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结合

2019-12-17何宏伟胡金祥

科技视界 2019年34期
关键词:体教结合新视野人才培养

何宏伟 胡金祥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迈向世界体育强国之梦应属于中国梦的重要组成范畴。而迈向体育强国就需要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竞技运动员后备人才作支撑,本论文将探究体育强国新视野下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体教结合;新视野;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807.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4-015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4.071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 Training Model of Athletic Sports Personnel under the New Vision of Sports Power

HE Hong-wei HU Jin-xiang*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1158, China)

【Abstract】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ointed out that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greatest dream of the Chinese nation since modern times! The dream of becoming a world sports power should belong to the important category of the Chinese dream. However, to become a sports power,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fully developed reserve talents of high-quality competitive athletes. This thesis will explore the training mode of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s under the new vision of sports power.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new vision; Talent training

1 推行“体教结合”,体现教育基本规律

体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只有全方位的教育才是顺其自然的教育,人们接受的教育就必须是全方位的、完整的教育。例如,如果一味地对运动员进行专业化训练而忽视其德育、智育和美育,那么将会导致运动员退役后难以适应社会,就业困难,可能连自身的专业运动技术也难以驾驭;同样,如果一味地重视文化课而忽视体育的话,也会造成人的畸形发展,造成体弱多病,即使再有学问,也因身体状况而无力服务社会。由此可以看出,“体教结合”模式体现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它能够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还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避免了人才的浪费,为建设小康社会注入了新的动力。

2 “体教结合”竞技运动员培养模式在推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从1987年到现在,虽然“体教结合”在我国取得很大的发展,也有许多“体教结合”的成功典型案例。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体教结合”模式还不尽如人意,在许多方面上还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2.1 学习与训练矛盾突出现象严重

目前,大部分运动员在学习与训练之间产生矛盾,这是在推行“体教结合”的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紧张和繁重的比赛面前,运动员们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进行训练任务,然而文化课的学习对于运动员来说也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的,在就往往运动员们不能很好地掌握训练时间和学习文化课时间,这样既耽誤训练又耽误学习。从而产生学习与训练之间产生矛盾,这样是对运动员身心健康的忽略,造成学生运动员片面发展,文化素质不能得到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很弱,使“体教结合”失去了所要表达的意义。

2.2 竞技体育体制不完善

对于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美国是走在前沿的,在推行“体教结合”的过程中,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鉴美国的模式,教育与体育本来就是含不包含的关系,它们共同依附于同一载体——学校,在学校的大环境下相互发展,从而形成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小学——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大学的”一条龙”业余训练体系。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会给体育事业带来全面的振兴。

2.3 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的竞技体“锦标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第一固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不是我们培养的唯一目标,我国想要成为体育强国,不仅仅是靠拿几块金牌就能够实现的,要实现“举国体制”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全民体育,但目前看来与我们的培养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人们往往只认为“胜者英雄败者寇”、“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体育的“金牌取向”严重,这与我们的体育培养目标不符,也与体育精神大相径庭。

3 “体教结合”模式未来发展对策

3.1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障青少年的体育权利和学习权利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人才储备质量的好坏。在体育方面。对于普通学校而言,要督促学校保证青少年有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和时间,鼓励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有条件的学校要举办业余训练和竞赛,为青少年的天赋和天性的发展提供支持,为国家优秀运动人才的选拔打好群众基础。对于专业运动体校而言,则要坚持正确的办学导向,进一步完善政策,保证这类学校学生运动员的学习权,休息权和全面发展权,避免过度训练。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恪守“以学生文本”的原则,一切从青少年的利益出发。

3.2 以“智能”代替“体能”,加强运动员训练的科技含量

“体教结合”培养体育人才的模式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极高科技含量的工程,它融合体育和教育为一体,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两者在理论上同等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但绝非现行体制下的一边倒的情况。运动员们需要强化体育训练来出成绩固然是不变真理,但我们也不可以忽略体育的教育功能。乘着科技推动个学科发展的洪流,体育这一学科的学科面貌也日新月异,其学科内涵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宽泛,科技文化在学科中的分量较之从前变得越来越重要,还要顾及我国现有国情,在中国特色的旗帜下发展社会主义的“体教结合”,以真正保证运动员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3 竞技运动回归教育,实现二者目标的统一

竞技体育一直是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内容。重点学习竞技体育的体校生首先仍是学生,那么其文化课程就能不应被忽视,文化教育始终是一个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而中国的竞技体育系统却从教育体系中剥离出来了。我国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应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竞技体育与教育二者间相互依赖、相互推进的关系,把文化教育合理穿插于体校学生的训练生活之中,这样不仅缓解了学生高强度训练带来的疲乏感,还有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体育具有教育性,在教育的范围内,体育应该引导人“向善”、引导人“正派”、引导人“正当竞争”,否则教育就失去了信仰的根基。在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必须遵循体育和教育两个规律,为运动员的全面发展负责。

4 结束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体教结合”竞技运动员培养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面临的问题还会更多,但“体教结合”模式符合人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有着很大的改革前景,是我国向体育强国推进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当前体育和教育还处于磨合期,但体育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体教结合的进一步深入,最后将会出现体育真正融入教育,实现教体的结合,怎样才能推进“体教结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映春.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体教结合”问题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5-18.

[2]郑婕,陈志伟.“体教结合”的内涵解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65-68.

[3]马伊山(导师:张强),吉林省短道速度滑冰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及分析,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05-01.

[4]池建.論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149-151.

[5]唐红兵.试析我国竞技体育与教育结合的理论基础[J].内江科技,2008(3):13-15.

[6]王茂仕,戴永冠.后奥运时代体教结合新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2):110-112.

[7]戴剑.高校二十年“体教结合”问题的多维度审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4):42-44.

[8]胡金波.超越途径依赖推动融合发展——江苏“教体融合”新思路.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6):26-3.

猜你喜欢

体教结合新视野人才培养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体教结合“一条龙式服务”模式探索
后冥王星时代“新视野”要去哪儿?
“新视野”邂逅冥王星
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新视野”号抵达太阳系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