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账务处理问题探析

2019-12-19李萌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5期
关键词:现值商誉现金流量

李萌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资产减值是指由于内部、外部的原因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从公司外部来说,市场的变动、行业技术的更新换代、法律法规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资产的价值变动。从公司内部来说,使用方式或者适用范围的改变,也有可能对资产价值造成不利影响。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后,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体系逐步完善,然而不得不说的是,仍然存资产减值信息披露不够透明、比例认定不规范、减值基础确认困难等实际问题。因此,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披露的进一步规范化仍是会计工作者需要努力的地方。让资产减值真实化,能够真实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充分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那么,首先要分析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问题和它的成因,才能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建议。

一、主要问题

(一)可回收金额计量主观性较高

可收回金额是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取较高者确定。想要合理确定各项资产公允价值和现值,目前仍然存在较大难度。究其原因,公允价值的判断依靠活跃的市场,而我国目前虽然大力鼓励经济开发,各地区、各行业都在紧锣密鼓的发展当中,然而毕竟是正在进行时,仍有不少行业难以取得合理的公允价值,导致公允价值的取值较为主管=观。其次,现值的估计也充满不确定性。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其中,未来现金流量本身就是主观估计,折现利率也随着国家大踏步地经济发展波动频繁,尤其针对长期资产,现值,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样所得的可回收金额存在了太多人为、主观的计量,难以保证其合理性。

(二)没有明确的减值计提的方法、标准

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并未明确限制减值的计提方法,也未明确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的标准以及比例,使得企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统一。以应收账款为例。应收账款的减值目前常用的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议价法。其中个别议价成本太高,少有公司使用,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都涉及坏账提取比例的问题,而实际上就算是个别议价法,判断坏账的比例也过于主观,全赖专家的判断。

(三)商誉测试就比较复杂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每年年度终了至少要进行一次商誉减值测试。商誉的减值测试需要先将企业资产中难以单项估计其可回收金额的资产划分为不同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然后将商誉通过合理的方法分摊到这些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的组合中去,再进行减值测试。然而,如何量化资产组的组合要求,如何判断哪些资产需要进行组合目前还未有详尽的说明,因此,想要准确测试商誉的减值还有一定的困难。同时,资产组合确认后,商誉按什么比例进行分摊,也包含了太多的主观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商誉减值测试的结果,从而使上市公司商誉价值的计算充满了不确定性。

(四)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尚不透明

新准则在资产减值的第七章对减值披露有了更加细致的规定,对尤其对重大资产的减值披露更加的详细、透明。但是目前实际上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还是缺少详细的定量披露,使会计信息使用者难以从这样的披露中准确把握资产的减值情况。其次,准则中涉及重大资产减值损失应当披露导致该资产或资产组损失的原因、损失的金额、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以及减值的资产或资产组的性质和组成情况等。准则虽然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然而对于重大资产的认定,没有定量的确认规则,需要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的主管判断,充满了随意性,因此产生的漏洞增加了上市公司的操作空间,对于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有较大的不利影响。

二、针对这些问题,有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准确确定可回收金额

可回收金额主要由公允价值和可变现净值确定。想要确定可回收金额,就要确定公允价值和可变现净值。

从公允价值来说,想要有确定的公允价值首先要有一个开放地、活跃的竞争市场。目前,我国“两会”召开以来,又一系列的开放政策相应出台,进一步的减税降费,解放生产力,促进消费,鼓励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双头并进。习主席新年后首次外交,前往了法国、意大利、摩洛哥,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达到协同共赢的目的。在我国,乃至全世界,打造一个流动、繁荣的生态经济圈,促成我国经济在全世界的大流通。相信假以时日,我国市场经济一定能够欣欣向荣,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而在现值计量中要估计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折现率是企业在购置或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一般情况下,折现率的估计须和现金流量的估计一致,以免出现漏计或者风险因素的双重计算。在后续完善中,应对折现率的具体选择做出合理而统一的规定,可以有效减少会计人员在减值处理上的随意性、主观性,规范会计行为。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对针对未来不同期间的风险差异,应采用不同的折现率。如果能够直接量化,就可以大大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

(二)规范资产减值监管体系

上市公司可以从内部控制、外部审计和政府监管方面由内到外的规范资产减值监管体系。

从公司内部来说,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其监督责任;加强公司内部信息披露,增强决策有效性;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及判断能力。

从外部审计来看,资产评估制度以及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完善对重大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固定资产等的减值,应加大对其的审计力度,审计范围,如有必要,可以让专业的资产评估师帮助完成审计工作,以便能真实反映出公司的资产价值。

同时,从公司内部看,健全并完善和新准则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法律环境,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使资产减值会计的标准、方法以及计量等更加规范准确,最大限度地减少会计人员主观判断,使各项规定更加细致全面。同时,监管部门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造假行为;明确违规相企业和人员的法律责任;完善资产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等,为上市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规范和明确商誉减值测试的标准

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明确规范商誉减值测试的标准。首先要明确商誉兼职的确认条件。其次,对符合确认条件的商誉及时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再次,对资产组的划分也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确认,看是否发生改变,对于变化较大的资产要重新划分资产组合,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最后,上市公司要定期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至少每年都需要进行测试。

(四)提高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完整性

上市公司对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应进一步完善、公开,对“重大资产减值损失”做出定量、明确的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企业资产减值损失的原因和损失金额之后还需披露其对相关重要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另外,上市公司还应披露至少近五个年度的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情况,以便信息使用者进行比较分析。

资产减值一直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谨慎性的体现,详细的规则、量化的标准都可以让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更加准确,也会更加符合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当然,准则的量化并不是一日之功,这期间,仍需要会计工作者坚持职业操守,客观地衡量和披露资产减值会计信息,提高我国资产减值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猜你喜欢

现值商誉现金流量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研究
制造型企业现金流量管控浅谈
在商誉泡沫中寻找投资机会
企业现金流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我国部分商誉与国际完全商誉的会计处理比较及启示
资金时间价值中的系数关系探析
净现值法对比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经济效益
利用改进净现值法降低旧工业建筑投资不确定性研究
利用Excel 2007轻松编制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