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9-12-17刘雅芳王莉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权重指标体系城市

刘雅芳 王莉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德尔菲法、数理统计法、层次分析法等,厘清“城市”“休闲城市”和“运动休闲城市”概念的层级关系,界定了我国“运动休闲城市”的内涵,筛选了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MATLAB软件计算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以期为我国运动休闲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工具,以及为促进我国运动休闲城市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国;城市;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中图分类号:G 80-052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investigation, Delphi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hierarchical relations of the concepts of city, leisure city and sports and leisure city, defined the concept of“sports and leisure city” in China, screene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f sports and leisure cities in China, and construct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ports and leisure cities of three first-level indexes, six second-level indexes and 24 third-level indexes. The weight coefficients of evaluation indexes at all levels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MATLAB statistical software, so a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evaluation tool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and leisure cities and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and leisure cities in China.

Keywords: China; city; sports and leisure cities; evaluate; index system; weight

从国际上来看,运动休闲城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城市类型,具有休闲、体育、康养的功能,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然而,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关于“运动休闲城市”的内涵和评价标准等众说纷纭,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对“运动休闲城市”的概念进行辨析,基于此,构建了我国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运动休闲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工具,以及为促进我国运动休闲城市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1   主要研究方法

1.1  实地调查法

笔者实地调查了我国的一些运动休闲城市,例如青岛、大连等,由此了解了我国运动休闲城市的建设程度,以及各城市间的差异。

1.2  德尔菲法

笔者向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西南大学等高校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发放问卷15份,就评價指标的合理性征询意见和建议,筛选出运动休闲城市各级评价指标。

1.3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23.0和MATLAB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包括一致性检验及计算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系数。

1.4  层次分析法

根据专家意见拟定了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再次邀请15位专家对各级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最终得出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休闲城市”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2.1.1  “运动休闲城市”的内涵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1]。下定义就是把握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的过程。“属+种差”是下定义的常用方法。所谓“属”就是对被定义客体进行归类,而“种差”是指所反映的客体不同于其他客体的特有属性。

对“运动休闲城市”的界定,首先,要明确“运动休闲城市”的属性。明确运动休闲城市的属性就要理清“城市”“休闲城市”和“运动休闲城市”3个概念的层级关系,如图1所示。通过对现代城市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归纳,笔者认为城市的本质在于资源集聚[2] ,不同类型城市是不同本质特征资源的集聚,休闲城市便是休闲资源集聚的城市类型之一。“休闲城市”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定论,本研究认为:休闲城市是指“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休闲活动普遍,具有充足的休闲活动设施;休闲体育产业在城市建设中为主体产业,并形成了城市品牌,具有广阔的休闲体育消费市场”[3]。显然,休闲城市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参与休闲活动的需求,这是休闲城市的共性。而“运动休闲城市”是“休闲城市”的下位概念,“休闲城市”是“运动休闲城市”的上位概念。其次,要明确与“运动休闲城市”同一层级的其他概念的主要差别,即种差,例如“运动休闲城市”与“旅游休闲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的差别。而这些城市各自具有的资源特性就是它们之间的种差。综观国际上学术界对现代城市类型的划分有几种常规的划分方法:按城市人口数量划分为超大型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小型城市;按城市产业类型划分为工业城市、文化产业城市、其他产业城市[4]。休闲城市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也可划分为多种类型,按休闲功能类型划分为多功能型休闲城市、单一功能型休闲城市、特色功能型休闲城市。按休闲主体划分为居民型休闲城市、游客型休闲城市;按休闲资源类型划分为文化休闲城市、旅游休闲城市等[4]。总而言之,城市内部生产力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城市功能的差异,休闲城市的类型是由城市具有的休闲业态资源和休闲功能决定的,这也是评价运动休闲城市的主要依据。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运动休闲城市”界定为:拥有良好的运动休闲业态资源和运动休闲环境、充足的运动休闲设施、经济发达的运动休闲业、形式丰富的运动休闲活动,运动休闲功能突出的休闲城市。其创建主旨在于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运动休闲消费需求。

2.1.2  “运动休闲城市”相关概念的辨析

目前,还存在一些与“运动休闲城市”相近的概念,例如“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运动健康城市”等[5- 6]。这些城市与运动休闲城市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评价指标也应有所区别。

1)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2018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发布。笔者认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的新方案。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的“全民健身”属性是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更加强调居民运动健身的直接参与,而运动休闲城市的“休闲”属性不仅包含居民直接参与休闲体育运动,还包含居民间接参与休闲体育运动,诸如观看体育赛事等。

