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跑赢慢阻肺这场“马拉松”?

2019-12-14小语

健康之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辟谣吸入性定期

小语

慢阻肺跟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都是慢性病。慢病就得慢治,慢阻肺病人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定期随访。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有些病人不好好用药、擅自停药减药,不仅无法控制好病情,还会导致急性加重和危险的并发症。这些常见的用药误区,你中了幾条?

慢阻肺病人用药的4个误区

误区1 持续用药问题:慢阻肺治疗一段时间后,如果症状缓解,便可停药,等下次症状再严重的时候再用药。

辟谣 :这种想法很危险!慢阻肺是目前世界第三大致死疾病,也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进展性疾病。慢阻肺的发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发生可能经历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缓慢演变,出现了肺泡结构破坏,气道管壁增厚僵硬等病变,这种病理结构很难恢复,气道炎症如影随形。即使症状缓解了,但病因病灶仍然存在。为了延缓或减轻疾病对身体的不可逆危害,长期规范使用医生开出的药物,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减少病情急性复发或加重,并且能够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慢阻肺如果不规范治疗,很容易发展出急性加重、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

误区2 药物选择问题:是药三分毒,慢阻肺治疗药物如果一直用,特别是激素,对身体也不好。

辟谣:用药依从性不好,还要甩锅给激素,这样可不行。吸入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气道,对身体其他部位的影响小,因此相对副作用小。况且,相对于不好好治疗带来的潜在危害来说,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实在不必担心。

另外还有个好消息,具有权威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近日推出了2020版指南,新指南对前版指南进行了修改和更新。众所周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在慢阻肺治疗的发展历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往GOLD指南已经奠定了含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在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中的重要作用,而2020版指南则进一步明确慢阻肺治疗时选择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时机,对于有急性加重史或血EOS在100个/uL以上的患者,都可选择含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案并得到获益。

所以,我们要综合考虑获益-风险比才是明智之选。

误区3:用药费用问题:长期用药,经济受不了啊,还是等症状控制不好的时候再用吧,多少能省点钱。

辟谣:生命无价,要学会算大账而不是抠小钱。专家们统计了几百例慢阻肺病人急性加重住院的花费,平均每人每次住院费用11597.6元。而且,慢阻肺病人因急性加重首次住院患者,3.6年内死亡率达50%,7.7年内死亡率更是高达75%。少上一次医院,少一次大花费,更是少一次对身体的伤害。

误区4:吸入装置使用问题:吸入装置的使用步骤太复杂了,我想我是学不会了。

辟谣:只要好好听医生讲解,市面上常见的吸入装置使用都不难。吸入疗法以吸入方式,使药物直接到达需要治疗的器官,只需很少的剂量就可以发挥很好的疗效,而且起效迅速、全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此外,还具有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的特点。故被推荐为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如干粉吸入器,只需通过旋转、咔哒、吸入这三个简单步骤,就可以让你的肺轻轻松松完成吸药。

为什么慢阻肺患者需要定期复查?

既然我们清楚了,治疗慢阻肺就像一场“马拉松”,那么,想要成为赢家,定期监控自己的身体状况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仅凭我们自己的感觉是不靠谱的,即使症状缓解,但病因病灶仍然存在,定期随访才能确切掌握自己的病情。而监测肺功能、症状和急性加重情况,是疾病进展的重要评估标准。权威指南建议:

定期(至少每年一次肺功能检查)追踪患者肺功能下降情况:以调整治疗策略,同时及时发现并发症和合并症。

急性加重患者,建议急性加重后3个月进行肺功能检查:重新评估患者的症状、肺功能等,以确定患者是否恢复到稳定的临床状态。

Tips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评估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一项相对客观、准确并可量化的评估方法。

肺功能最常用检查指标:用力肺活量 (FVC) 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当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提示肺功能可能受损。

慢阻肺的诊断存在不稳定性和逆转性。如果FEV1/FVC在60%~80%之间,应复查肺功能以确诊。

小结:健康无小事,坚持最重要。为了跑赢慢阻肺这场“马拉松”,请长期规范治疗和定期随访;其次,在寒冷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暖;注意坚持身体锻炼,比如散步、打太极拳;还要注意保持健康饮食。虽然约束多了,但也让你远离了体弱多病。好好爱自己,更是对全家人的负责!

猜你喜欢

辟谣吸入性定期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关于拍卖的辟谣
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护理干预对 ICU 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辟谣是为方便面“正名”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