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发源地的蝶变

2019-12-13冯志伟程思

民族大家庭 2019年6期
关键词:洞村贫困村精准

文/冯志伟 程思

曾是湖南一个穷乡僻壤的十八洞村,因其硕果累累的脱贫工作为该省树立了榜样。

十八洞村坐落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共225户939人,大多数人常年贫困。

2013年11月3日,带着对苗乡人民的深情牵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自此,十八洞村成了全国精准扶贫的首倡地,而当地村民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014年初,扶贫工作组进驻十八洞村,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同年,136户542人被认定为贫困人口,扶贫工作组为他们制定了针对性的脱贫措施。

自然与文化资源丰富的十八洞村现在已被建设成为一个多产业基地,乡村游、猕猴桃和苗绣等产业生机勃勃。当地的猕猴桃还打进港澳市场,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曾在浙江台州打工多年的十八洞村民龙金彪对家乡过去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有感触。

“以前,我一般要每两年才在春节假期回来看望父母,没几天又匆匆赶回浙江上班。但是,从2017年起,我决定不走了,因为家乡发展前景广阔。”他说。

如今27岁的龙金彪已是该村农旅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这个合作社是2018年9月成立的,专门发展乡村游和特色种植。

十八洞村第一支书孙中元说,多元化的产业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工作机会。“2013年以前村里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外打工,现在外出打工的人只有约三分之一。”

相关数据显示,该村村民人均收入已由2013年的1668元增长到2016年的8313元,2017年更是达到10180元,并于同年宣告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经验也激励了周边其他地区的脱贫工作。

距十八洞村约95千米的龙鼻嘴村是一个典型的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当地3195位村民中90%是苗族,其中568人陷入贫困。

该村效仿十八洞村制定“精准扶贫”措施,过去几年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目前,124户513人已成功脱贫。

64岁的村民石成云患有心脏病,前些年他的两个儿子也都因病去世。

在当地政府和村干部的帮扶下,石成云目前在村里的旅游公司工作,负责清理河道,每月有1500元收入。“多亏了村里红火的旅游,我老婆也获得了一份卖茶叶的工作,每月也有1500元的收入。”石成云高兴地说。

龙鼻嘴村村主任助理钟昊旺介绍说,村里去年为村民开拓了520个就业岗位,其中建档立卡户直接参与的就业岗位达148个。龙鼻嘴村2018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完成旅游创收1.5亿元,极大地推动了龙鼻嘴村的脱贫工作。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叶红专介绍说,五年多来,湘西州以十八洞村为样板探索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好路子,全州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截至2018年底,全州1110个贫困村已累计出列874个,66.0073万贫困人口已累计脱贫55.4258万,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1.93%下降至2018年的4.3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4229元增加到2018年的9183元。

猜你喜欢

洞村贫困村精准
十八洞村:苗寨风光惹人醉
“你所不知道的十八洞村”
十八洞村 精准扶贫首倡地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十八洞村的大变化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