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鼓灯灯歌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探微

2019-12-18刘晓甜

魅力中国 2019年7期
关键词:花鼓唱词劳动

刘晓甜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花鼓灯来源于祖辈耕种的农村,农民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表达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的祝福。后来,随着花鼓灯灯歌艺术形式的不断丰富,逐渐发展成一种仪式,不管是庙会、过节,还是平常的红白喜事,人们都要表演花鼓灯。花鼓灯已然融入淮河人的精神世界,成为劳动人民精神世界的食粮和寄托。灯歌作为花鼓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文学,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学术界对于花鼓灯的研究颇丰,但是对于灯歌部分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对灯歌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进行了探讨,以期让人们对花鼓灯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花鼓灯灯歌概述

(一)关于花鼓灯灯歌

花鼓灯是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独立而完整的艺术系统。花鼓灯自明清开始流行,辐射淮河流域二十多个县、市,代表节目有《游春》、《抢扇子》等,代表艺人有冯国佩、郑九如、石金礼、詹乐亭、万方启等。花鼓灯鼎盛之时,在淮河中游地区形成了“千班锣鼓百班灯”盛况。

花鼓灯有歌有舞,舞蹈刚健洒脱、热情洋溢,有着独特的乡土韵味。花鼓灯音乐节奏多变,有时慷慨激越,有时婉约清淡,是我国民间代表性舞蹈之一。正是由于其丰富的艺术价值和广泛的影响力,在2006年,花鼓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鼓灯表演时的人员主要有锣鼓队、演员等,演出一般由“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等几个部分组成。花鼓灯的舞蹈形式多样,是花鼓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花鼓灯舞蹈有众人一起参与的“大花场”,也有两、三个人表演的“小花场”。此外,还有融合舞蹈、武术、杂技于一身的“盘鼓”表演。花鼓灯的另一个重要都成是锣鼓,花鼓灯锣鼓节奏紧凑,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极大的烘托欢快的气氛,渲染情绪。

花鼓灯灯歌指的是花鼓灯的歌唱部分,一般和舞蹈演出相配合,有对唱和独唱两种形式,演唱时间自由,可长可短。主要唱调有淮调、“卫调”等。唱时娓娓道来,曲调和缓,但是花鼓灯的舞蹈却是欢快激烈,因此灯歌在唱时是不跳舞的,同样,在跳舞的时候也不唱。灯歌的唱词一般是五句一段,手法主要有铺陈、对比等。较流行的曲子有《伞把子调》等。[1]

二、花鼓灯灯歌的艺术特征

(一)与舞蹈的“动”“静”结合

就浓烈情感的表达与高昂情绪的渲染而言,花鼓灯的舞蹈起到的作用无疑更加充分,但是,花鼓灯舞蹈更多是程序性的表演,不能完全表达出劳动人民的情感,所以需要灯歌作为表达的补充。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舞蹈是“动”的艺术,可以给人带来直观的视觉冲击和情绪感染,能够调动观众情绪。灯歌则是“静”的艺术,能够让观众在听的过程中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因此,花鼓灯灯歌与舞蹈构成了一“动”一“静”的结合,形成一张一弛的关系。在实际演出中,花鼓灯一般是在大花场的热烈气氛中开始,在观众的情绪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开始灯歌表演,完成由“动”入“静”的转换,避免了单一形式下观众的审美疲劳。在这一静一动中,在一张一弛之间,观众的情绪和内心都得到满足,感受到了花鼓戏的艺术魅力。[2]

(二)地域特色

特定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决定了一个地区的艺术形式,花鼓灯流行于淮河两岸,很多灯歌的题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地区精神面貌的象征和缩影。例如灯歌作品《摸秋》和《双回门》,其题材来源于安徽怀远本地的民间传说,灯歌的演唱使用的是怀远方言,在怀远本地几乎人人传唱。在《走娘家》里有“一跤栽个仰巴叉,方言的演唱塑造出了戏剧化效果。花鼓灯本身就是农民的艺术,越少加工的表现形式,越容易让劳动人民产生心理共鸣。灯歌地方化艺术特征符合了本地群众的审美需求。如灯歌《开锁》里唱到“一脚汊进烂泥窝”,“汊”是地方方言,意为“踩进了”,方言的使用让作品更富有生活性。

(三)唱词的再现与曲调的表现

再现和表现是艺术的两种符号,再现强调符号和现实世界的一致,表现则主要是反应精神世界的状况。在灯歌的唱词中,灯歌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了现实世界,例如《文伞歌》中唱到:“西山没有东山高,马头城对着天河梢,涡河淮河两来水,小街子对着凤凰桥,河里舟船水上漂。”这一段唱词生动再现了地方风景,让观众有亲切感,感到唱的就是自己的生活。灯歌的唱词再现反应现实世界,构成灯歌的内容,而曲调则构成灯歌的形式,用表现的手法为灯歌注入丰富的情感。不同的曲调,例如卫调、咦呦调、慢赶牛调等,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婉约优雅,表达出了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感。曲调的表现功能与唱词的再现功能和谐统一,给予观众广阔的审美空间。

