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浅析

2019-12-18冷小利

魅力中国 2019年27期
关键词:姓党党性党校

冷小利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委党校,贵州 习水 564600)

一、中共党校成长发展的历程充分证明必须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党校工作。1921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开始认识到党内党员教育的重大意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如《新青年》、《湘江评论》等共产党刊物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在当时,特别是辛亥革命到共产党成立的十余年时间里,各种社会思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以各种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民族主义等等相互交织。如果中国共产党不建立党校,系统宣传介绍,讲解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将会受到严重影响。1924年,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专门会议,强调指出“党内教育问题非常重要,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正式提出建立中共党校问题。随即,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安源党校、北京党校成立了。当时开放的主要课程《俄共党史》、《政治经济浅说》、《国际少运史》等。1926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广州建立一处长期党校。1927年,中共中央在武汉成立了筹备处,准备在武汉建立中共中央党校,后来因为国民党右派汪精卫叛变没有如期开学。1933年,中央局在江西瑞金创办了马克思主义学校。这就是中央党校的前身,是建党之后至抗日战争之前党中央举办的规模最大、存续时间最长的党校。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三批学员大约300余人毕业,其中有基层干部,也有高级干部,有党政军干部,也有群众团体,为中央苏区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1935年,中央红军在经历了25000里长征后到达陕北,中央党校在陕北延安复校。1935年至1947年,是中共中央党校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当时中央党校的校训是“实事求是,不尚空谈”,1943年至1947年,毛泽东同志亲自兼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骨干力量,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障。改革开放后,全国省级党校34所,副省级15所,市地级360多所,县级2500多所,中央到县四级共有党校3000余所,拥有10万余教职员工。从党校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党校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息息相关,党校的兴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党的心衰,也反映了国运的兴衰。党校姓党天经地义。

二、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是对中共党校的定位、总结和概括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校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由党的委员会决定创立的,党校由党创建。从本质上决定了党校的属性,即党校姓党。党校首先是学校,既与其他学校有区别,又有独特的政治作用,既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培养领导干部的主阵地,又是加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从党校发展的历程来看,自中共党校建立以来,就是党委的重要部门,中共党校至始至终都姓“党”,为什么历代中央领导人都讲党校姓党,原因是一些地方和基层认为党校是宣传理论的地方,是一个务虚的部门,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如果这种认识任其发展下去,将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任。所以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一级党委办一级党校,一级党委管理一级党校,一级党委建一级党校,各级党委是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责任主体。多年来,中共党校在发展中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如资金不足、基础设施陈旧、教职员工较少、调训干部困难、干部交流不畅通等等,这些困难中部分是党校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所造成的,但根本原因是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要担当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党校健康发展的障碍。如果一些地方和基层只注重抓经济快速发展,只注重抓国民生产总值,不注重精神防线,不注重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党员缺钙软骨不可避免,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面前就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会迷失方向,迷失自我,丢掉理想信念,从而走向人民的对立面,将会给党和国家、人民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把思想防线筑牢,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坚定信念,才能造就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三、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是今后党校开展工作的主要遵循

(一)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谋利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始终把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党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是培养干部的主渠道,党校姓党必须理直气壮,大张旗鼓把党旗亮起来,成为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者和辨析者,不忘初心,高扬旗帜,敢于发声亮剑,敢于解疑释惑,让这一马克思主义前沿阵地永立不倒。

(二)坚持从严管理党校,切实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党校发展中

从严管理党校是全面治党在党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党校校风、校规、校纪的根本要求。首先要正校风,“其身正,有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党校在语言行动上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的表率,严禁自由散漫、请客送礼、经营人脉的不正之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党校风清气正。其次要硬校规,切实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拿制度说事,努力提高党校的工作效率和水平。再次要严校纪,到党校来学习的干部,无论什么级别,无论什么职务,都以学员对待,严格管理,严格教育。

(三)坚持质量立校意识,抢占干部教育培训制高点

质量是立身之本,办学之源。如果党校办学水平不高,得不到干部学员的认可,那在干部培训教育上就会失去话语权,占不了制高点,党校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主渠道和培训干部的主阵地作用难以发挥,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任务难以完成,党校必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把党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影响,使党校真正成为领导干部向往的圣地。

(四)坚持看齐意识、大局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主阵地,教育培训干部的地方,把领导干部集中到党校来学习培训,主要目的就是帮助领导干部、学员向党中央看齐。只有党校教职员工向党中央看齐了,才能引导学员向党中央看齐。党校要增强看齐意识,大局意识,就要坚持党校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来进行,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党校教学制定和科研规划都要自觉从这个大局去把握,去落实,做到党中央要求干什么,党校就坚定干什么,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五)突出马克思主义主业主课,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

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主业主课,首先是课程设置上保证“多”。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不得低于总课时的70%,其中党性教育课时不低于总课时20%;其次在选题上要“精”。要精心选取马列等原著中的经典章节,特别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再次是方法要“新”,教学方法上要大胆突破,开拓创新,把“灌输式教学”变为体验式、情景式、参与式等模式,激发学员兴趣,引起学员共鸣。通过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努力提高学员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方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切实把党校办成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锻造具有四个“铁一般”干部队伍的主阵地。

猜你喜欢

姓党党性党校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加强党校党的建设 保证党校永远姓党
坚持党校姓“党”的政治方向之我见
完善党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研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树立党的意识和坚持“党员姓党”
党报“姓党”的现实应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