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渗透心理教育

2019-12-17吴飞宇

商情 2019年52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理念中,不仅注重小学生身体生理素质培养,还加大了对小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引导,推出了小学心理教育,以保证小学生身心收益、做到全面发展。同时,小学也是渗透心理教育的最好阶段,对于小学生成长具有良好意义。本文我们针对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渗透心理教育进行简要阐述,提出心理教育教学策略,希望能对小学教师开展心理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 恰当渗透 心理教育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往往一件小事就可能改变小学生的一生,所以在小学生教学中开展心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要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方式、方法也是需要拿捏恰当的,用恰当的方式、易于小学生接受的方式来渗透心理教育,有助于心理教育发挥较好成效,也有利于小学生在易于接受情况下塑造积极乐观心态,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从而出色完成心理教育任务。

一、小学常规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育

为了将小学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学的层面阐述清楚,我们针对数学这门具体学科展开论述,希望能让相关教师掌握心理教育渗透方法。

(一)渗透不畏困难的心态

数学是一门让小学生感觉难学的学科,出现困难是经常能遇到的事情,数学教师应抓取小学生的冲劲和干劲性格特点,利用引导的方式,将学生的不怕困难心态引发出来。通过鼓励的形式,让学生开启自主学习模式,不再畏惧数学中的难点,将教师的鼓励形成自身支撑力和动力,不再害怕失败和挫折,形成越挫越勇的性格,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好当下数学基础知识,对未来要面对的困难可以用更好的心态来迎接,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在课堂上渗透心理教育。

(二)渗透勇于探索的思维

数学教师应向学生传达一种学无止境的信念,让学生不要将学习任务当做学习的全部,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鼓励小学生开启探索数学奥秘和未知领域的决心和信心。让小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有针对性的对数学新篇章展开自我学习,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对预习整体情况加以总结,找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思维;还可以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应用领域,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在兴趣和好奇心的引导下开启探索模式,对数学的应用和教材知识形成全新认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三)渗透不服输的竞争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可利用学生不服输的心理特点,展开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数学教师可利用学生人数优势,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之间、同学之间形成竞争态势,开展多项比赛,加强小组合作,让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将不服输的劲头转化成竞争意识,不断的融合数学知识、自身能力,为小组的成功做出努力。长此以往,学生就算没有在比赛氛围中,也会无形中形成自身的竞争意识,比如在同学中争取先完成公式的背诵任务,在学生中争取先完成难题的解答等等,竞争意识的培养需要好的教学手段进行干预,更需要心理教育发挥作用,巧妙利用学生心理,将这种意识激发出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整体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育

(一)和谐师生关系,打好心理教育渗透基础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双方的互相了解,也为心理教育的渗透打好基础。试想在教师严肃的教学下、在师生疏远关系下,小学生怎么可能会以放松的心情倾听教师的教学内容,心理教育很容易产生不了较好成效,尤其在师生对立情况下,心理教育在课堂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要在小学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育首先要从师生关系抓起,小学教师要多以和蔼可亲的面目示人,还要多对小学生带去关怀与帮助,逐渐缓和双方关系,进一步升温双方情感,只有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下,小学生才会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沟通,有效的交流与互动也为后续心理教育的顺利渗透打下了坚实基础,有了小学生的主动、积极配合,不愁心理教育产生不了好的教学成效。

(二)尊重学生主体,营造课堂愉悦氛围

除了改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到学生手中,多引导、帮助学生,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才能间接的提升心理教育在教学渗透的成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利用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打造愉悦、轻松课堂,卸下小学生的心防,去除小学生的紧张情绪,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打成一片,有助于小学生认真听取教师的教导,进而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言、提出问题,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心理做一个进一步的了解,也有助于为心理教育渗透找到突破口和方向,这样的课堂无疑会对学生心理教育起到助推作用。

(三)教师做好表率,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在教学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榜样的作用更是被放大了数倍,所以教师应在学生面前做好表率,用自身行动影响学生心理,从而为学生自我约束、思想提升做好准备。除了教师要以身作则之外,还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群体,他们的心智、心理都没有很成熟,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而闷闷不乐,甚至长时间影响学习、生活。这需要教师要用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发现学生情绪的不正常,并找到学生谈心,充分理解学生心境,要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也要从学生角度寻找解决方案和突破口,以此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教师还可以时常鼓励学生、勉励学生,让学生更具自信,让他们不容易被生活琐事所打到,也要注意教学形式、开导形式的恰当,那捏住尺度,帮助小学生更快乐成长。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恰当渗透心理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一条正确的教学之路,需要小学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学生心理状况、教学要求等方面制定恰当的渗透办法,找到问题根源,对症下药,还要根据教学成效及时调整教学路数,切实将小学生心理教育放心上,不断学习创新教学方法,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在师生关系融洽基础上加大对小学生的培养工作,也要加大心理教育渗透力度,让他们对生活充满热爱,最终使得小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剑青.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渗透心理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196-197.

[2]何禮.浅谈小学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亚太教育,2015(06):37.

作者简介:吴飞宇(1993.08.20-),女,北京人,本科学历,中国政法大学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研究方向:专业应用心理学。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不饱和颜色对心理教育的抚慰作用探究
浅谈小学教育
浅谈中职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高效课堂背景下师生关系例话
大学生情商教育与心理教育对比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