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话冬至及其文化

2019-12-17李春碧

新农村(浙江) 2019年12期
关键词:周公汤圆谚语

李春碧

每年的公历12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这一天,民间称之为“冬节”或“冬至节”,与春节、端午(夏节)、中秋(秋节)统称为“四大节”。《史记·律书第三》云:“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古人重视冬至,有“冬至大如年”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邑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据史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年开始的日子。而人们最初过冬至,正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古人重视冬至,也与喜阳厌阴有关。“冬至”的“至”,不是“到”的意思,而是“至极”之意。古人认为,冬至之日六阴盛极。一阳来复,是阴阳交会之时。阳生则长,则迎;阴生则损,则避。蔡邕《独断》云:“冬至,阳气升,君道长。故贺”。意思是说,冬至一到,阳气便开始酿动,至立春阳气才腾起。“阳”代表君道,代表尊严。“阳升”则政治通畅,国家昌盛。对“阳升”行贺礼,源于西汉,从上到下通行。由于冬至节的礼仪类似过年,家人团聚、备办佳肴、祭祀祖先、欢庆畅饮,所以又称“亚岁”。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冬至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饮食文化,但因地域不同,风俗各异。吃馄饨是较为普遍的食俗,故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相传汉朝时,每到冬天会受到北方匈奴浑氏和屯氏部族的侵扰,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做成带馅的面食,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以求和平。吃“捏冻耳朵”则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就不会挨冻。另外,中医认为“寒冬宜进补”,所以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冬至有吃狗肉、羊肉的习俗。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又叫“冬至团”,象征着团圆、吉祥、如意。

冬至文化在历代诗词中多有吟咏:“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庆说著远行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这首《邯郸冬至夜》,让人在漫漫寒冬里感受到了一股人文的温暖。“至节家家购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脚钱尽处浑闲事,原物多时却再归。”这首佚名诗,描写了古人在冬至亲朋间相互馈赠的遗风。

有关冬至的气象谚语也有不少。以冬至天气决定来年晴雨的谚语有:“冬至晴天,来年收成好”“冬至有风无雨,来年五谷丰登”“冬至下雨又刮风,来年夏季有失误(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等;以冬至天气看后期冷暖的谚语有:“冬至有雨明春暖”“冬至冷,明年暖得早”“冬至出日头,年前年后冷死牛”等;以冬至有霜无霜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无霜,石舀无糠”“冬至打了霜,清明防烂秧”等;以冬至风向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旱”“冬至南风百日阴”等。虽然有些谚语并不一定准确,但也是古人经年劳作的经验总结。

“冬至节来到,喜鹊喳喳叫。”不由让人想到雪莱的一句话: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猜你喜欢

周公汤圆谚语
论周公的法理学说
周公攝政未稱王申論——兼論周公二次東征與營新邑
元宵VS汤圆
汤圆来卖萌
Listen and Number 等
汤圆
说说谚语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