。

(四)为高职院校带来新的机遇

目前高职院校进入了竞争激烈的时代,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吗,需要高职院校进一步开拓人才需求市场,抓住发展机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才需求量激增,人才需求空间大,尤其是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他们是信息化时代乡村振兴的潜在力量,关系着乡村振兴的智慧水平,因此将为高职院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促进乡村振兴的同时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紧迫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尽管一些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是还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进程。

(一)涉农不学农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一个显著的转变是“涉农”,但是不少高职院校没有基于网络技术涉农的特点,推动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变革,仍然是传统模式下的课程教学内容,从而导致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相脱节,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亟待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二)涉农不务农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是向社会输送职业技术性人才,然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不少高职院校涉农还停留在浅层次,在实践教学环节脱离乡村振兴实际,没有充分贴近乡村振兴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优化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导致学生专业技能薄弱,滞后于乡村振兴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需求,涉农的实践活动严重不足。

(三)涉农不为农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服务乡村,但是不少高职院校“为农”意识不强,没有深入到乡村开展充分的调研,对乡村网络技术人才需求定位不够精准,不能与乡村振兴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充分的对接,从而导致网络技术专业人才覆盖面不广,而且帮助农村解决发展难题的意识不强。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模式要基于新的教育环境和人才市场需求,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深化市场调研,调整专业定位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深化乡村人才市场调研,对乡村岗位对网络技术的需求情况,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定位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根据农业现有的职业经理人、农业经纪人、乡村工匠、乡村文化能人、乡村非遗传承人等岗位对网络技术需求,精准定位,从而培养出适合乡村振兴、乡村不同岗位的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从而实现精准培养,精准输送,满足乡村振兴人才需求。

(二)坚持产学结合,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是达成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路径,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坚持产学结合,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从而根据乡村现有的职业经理人、农业经纪人、乡村工匠、乡村文化能人、乡村非遗传承人等岗位,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优化,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既有的岗位需求,从而提高学生走向岗位后的实践技能,能够服务乡村产业发展。

(三)调整理实占比,优化实践教学

当前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占比不合理问题,不少高职院校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比重偏低在,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而且也不符合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需要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涉农实践学习的机会,引领学生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实践,锻炼,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

(四)提高师资素养,强化师资队伍

教师是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直接引导者、主导者,教师的素养将直接制约着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目前,不少教师过于注重提高理论素养,忽视实践技能的发展。高职院校要积极推动教师进乡村,与乡村一线的农民、各类岗位工作者接触,从而在岗位实践中寻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切合点,从而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实施项目教学,聚焦农村难题

乡村振兴过程中,会遭遇许多发展难题和发展瓶颈,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发挥教育优势,积极实施项目教学,根据乡村振兴遭遇的难题设立项目,将之作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实践的重要任务之一,发挥学生团队作用,并在导师、专家、乡村各类劳动者的共同协作下,聚焦农村难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网络技术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优化实践活动,提高综合技能

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坚持以农村生源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深入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农村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检视专业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四、结语

总之,乡村振兴对于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机遇,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要基于乡村振兴对网络技术人才需求,增强紧迫感,并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探寻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领跑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专业人才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于3D打印技术与技能人才需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