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专影视表演专业形体教学的优化策略

2019-12-18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形体肢体表达能力

随着我国高考报考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中专学校开设影视表演专业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声、台、形、表是演员必备的专业素质,也是中专表演专业必须开设的教学科目,形体表演学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奠定表演学生专业基础非常重要的一项素质能力。

中专招收的表演专业学生,一般来说都有一定的文艺特长基础,大多是热爱表演、有着浓厚学习兴趣。他们形象佳、思维活跃,初三毕业选择了个人喜欢的学习发展方向,带着学习热情和青春期的叛逆,带着对未来表演舞台的憧憬,初入表演专业学习的大门。

中专学校表演专业课程安排旨在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影视表演专业学习基础,培养综合能力素养,为考入高等专业院校做准备。中专学校通常由舞蹈专业教师进行授课,舞蹈教学专业化程度较高。

一、学生对形体学习的认识误区以及教学面临的困难

由于传统的形体课教学模式中大部分的时间在学习舞蹈基本功和各类舞蹈,于是某些认识误区也随之产生:

误区一:形体课就是舞蹈课。因为舞蹈老师在一直教舞蹈的内容,舞蹈课和形体课并没有什么区别。尤其是有些男生,比较排斥舞蹈学习。

误区二:舞跳得好就是形体能力好。很多学生对形体能力的认识比较片面,以为只要跳舞跳得出色就是形体能力出色。实际不然,全面的形体素质不应仅仅是会跳舞,形体能力最重要的作用是为表演服务。具有较强的舞蹈表演能力在肢体的协调力和灵活性方面确实会有优势,但是还需加入对表演的理解才转换为优秀的表演形体能力。

误区三:狭隘备考。源于上面的理解误区,很多学生就只为专业高考中的舞蹈测试项准备一个2 分钟的舞蹈。中专学习三年形体课,最后只是归结于一个舞蹈组合。

同样,教师在教学实施时也面临以下困难:

一是男女混班学习,学生的舞蹈基础程度不一。女生相对舞蹈基础会比较好,而且常有能力突出的学生。男生在接受能力上相对较弱,尤其在软开度能力上非常有限。授课时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基础,在课程内容安排时就会有难度。既要兼顾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要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需求。

二是学习时间短暂,课时量有限。中专三年学习时间,对于表演专业学生实际上只有两年半的时间。形体课每周安排2~4 课时,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表演形体素质,课时量并不算充裕。

三是部分学生思想意识不到位,学习劲头不足。由于很多学生认为表演主课、台词、播音等专业课更为重要,形体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练习时间也欠缺,尤其是男生在形体学习上明显有畏难情绪。

二、中专表演专业形体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表演专业形体训练必须注重层次循序渐进

通过近几年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我运用了以下教学实践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两年半的学习时间里有步骤、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形体教学。具体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是矫正体态需先行。由于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实施的层面和力度限制,很多在中专阶段学习影视表演的学生往往是形体学习零基础。学生已经到了青春期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体态和形体习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尤其是很多不良体态严重影响学生的形体学习。所以对刚刚入校的学生,形体课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体态上的问题。解决学生自身形体的习惯性缺点,如:高低肩、驼背、抠肩、腆胯、肢体松散等问题;训练学生如何站、怎样走、正确把握不同情境下的形体状态,具有形体表现意识。

二是身体素质勤练习。身体素质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不需要多高的门槛和标准。学生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可以确立练习目标,养成勤练素质的好习惯,提升形体表达能力。形体课的身体素质包括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爆发力、控制力等。这方面的练习内容需要长期坚持方能见到进步的效果。通过多种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更高的水准。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身体局部能力训练组合,如:核心、背肌、腹部、腿部、肩部、手臂等分解式练习组合,细化练习肢体各部位能力,对学生肢体能力和形体美感都有很好的提升效果。

