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场保护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2019-12-14乔晓晓

法制博览 2019年13期
关键词:犯罪现场物证变动

乔晓晓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从犯罪发生到侦查人员进行勘查之前,一般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里,由于许多外界因素,如事主清点财物、群众围观、刮风下雨等,都会使现场的原始状态遭到改变而成为变动现场,甚至受到人为故意的破坏。这种时间间隔越长,现场受到变动和破坏的因素就越多。现场遭到变动、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大,被变动和破坏的程度就越严重。而这种现场的变动和破坏,必然会给现场勘查工作造成许多困难,导致现场现象真假难辩,犯罪证据和侦查线索难于发现。

在犯罪案件发生后,应及时把现场保护起来,以尽量减少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现场的变动和破坏,这对于保证现场勘查质量,完成现场勘查任务至关重要。实战证明:想要从犯罪现场尽可能多的发现并提取高质量的痕迹物证,现场就得保护的好、破坏的少。如果现场保护的不好,变动、破坏的多,那能提取的痕迹物证就少,质量就不会高,也就相应的给后续的侦查破案增加了难度。

一、保护要求

为了使现场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和侦查工作顺利开展,保护人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除抢救伤员、紧急排险等情况外,不得进入现场,不得触动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处理紧急情况时,应当尽可能避免破坏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对现场保护情况应当予以记录,对现场原始情况应当拍照或者录像;

(二)应当将现场保护情况及时报告现场勘验、检查指挥员;

(三)提高警惕、注意现场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四)现场保护过程中,不触碰可能存在生物检材之处;

(五)现场保护过程中,不能触摸自己的面部、鼻子、头发、嘴巴等地方;

(六)尽量避免打喷嚏、咳嗽,应佩戴好脚套、口罩、帽子等必备的防护措施;

(七)尽量不要在现场上询问,不吸烟、不吃零食;

(八)注意发现关联现场;

(九)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注意保守现场的秘密。密切联系群众。

此外,还应注意现场上的微量物证,特别是细小痕迹和情节。现场上有些从表面看来微小很不起眼的情节,实际上很可能是破案的关键环节。我们最先到达现场的民警,不但要注意保护现场上的可疑物品,还应注意现场上的可疑微量物证。如烟头、果皮、果核及犯罪分子遗留在现场上手套、工具、鞋等物品。吸剩下的烟蒂,吃剩下的瓜果、果核、果皮,喝剩下的饮料及其包装纸和玻璃瓶、易拉罐等。肌体组织和人体分泌物。可作DNA分析。同样,鞋内的鞋垫等物品同样可对犯罪分子留下的体液进行DNA分析。

二、保护的基本方法

在犯罪案件侦查过程中,案件现场的保护直接关系着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现介绍四种常见情形的现场保护方法:

(一)室内现场保护

封闭主要的门窗,对重点部位的痕迹物证,要在外围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标注警示。为防止破坏门、锁、窗上的痕迹,在室外和院落,还应圈出一定的警戒范围,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二)露天现场保护

范围可适当划大一些,待勘查人员到达现场后再酌情调整。若在繁华地区,保护范围应适当缩小,但至少要把作案地点和可能遗留犯罪痕迹物证的场所包括进去。范围划定后,即可布哨、设障。同时要加强现场保密工作。

(三)痕迹、物品的保护

对现场上所留的尸体、血迹、手印、脚印、毛发、衣物、烟头、纸屑、排泄物、凶器等各种痕迹和微量物质进行保护时,为了醒目起见,有些痕迹物证要作警示标记。对露天现场的痕迹物证,为防止人为或自然力的破坏,可用纸盒、塑料布、雨伞、脸盆等遮盖物保护起来,遮盖物不要使用具有散发强烈气味的物品,以免破坏嗅源。

(四)特殊情况下的现场保护

在人命危急现场,包括受害人或犯罪嫌疑人有生命危险时,都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现场急救或送医院抢救。抢救时,一要注明伤者在现场的位置状况及与周围痕迹物证的关系;二要及时询问与事件有关的事项,特别是对生命垂危的人,要在医生配合下及时询问;三要派出看护,尤其对犯罪嫌疑人,要防止其逃跑、行凶、自杀和被人劫持;四要在救护时对伤者随身携带物品、替换衣服等妥善保管。

对爆炸、火灾等现场,还要及时组织力量抢救人员或财物,切断险源,疏散群众,防止险情扩大。排除险情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现场的破坏程度,并注意观察记录现场变动的情况和疑人疑事。

目前,现场勘查质量不高仍是刑事技术工作的最大短板。全国已实现犯罪现场“必勘”和“必录”,现场勘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现场痕迹物证提取和发挥作用率低。其主要原因是我们侦查破案的起点、获得犯罪信息和证据的源泉——犯罪现场保护的不好,多数犯罪现场遭到了有意和无意的破坏,导致提痕的数量和质量不高。所以,为了实现更快的破大案、更多的破小案的目标,我们就得从起点做好,保证案件发生、发现后,现场不被进一步破坏,尽可能把犯罪现场的信息原原本本的“传递给”现堪人员,为侦查破案、移送起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犯罪现场物证变动
论犯罪现场摄影构图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试论物证在烟草行政处罚中的适用
犯罪现场保护概念新论
动物犯罪现场2
刍议犯罪现场重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