2)国家运动健康城市。目前,我国有些城市将建设“国家运动健康城市”纳入到城市发展规划中。国家运动健康城市是以资源类型为划分依据的城市类型之一,其以健康城市为蓝本,强调以体育运动促进居民健康。其建设目标是要使体育运动成为居民的重要休闲方式,在运动健康城市建設任务、城市布局和评价指标方面以体育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点。

2.2  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评价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程度,本研究构建了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笔者在了解我国部分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选取符合“运动休闲城市”内涵的、能够准确体现运动休闲城市功能的重要指标,构建了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对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的筛选是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关键。

2.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笔者经过对所收集资料的系统分析、初级指标设定与专家筛选、修订指标体系、确定指标体系与专家权重4个步骤构建了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1)对所收集资料的分析和整理是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重要前提,是在对现有文献及我国部分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现状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归纳与演绎,为初级指标的设定做铺垫。

2)初级指标设定与专家筛选是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在评价指标设定尽可能全面的情况下,由专家进行筛选。

3)修订评价指标是运动休闲城市评价体系构建的关键步骤,重点是在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初级评价指标进行再完善。

4)确定评价指标与专家权重是确保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重点在于通过综合专家意见,确定最终的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以及完成各层次指标的权重。

2.2.2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1)全面性。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本身是一个包含多层次的复合指标体系,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从不同角度突出运动休闲城市的特性和建设程度。鉴于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程度的评价会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同样要兼顾这些方面,因此,在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应包含直接或间接体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程度的指标。

2)数据可获性。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应是可测量的、具有可获取性的指标,要尽量避免主观评价性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运用中,要有统一的、客观的参照标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3)以人为本。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应重点体现运动休闲城市的运动休闲业发展程度;因此,在构建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以人为本,指标既要能够体现运动休闲城市的建设程度,又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

4)动态性。运动休闲城市建设是随着运动休闲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是动态的;因此,在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所选评价指标要既能够体现运动休闲业发展现状,又能体现运动休闲业建设目标。

2.2.3  初级评价指标选定依据

本研究所构建的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厘清“运动休闲城市”内涵的基础上,坚持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并根据这些指标设计原则对运动休闲城市的建设程度做基本评价。而目前对于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尚属空白,可以说本研究前期缺少了一些可参考的文献。因此,本文在对我国部分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尽可能科学地、合理地构建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笔者在选取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时,除了对运动休闲方面的文献[7 -11]进行了分析与整理,还对各类城市评价的相关文献[12 -17]进行了概括和归纳,并依此对运动休闲城市初级评价指标进行了取舍。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和分析、对部分运动休闲城市的实地调查及进行专家咨询的前期准备,按照本研究的评价指标设定原则,构建了运动休闲城市初级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参考了“休闲城市评价标准体系”[18]的有关指标,同时结合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程度将一级指标划分为运动休闲环境、运动休闲基础、运动休闲核心3大部分。二级指标的设定是依据影响该城市运动休闲业发展的各生产要素及该城市运动休闲体现力,分为运动休闲自然环境、运动休闲社会环境、运动休闲设施和场地、运动休闲组织和从业人员、运动休闲经济和运动休闲活动6个部分。其中,运动休闲经济是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程度的直接体现,它是城市居民运动休闲时间与运动休闲消费共同作用产生的经济现象,同时能体现运动休闲成为居民的生活方式的程度。运动休闲活动是居民参与休闲运动的途径,同时也能体现一座城市的运动休闲氛围。三级指标的设定要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因此,在指标选取上尽可能涵盖了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程度评价的所有方面,包含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48个指标。

2.2.4  专家筛选指标结果

专家问卷使用了5级评价量表,将各级指标分为5个重要程度,邀请专家就指标重要性进行划分。其中,重要程度分为5个等级: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非常不重要。在问卷统计时,将重要程度在平均数以下的指标进行了删除。

1)一级指标的筛选。调查结果显示,所有专家对3个一级指标的划分基本赞同,但有2位专家给出了修改意见。①3个一级指标划分在逻辑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②运动休闲环境也可以认为是运动休闲基础的一部分,建议指标名称上再加以区分。最终,结合专家的意见及笔者再分析,一级指标调整为:城市运动休闲环境、城市基础运动休闲力和城市核心运动休闲力。