三是肢体语言多积累。舞蹈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表演与舞蹈既有很多共通之处,也有很大差别,但可以互相促进。如:舞蹈动律元素源自对生活的理解和提炼,多种舞蹈风格的体验可提升表演的准确性,舞蹈与表演的关系相辅相成。在形体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体验,多学习不同风格的舞蹈、不同场景的肢体动作捕捉精妙的肢体语言,多积累,多练习,丰富的形体表演经验,提高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是观察创意留空间。帮助学生擦亮擅于观察的眼睛,开发学生想象力,创设开放的形体表演活动。解放肢体,为学生的表演创造力留足空间。这个层次对学生的形体能力和表演思维提出了双重要求,属于形体学习较高层次的阶段。

(二)优化表演形体课教学必须在三个维度上下功夫

1.内容维度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近两年与表演主课专业老师的沟通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来看,我们将中专形体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重点解决体态。通过形体芭蕾训练,使学生具有挺拔的身姿、优雅的体态。科学开发关节韧带的软开能力,加强身体素质训练。结合外国代表性舞蹈组合,进一步强化学生挺拔、阳光、大气的形体气质。通过中国古典舞的手、眼、身韵的练习,训练学生形体的控制力、爆发力、灵活度。尤其对表情的训练有较为积极的影响。采用男女皆宜学习的组合素材,淡化舞蹈性别个性差异,适应男女混班教学。

第二阶段,提升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因为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舞蹈基础,所以在关节软开度、肌肉能力、协调性等方面需要大幅提高,才能完成具有一定难度和技巧的肢体表达能力。如:地面滚翻、跳跃、极限动作的表现等。这方面的表达能力训练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效果的。而且在训练过程中会比较枯燥,需要学生对形体学习建立一定兴趣并确立目标后才能坚持。

第三阶段,丰富的肢体表现体验。表演形体课中的肢体表现体验包括多舞种的学习,如:中国民族民间舞、外国代表性舞蹈、现(当)代舞、街舞、流行舞等。以拓宽学生体验为教学原则,让学生多感受和体验,找寻自己最喜欢的舞蹈风格,最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舞蹈,为高考科目做好充分准备。

第四阶段,鼓励想象创意表现。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积累和表达能力之后,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进行创作练习。根据教师给的动作元素和发展动机,用形体语言来表达不同的场景、人物形象、情节创作等。这个阶段对学生的形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备外在的肢体能力,尤其要有敢于想象和创意的头脑,这是将肢体语言转化为表演形体能力的关键点。

2.教法维度

内容明确之后,教法实施就需要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了。传统教学口传身授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法的关键点事教学方式的转变,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达成更佳的教学效果。学习中提倡留白,教师提出学习任务的要求,以学生探究为主,在练习和体验中悟出经验;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优势;在评价中激励热情。

以公开课《过关》为例:教师从橡皮筋拉出关卡,让学生以爬行、跨越、跳跃、钻行等方式,用夸张的形体表演动作闯关。分别进行单人尝试、双人协作、团体配合等方式,在一、二、三度空间中进行动作连接,完成过关。这个教学活动考验了学生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作能力,合作互助能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既有挑战,又有乐趣,训练了身体语言表达能力,开发了形体表演思维。运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把肢体语言巧妙地运用在形体表演的需求中,得到表演课教师的高度认可。

总之,教师要擅于将舞蹈技能与表演专业需求相结合,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心理感受出发,预期目标考虑,组织设计形体课的教学活动。

3.效果维度。

因为在表演专业形体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采取了相应的优化措施,教学效果也收到了不错的反馈。高一阶段的学生重点解决体态、意识、协调能力,到高二阶段接班的教师感觉到学生素质明显提高,有别于接受传统的形体教学模式的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的活跃度都有所提高。教师在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优化后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学生都更加乐于接受,学生们学习的目标更为明确,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动力更加充足。老师在教学中也觉得更为轻松,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效果的确事半功倍。

结语

以上阐述是根据个人切实的教学实践得出的观点和理论,在将来的形体教学实践中还会进一步细化和优化。这样也就给形体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必须与表演专业课教师都沟通交流,选择针对性强的训练内容,认同度高的训练方法,不断提升形体课教师对表演专业的认识,提升专业教学素养。总之,形体教学在中专表演专业教学中坚持的宗旨是:为表演学生的专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为表演专业学习服务。

猜你喜欢

形体肢体表达能力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