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019-12-13李硕

文教资料 2019年28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图书馆传承

李硕

摘    要: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公共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优势进行探讨,提出充分挖掘馆藏文献内涵、运用新媒体技术宣传推广、组织现场实践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等方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公共图书馆    传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17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公共图书馆法颁布为契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正式迈向了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公共图书馆法》进一步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社会教育职能,理应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公共图书馆的现实意义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中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要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阅读推广、公益性讲座、培訓、展览等免费服务项目中,营造全民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学习中华人文精神的良好氛围。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公共图书馆中有着需要加强的紧迫性。

随着近年来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有了显著发展。一方面通过阅读推广工作引导全民阅读,树立了书香社会的典范。另一方面通过讲座、培训等,对公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在阅读推广活动中,注重活动的形式和影响力,忽略内容的本质,导致读者参加活动后仍然对宣传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当模糊乃至片面。如在讲座和培训中,选题过于高端化,远离大众生活,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大众参与度不强,难以引发共鸣,无法达到教育目的。公共图书馆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通过公共图书馆的宣传和推广,对公民享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修养,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具有重要意义。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能够丰富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梳理,提炼了符合当今时代的思想观点。意见指出,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可以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有的公共图书馆宣传活动相结合,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的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如将民俗文化、家书文化、孝敬文化等融入阅读推广活动中,将诚信文化、传统礼仪风尚等融入学雷锋志愿活动中,将传统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等融入讲座、展览中。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极大丰富公共图书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2.公共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

2.1专业的文献处理能力,提高利用价值。

图书馆从诞生至今一直参与并影响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加工大量文献,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必然会涉及相关文献资料。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收藏的地方文献提供文献支持。此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献的存储中,图书馆学家可以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评价等,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2.2广泛的服务群体,宣传推广效果良好。

自公共图书馆施行免费开放以来,全国到馆的读者逐年递增,2017年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共计3166个,总流通人次7.45亿[2]。广泛分布的公共图书馆和大量的流通人次,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活动提供了强大的受众群体基数。广泛的受众群体可以强化宣传推广效果,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2.3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增强群体接受性。

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向社会公众提供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向广大群众展示、宣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基地。例如举办展览、讲座,收集、记录和保存民间艺术技艺,拍摄民俗传统影像资料,建立专题数据库,开设专题阅览室或分馆,等等。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提高群众的接受程度,使群众欣赏、了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3.公共图书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

习近平说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公共图书馆法》指出,公共图书馆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全方位融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和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全民阅读中,是当今公共图书馆人应当承担的时代使命。

3.1充分挖掘馆藏文献内涵。

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涵盖门类广而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到96953万册[2]。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馆藏内包含了大量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标识等,并贯穿在根据中图法分类的各个大类图书中。如哲学类有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思想,政治法律类有传统美德、古典政治,文学类有古典诗歌小说,艺术类有中国传统绘画、书法、曲艺,历史地理类有历史人物传记、传统节日、文物,医药卫生类有传统中医知识,工业技术类有古建筑、传统华服、传统饮食知识,等等。

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标识如何清晰呈现在读者面前,走进读者的内心,需要公共图书馆建立一个溝通的平台,使读者能够清晰感受到穿越时空的古典文化,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例如,在策划某个传统节日的阅读推广活动时,围绕这个节日的起源、社会背景、不同地区的习俗特点、文学经典、历史人物、庆祝场所等方面展开,列出推荐书目、组织现场体验等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融入,使读者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历史文化的脉络。

3.2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宣传推广。

如今新媒体技术已成为公共图书馆宣传的主要阵地,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及各种直播平台、小视频等,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这一古老的元素披上新媒体的外衣,加入创意的因子,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浸润人们的心灵。如,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传统文化方面的普及知识,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全方位介绍和展示文化内涵。馆内读者活动开通网络直播,提前进行宣传推广,使活动当天不能到馆的读者也可以顺畅了解活动内容,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洗礼。

3.3组织现场实践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应该是深入灵魂供我们享受的。文化除了可以通过书本学习外,更应当融入生活之中。生活中对文化的学习是感性的,需要亲身感受和亲身体验,才能明白古人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想,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真正热爱它[4]。例如,有关传统节日的公益展览,在馆内显著位置设立展板,读者驻足可观,并根据不同节日更换不同主题,使读者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组织学雷锋志愿活动,讲解传统的礼仪、礼节、礼貌规范,使参与者们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和礼让宽容作风,体验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大国印象。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责,是公民社会教育活动的终身课堂。当今公共图书馆应该借着新时代的东风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以《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施行为契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效机制,使广大公民能够体味到传统文化的力量与美好。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2017.10.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805/W020180 531619385990505.pdf,2018.11.25.

[3]新华网.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 58.htm,2018.11.25.

[4]黄志庆.思想品德课程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6):156-159.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图书馆传承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