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辽宁省高校教师新时代精神涵育论析*

2019-12-18梁大伟陈姿羽

山西青年 2019年18期
关键词:爱国精神高校教师辽宁省

梁大伟 陈姿羽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部署。在辽宁省高校教师中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新时代精神,有助于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涵育高校教师的爱国精神

爱国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反映了每个人对于自己祖国的缱绻依恋和深厚情感。辽宁省是共和国的长子,为国家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有着深厚的爱国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教师爱国精神的涵育及其作用的发挥更显重要。因此,辽宁省高校教师要身体力行地在教育中表达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培养教师爱国精神,同时要充分利用好高校教育资源,开展国史、党史、地方史等方面的教育,以教师爱国精神推动当代大学生爱国热情的高涨,使爱国精神在青年一代中迸发出巨大的后发优势,不断为辽宁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二、涵育高校教师的敬业精神

敬业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应该执着于教书育人”[2],高校教师应当群策群力、锲而不舍地投身于教书育人。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省高等教育为国家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其高校教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辽宁省高校教师要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新时代精神结合,坚持将理论创新融入学生头脑,进而外化为学生的具体行动,使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现代化、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实现理论自觉。教师要严谨治学,加强自身建设,不断为辽宁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储备人才。

三、涵育高校教师的诚信精神

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诚信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是具有传承性的。辽宁省一直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但地域、文化、体制机制及开放进程等现实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辽宁省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进步。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思想的引导者,辽宁省高校教师要加强诚信精神的涵育,创造和谐友好,互信互助的教学氛围,以实际行动感染青年学生。要将诚信精神贯通于其教学和生活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为辽宁省经济和社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基础动力。

四、涵育高校教师的友善精神

友善要求社会成员要亲近和睦、互相关心、彼此尊重,同时友善是教师“仁而爱人”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3]高校教师要胸怀仁爱之心、友善之心,立德树人,不辱使命。辽宁省加速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谋求全面振兴的过程中,辽宁省高校教师要响应号召,弘扬友善精神,做到与人为友、心存善念,不矜能、不伐善,先人后己,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同时要加强对教师工作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言传身教,使友善观念深入学生内心并激发共鸣,以提高辽宁省高等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时效性,为助推辽宁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高校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德行,做仁爱诚信之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凝聚学生共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新时代辽宁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爱国精神高校教师辽宁省
弘扬爱国精神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浅谈陆游作品中蕴含的爱国精神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性研究
电视媒体实证“国家记忆”的价值功能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