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创意维度思考

2019-12-14楚国帅

非遗传承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产性技艺文化遗产

楚国帅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主要经历了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三种保护方式,并不断结合立法保护推进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持久性和完善性。抢救性保护是基础,整体性保护保障,生产性保护是动力,立法保护是支撑。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1]生产性保护主要适用于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遗,此类非具有较强的生产属性、商品属性和消费属性,并且可在市场上进行交换流通。非遗保护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不同的保护模式交叉融合并进,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非遗的原真性,又能使其活态传承。

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充分注重了部分非遗的生产性质,并找准了非遗传承规律,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能够在活态流变的过程中保存文化基因,创造文化价值,在传承的基础上以技艺为核心,以质量为保障,通过创新创意与当下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相适应,进而形成品牌,成为文化市场的重要支撑。非遗借助于生产进入文化市场的延续和传承离不开创意,尤其要将具有经济价值并能实现有效转化利用的非遗资源通过文化产品的方式进行生产、流通、消费,必须借助创意搭建桥梁,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非遗要与创意联姻,首先要思考创意的本质、目的和方式,进而结合不同类型的项目进行分析考究,从非遗价值与创意原则展开双重思考。基于非遗生产性保护与创意的双重需求,创意要基于本真性介入到日常生活中,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具有知识内涵,突出审美价值,既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能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

一、创意要饱含本真性

非遗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的“非物质性”强调了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和精神,蕴含了先辈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劳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的一切事物的思考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具有一定文化特质和人文精神,也体现了特定族群的文明体系与文化观念,它蕴含着最为本真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精神根源,是我们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方式之一。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要坚持“保护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原则”,[2]要求非遗创意不能脱离本真,但有别于原封不动的保护,在精神性上要求守住非遗文化之根。

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要坚持创意的本真性,首先是,创意的构建要依托资源的本真,即其客观存在,包括非遗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传承体系、呈现方式等,基于此提炼出其精华部分,确保不曲解、不背离非遗自身内涵和发展规律,进而结合市场发展趋势推动非遗文化产品的更新。面对市场千变万化的需求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传统技艺开始借助科学技术手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误认为生产性等同于产业化,从而导致核心技艺的缺失和千篇一律复制品的出现,忽视了生产性保护的核心要求,损害了非遗的根脉。为推动生产性保护,评估非遗传承的有效性,我国设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一方面在保护的基础上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并积极开展非遗保护的系列活动;另一方面监督传承保护单位在生产性保护过程中是否坚持非遗的本真性、完整性和核心技艺,协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让示范基地起带头作用,并总结生产性保护的做法,增强传承群体的责任感。

其次,非遗生产性保护中的创意本真性并非要求保持其原始状态,而是“指一事物仍然是它自身的那种专有属性,是衡量一种事物不是他种事物或者蜕变、转化为他种事物的一种规定性尺度”。[3]从存在主义哲学角度而言,它强调个体的独特、真实,是对现代生活平庸化、低俗化的反对,是此在物体在时间中的存在状态。引入到文化创意领域,本真性体现出“人们对日益技术化、城市化和规制化的现代生活不满,希望通过追求脱离现代性的本真体验来平衡或者对抗现代性给自身身心造成的重大冲击”。[4]由此而言,存在的本真体现在非遗创意中需构建互动本真和不断更新本真体系,其基础首先要遵循非遗呈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纯朴基因,保有其根和魂,在动态的传承与流变体系中保持自身“专有属性”,在相对的文化空间中真实地、综合地、完整地呈现非遗,让本真性和生产性相互依存。

二、创意要体现生活性

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理念是“见人见物见生活”,让非遗真正回归到人们生活中。非遗生产性保护方式要求具有生产实践条件的非遗项目在符合自身传承发展特定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增强自身活力,推动非遗保护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健康良好的氛围中实现非遗的延续。尤其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依附于生活实践,其产生是为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因而技艺流程、选材用料、依存环境等都具有极强的生活意蕴,它的传承发展一方面离不开掌握技艺的传承人群,另一方面也脱离不了现实生活的需要。虽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部分非遗的功能由于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而逐渐隐退,但作为特殊遗产,其所蕴含的精神在当今仍有潜在价值。作为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开发能够使其以另一种生命力在当今生活中延续下去。

创意不是革新,也不是为博人眼球,它的目的是更好地解决一个问题。非遗创意生产的目的是解决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合理、有效地世代传承、活态传承,解决如何让持有非遗技艺的传承人群生活得更加美好,并且能够有信心使自己掌握的非遗技艺后继有人。现代社会中非遗的延续更应该注重日常性和民间性,从实用角度而言,不仅让非遗“有用”,而且还要“好用”,延续非遗现在功用,更要开发新功用,同时增强非遗生产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减少表演性,真正让遗产流动起来。