2)二级指标的筛选。调查结果显示,二级指标的设定得到大部分专家的赞同,有一部分专家提出了修改意见:①将“运动休闲人文环境”改成“运动休闲社会环境”,从一级指标须涵盖三级指标来看,“运动休闲社会环境”更符合其内涵,另外,如果改成“运动休闲社会环境”,还应在三级指标中添加一些相关指标。②“运动休闲机构和从业人员”中“机构”一词的准确性还有待商榷。最终,根据专家的意见,结合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和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程度,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确定为运动休闲自然环境、运动休闲社会环境、运动休闲设施和场所、运动休闲组织和从业人员、运动休闲经济和运动休闲活动6个二级指标。

3)三级指标的筛选。调查结果显示,各位专家对三级指标的意见较为多样。根据专家意见,同时结合指标的必要性,对三级指标进行了删除、修改和添加,经过筛选,最终确定了24个指标。

2.2.5  专家问卷统计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在对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筛选过程中,由于专家对运动休闲城市认知的偏差,各专家问卷评价指标结果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由此,专家意见是否具有较大差异也是检验评价指标是否有效的主要方法。专家意见的一致程度可以通过变异系数(V)、协调系数(W)来表示。

1)专家问卷主要统计参数。

变异系数V越小表示一致程度越高。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Vj表示指标j的变异系数,?渍j为指标j的标准差,Mj为指标j的算术平均值。协调系数W的值域介于0~1之间,其数值越大代表指标的一致程度越高[19],Kendall协调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W为Kendall协调系数(也称肯德尔和谐系数),S为每个等级之和的离差平方和,K为评分者人数(本研究为专家人数),n为被试频数(在本文中为各级指标数量)。

2)专家问卷统计结果。经过专家对各级指标的评分,运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一级指标的评价一致性系数(W)为0.531,二级指标的评价一致性系数(W)为0.386,三级指标的评价一致性系数(W)为0.789,且P值均小于0.01。从检验结果来看,专家对各级评价指标的评价较为一致,通过一致性检验。根据15位专家的问卷统计结果,同时结合相关资料,对初级指标进行重新修订,最终形成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的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3  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

3   结束语

运動休闲城市是拥有良好的运动休闲资源和运动休闲环境、充足的运动休闲设施、经济发达的运动休闲业、形式丰富的运动休闲活动,运动休闲功能突出的休闲城市。运动休闲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运动休闲消费需求。本文以此作为出发点,构建了由城市运动休闲环境、城市基础运动休闲力、城市核心运动休闲力3个一级指标;运动休闲自然环境、运动休闲社会环境、运动休闲设施和场地、运动休闲组织和从业人员、运动休闲经济、运动休闲活动6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运动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该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运动休闲城市建设提供评价工具,为促进我国运动休闲城市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契.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632.

[2]  董增刚.城市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3.

[3]  魏小安,李莹.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J].旅游学刊,2007,22(10):71.

[4]  吕宁.基于城市休闲指数的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5]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的通知[EB/OL].[2018-12-15]. http://www.sport.gov.cn/n316/n336/c868428/content.html.

[6]温州将打造全国首个国家运动健康城市[EB/OL].[2018-12-14].http://www.wenzhou.gov.cn/art/2017/12/16/art_1217832_14282348.html.

[7]  凌平.运动休闲范例城市的比较与启迪[J].体育学研究,2018,1(2):57.

[8]  张素,刘嘉龙.运动休闲城市品牌推广机理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6):255.

[9]  李国强,刘英杰,蔡传明,等.厦门运动休闲城市构建的基础与现状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3,17(1):6.

[10]  郑道振.构建运动休闲城市的动力因素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4):42.

[11]  邵明虎.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评价:基于中国首个运动休闲示范城市的实践[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5):70.

[12]  李先雄,李艳翎.国际化体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7):38.

[13]  宋忠良,陈华伟,贺新家.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5):173.

[14]  鲍明晓.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2):4.

[15]  曹新向,苗长虹,陈玉英,等.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10,29(9):1695.

[16]  闪媛媛. 休闲城市指标体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17]  陈铭,王乾晨,张晓海,等.“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智慧南京”建设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5):84.

[18]  中国发布首套休闲城市评价标准体系[EB/OL].[2018-12-15].http://www.chinanews.com/estate/news/2010/04-27/2250308.shtml.

[19]  程琮,刘一志,王如德,等.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及其SPSS实现[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7):487.

[20]  庞彦军,刘开第,张博文.综合评价系统客观性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8):37.

[21]  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5):148.

[22]  张卫民.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09.

[23]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0.

[24]  陈娜,向辉,叶强,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弹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3(7):146.

猜你喜欢

权重指标体系城市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各省舆情热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