(四)情感的载体

灯歌把淮河流域劳动人民熟悉的生活场景、心里明白但是说不出的感受通过加工处理展现了出来,从这个角度讲,灯歌是蕴含在花鼓灯中的生活内容,是劳动人民朴素情感的载体,灯歌是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例如抗日战争胜利后,表演者这样唱到:“鼓不打,锣不敲,日本鬼子投降实在孬,大鬼子也不骑高头马,小鬼子也不挎东洋刀,背着水壶和帆包,一人扛着一把锹,见了百姓弯着腰,蚌埠街去把阴沟掏。”这样的表达方式,将观众扬眉吐气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再如,《苦情歌》塑造出兰花这一命运多舛的女性形象,人们在悲伤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对于战胜困难的鼓舞。又如《思情歌》,唤起人们对于真挚感情的向往。[3]

(五)丰富的创作手法

1.矛盾冲突。矛盾冲突能够增加艺术作品的吸引力和戏剧性,花鼓灯的矛盾冲突来源于生活,但是经过加工处理,有很强的典型性。例如《坐楼歌》制造出了“下楼”和“不下楼”的矛盾冲突,正是借助这样的矛盾冲突,营造出审美情境,成就了经典曲目。在层层叠叠的矛盾冲突后,观众们最终等到了兰花的下楼,在重重受挫后皆大欢喜,让观众的情绪和审美感受达到了理想状态。

2.象征隐喻。象征隐喻是很多艺术形式都会用到的创作手法,在花鼓灯中最常见的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象征虚无的情感,两种事物必须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且这种联系是约定俗成的,大众能够理解的。利用象征隐喻,可以表达出劳动人民想到但是说不出的内心感受,可以突出主题形象。例如,灯歌里的唱词“隔墙闻到百花香”,用“百花香”来象征女性,不仅生动,而且形象。

3.联想造势。灯歌中很多唱词是与主题无关的,只是为了造势,这就是联想造势,灯歌中的这种表现手法将事物塑造得更加生动。如,“天上浮云撵浮云,地下鹞鹰撵鹌鹑,猫在梁上撵老鼠,莺莺房中撵张生,世上新人撵旧人。”这首唱词看着似乎是很啰嗦,但是一连串的“撵”字将多个场景构成一个整体,突出了事物变化的主题。此外,灯歌中有很多语气助词,例如嘛、弄么、叻、喂、哎呀、哎哟、哦、呀、依等,这些语气助词也烘托出一种气氛。

4.相反相成。灯歌中常用正反相反的两种事物来对比,从对比中让观众感受到事物的本质,增加感染力和趣味性。例如《送郎歌》:“风筝去了有线在,小郎一去无踪影。”“有”和“无” 的对比让观众体会到别离的凄楚,艺术效果显著。又如《兰花调》:“上江吃的灵芝草,下江吃的老青苔,不为玩灯我不来。”通过“灵芝草”和“老青苔”的对比,突出了“玩灯”的吸引力。

三、花鼓灯灯歌的文化价值

(一)颂扬善良,咏叹苦难

花鼓灯灯歌来源于劳动人民,扎根于淮河流域,这一地区的劳动人民善良而朴实,他们自然而然的歌颂善良,抨击丑恶。有的灯歌直接教育人要善良:“做人应该守本分”、“要想做人先戒赌,要想过好日子靠勤劳”。有的灯歌直接控诉地主阶级的恶行:“他把我打的顺地歪,硬逼着我把孩子卖。”有的灯歌对于不好的行为进行讽刺:“张口合口你赌的好,俺的家产哪儿去了?”

淮河两岸水灾频繁,善良的劳动人民需要面对苦难的生活,灯歌对于这种苦难生活进行了再现和咏叹。例如灯歌中唱到:“民国二十四年干的宽,长淮两岸无人烟。”还有的灯歌直接诉说生活的苦难,例如:“白天挑水几十担,晚上推磨到五更天。”对于妇女在生活中遭受的苦难,灯歌中也有大量的表现,对童养媳、夫妻制度等都进行了表现,表达了妇女在生活中的种种不顺心和苦难。[4]

(二)歌唱生活,诉说爱情

艰苦的生活没有压垮劳动人民,反而激发了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在灯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在灯歌中寻找乐趣,寄托对生活的向往。例如:“不抹胭脂不擦粉,逢年过节开开心。”此外,灯歌的一大主题是诉说爱情,有大量的灯歌表现了男女之间的情感。例如:“只见清风不见人,一夜相思到天明”,“有心上前叫声妹,又怕人多不理我”。

综上所述,花鼓灯灯歌和舞蹈相配合,诉说着淮河两岸的历史与风俗,记载着文化的演绎与变迁,在历史长河中,传承了文化生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灯歌属于劳动人民,属于淮河大地,我们在灯歌中能够摸到历史的脉搏,能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精神世界,可以说,灯歌给花鼓灯这门艺术增加了极大的文化分量。

猜你喜欢

花鼓唱词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唱词(外一首)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姚锦新与《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热爱劳动
王企仁:创新不断的花鼓传承人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