非遗虽具有“非物质”性,但大多数非遗需依靠物质来呈现,尤其是可进行生产性保护的门类。人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人对自然的认识,遗产的物质性是载体,非物质性是本质。在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中,消费观念的转型升级让更多人不仅仅注重物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还集中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因而将体验、符号、文化等因素与生活嫁接,能够建构商品的差异性并制造广泛需求,以此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附着象征性或符号性,并通过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让消费品与消费者在被使用的与使用基础上增加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依托当地种植竹林的优势,适时打破竹编工艺的困境,结合复杂的制作工艺和竹子本身富含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有保健功效的优势,创新产品类型,多与当下日常生活相契合,变平面竹编为立体竹编,生产出既符合当下审美又具有实用价值的工艺品和日用品,让传统工艺真正融入现代生活,既延续了非遗的内在价值,又创造了产值,真正实现创意导向生活,非遗助力脱贫。非遗的创意生产需依靠非物质性的价值内涵和精神根脉来塑造,让传统意义上的遗产实现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将源于生活的非遗复归于当代日常生活,让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延续。

三、创意要关注情感性

非遗保护应成为全民自觉参与并具有认同感和责任感的事情,只有每一个个体都认识到保护的重要性,保护才有意义,因而唤醒非遗本身蕴含的文化情感和激活人们内心的文化认同,是创意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非遗保护的创意生产,一方面要让非遗产品富有情感性,另一方面要打造可注入情感或引起情感行为的空间,使非遗的活态传承立体、多元、有意味。

创意方向需指向创意目标,创意的效果要具有感染力,能够具有一定的传播力度和接受效果,更为精细化的创意是能够瞄准目标人群。保持非遗中蕴含的情感对生产性保护具有催化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形式的庸俗化和内容的千篇一律。非遗的生产不仅仅是技艺借助于物质的生产,还是精神的生产和传承,“更重要的是让优秀的文化遗产为人们的生活服务,主要是为精神生活服务,让人们在传统文化中享受到来自过去传统的抚慰和精神满足”。[5]

非遗的创意生产要兼具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理性诉求借助生产资料、市场规律等方面;情感诉求借助内容与形式作用于日常生活,以此唤起消费者的情感,调动他们对非遗产品的认同。情和理的统一就是感染力与解构力并重,形于外而神于内,从而让受众“有感”,让非遗真正深入到现代生活中,从而影响人们的文化生活。富有情感的创意能有助于消费文化建设,从而引导精神文明建设,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非遗文化产品将成为人们情绪表达的方式之一,情感的融入会强化消费的仪式感,进而会影响消费礼仪。创意的情感化会减轻现实生活中物质对人的各种异化,尤其是感性异化,因而情感浸入到非遗创意中,能够让人追求情感的本真,真正用心发现非遗内在的情感本质。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具有独特仪式感的传统节日,也是集中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各地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的重要节日,借助重大节日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够让非遗更有趣味、饱含情感,还能成为助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符合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山东省善于利用地域优势,结合特殊节日和省内丰富的非遗资源现状。根据《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规定,农历每年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初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在此期间,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涵盖非遗展示展演,非遗体验,非遗进军营、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等,助力脱贫致富,开展文化旅游、非遗研学等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拉近了民众与非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非遗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创意路径要符合民众的情感需求,将来自于民间的母体文化中的情感充分激发出来,在创意中体现人文温情,让更多人认识非遗并且增强情感。

四、创意要具有知识性

非遗概念的形成是现代社会集体记忆对过去历史整体生活世界的考量,在线性时空的进程中将过去与现在断代,并将能够通过现代知识检验的文化实践纳入到非遗序列中。就知识构建的角度而言,非遗是适应当下学科建构的特殊化现代型知识,是我们了解过去特定文化特征、历史脉络的途径之一,“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保证,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6]非遗从具有生产生活实践特征的行为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要保有非遗的稀缺性、本真性、独特性和多样性,在进行生产性保护的道路上应注重其所蕴含的独特文化符号和知识,任何因强调经济利益和产业发展而导致非遗价值扭曲和知识瓦解的非正当发展,都应当制止。

从创意层面而言,解决文化产业与非遗传承保护之间的矛盾,不应忽视知识性的赋予。非遗在时间层面上具有现代经济社会所无法替代的悠久历史和民族记忆,是贯穿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部分。从空间层面而言,种类繁多的非遗处于不同的空间层面和社会阶层中,既处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生活关系中,又处于人与社会、民族的道德伦理关系中,更处于人与精神信仰、终极追求的永恒关系中,隐含了丰富的文化因素。因而,从时空层面考量,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应注重多层面的知识性挖掘和构建,使生产性保护真正成为发展传统的保护方式,借助创新创意使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呈现,并融入新的创造。

非遗知识的延续需与当今社会发展一脉相承,赋予深层的精神内涵,激发新的知识形态。生产性保护过程中,要借助创意方式,使生产过程中具有知识溢出效应,使具有隐性知识特质的非遗在空间范围上突破更多限制,成为新兴产业市场中的经济增长点,既要传播也要再造知识,让创意主体和接受者了解、消化和应用现有知识和新知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经营成本,规避经济风险,使自身资本支撑薄弱的非遗能够产生带动效应,在创意过程中建立社会网络,促进项目间、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泰山皮影善于利用互联网搭建知识传播平台,并将其元素引入舞蹈、婚庆、音乐、游戏、服装等产业,借助私人化定制服务展开皮影形象设计,实现线上线下对接,并采用“网络众筹”的方式筹集资金建立山东皮影保护发展协会,将有六百年悠久历史的“中华绝技”盘活。非遗与旅游、餐饮、服装、展览展会、艺术活动等相关产业链接起来,聚集创意人才,实现人员、企业之间的接触,进而与新兴创意产业实现良性互动,既逐步扩大影响范围,又可建立起自己的创意品牌。让社交媒介成为知识和经济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的桥梁,让消费者参与到知识生产的过程中,使非遗生产者有效地接近消费者,有利于推动非遗知识在创造转化过程中不断传播。

五、创意要彰显审美性

非遗具有多元价值,审美价值是尤为重要的价值之一。目前我国非遗名录包含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美术、传统医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十大类项目。具有生产性保护特质的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中的大部分项目,如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苗族蜡染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鲁锦织造技艺、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平遥纱阁戏人、锡伯族刺绣等审美与实用价值并重。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审美性远远超越了实用性而成为独特的艺术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量存在的工艺品、表演艺术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是进行艺术研究、审美研究的宝贵资源。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审美价值含量极高”。[7]

从接受者角度而言,非遗的文化创意要以审美价值为主,使文化消费环节能够保持审美需求。从创造者角度而言,非遗的生产也应秉持审美性,这不仅是民族审美精神和意识的反映,更是通过仪式性的创造产生审美愉悦,凸显审美情趣,实现内在精神性的外在显现。与此同时,消费者能够借助非遗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活动等,借鉴传统生活中的经验,尤其是在生活智慧、诗性气质、诗意生活等方面得到启示,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的创意需从理念、工艺和需求入手,凸显审美性,使非遗创意具有哲学、文化和工艺基础,满足消费者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从创意理念上,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基础,秉持“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传统审美观,展现东方生活美学智慧。在工艺上,讲究严谨,精雕细作,结合当下的生活品质进行提升和精进,由“技”向“艺”升华,避免简单的重复工作。在需求层面,创意的审美性一方面不应为当代功利需求所束缚,另一方面要把握非遗生产的市场脉络,注重审美内涵与形式创新的双重需求。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在当今传承过程中不断结合时代特色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富有时代精神并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苏绣作品。其以精细素雅著称于世,在针法、色彩、图案等各个方面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创作出与当下审美结合的作品。同时还跨界与影视结合,让更多人认识到了苏绣之美,了解了苏式生活方式、苏绣艺术和中国刺绣艺术之乡镇湖。形式上的创新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既紧跟当下生活方式和审美潮流,又整合了优质资源,向更多人讲好中国故事。

结语

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不宜走得太快,要在稳中求进,符合自身规律和历史发展规律。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源再到文化资本,需要建造众多桥梁,其中,创意是最为灵活且最为关键的路径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濒危性、地域性、传承性、社会性、多元性、活态性等特征需要与创意的各个层次展开有效对接。从非遗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情感价值、经济价值出发进行定位分层,将多重价值转化到日常生活需求当中变为直接或间接使用价值,与当下审美产生互动,但并非刻意迎合,充分展现创意的优势,使文化遗产基因不与产品脱节,创意导向民众生活需求,培养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审美情趣,激发民众的兴趣,提高保护非遗的积极 性。

生产性保护模式并不完全等同于文化产业中的生产经营模式,更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产业化模式。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独特性在于坚持非遗项目的手工制作技艺和传统工艺流程,其传承主体为人,我们要关注的是非遗的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是否通过人的手工创造来实现,而非机器化大批量生产复制。但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不等同于拒绝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而是通过积极有效的创意介入到文化产业领域中,成为繁荣文化市场的重要角色。非遗领域的创意不仅仅是高呼如何吸纳创意人才,如何进行创意经营,如何开展市场运作,如何讲求与众不同,而是如何真正从非遗保护的角度去考量创意生产的本质。创意要落到实处,只有认识到非遗的内涵和传承的意义,认识到非遗应走向何处以及在当今乃至未来社会非遗何为,才能在创意中迸发活力,使非遗传承人群在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使非遗后继有人,让非遗焕发魅力,真正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猜你喜欢

生产性技艺文化遗产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Tough Nut to Crack
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