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人民,还给人民
——九秩伉俪扶危助困践行初心

2019-12-13蓝薇薇

银潮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月琴二老江苏省

文>>>本刊记者 蓝薇薇

孙鹰与沈月华伉俪

2019 年4 月1 日早上九点,孙鹰与沈月华收到儿子给他们发来的微信:“老爸、老妈:你们这么多年累计向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捐赠达29.75 万元。特此汇报!大爱无垠!”

孙鹰是江苏省广电系统离休干部,沈月华是江苏省妇联离休干部,两人同年出生,今年93 岁。他们无法忘记他们的初心,以扶贫助困作为人生的最大快乐。

2018 年8 月,有人在南京德基广场看到一对慈眉善目的老人,两人幸福地依偎在一起。路人忍不住拍下了一段小视频,传播到“抖音”上。这段视频收获了180万网友的点赞,网友们纷纷留言:这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这就是我们羡慕的余生。

没错,这对老人就是孙鹰和沈月华!看到人们如此喜爱这对老人,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特地发文:你们知道么,相由心生,他们身上值得我们敬仰的,不仅仅是爱情!

2019 年9 月5 日上午,大雨倾盆,记者如约赶到南京市蔡家花园,年已九旬的沈月华撑着一把伞下楼来迎我,她开朗地笑着,引我上楼。

孙鹰、沈月华家中陈设简朴、净洁。因为天气的原因,屋里光线昏暗,为了节约电费,二老没有开灯。

朝南有两个房间,一间作卧室,一间作书房,书房内坐着孙爷爷,他正在窗边书桌前安静地翻看《新华日报》。

沈奶奶扎着捆腹带,着淡灰色布衣,外罩一件牛仔背心。布衣素净,自袖口可看到均匀的针脚。

身着白衬衫、深色长裤的孙爷爷脸上看不到多少皱纹,脸庞饱满、面色红润,就是听力不太好。奶奶是爷爷的耳朵,她将来访者的提问大声地重复给爷爷听。

“我们生活很简单,打扫卫生和日常家务都能独立完成,不需要照顾。”沈奶奶说,“我们曾在新疆工作了十多年,女儿就嫁在新疆了。儿子跟着我们到了江苏。他也住在这个小区。”

二老有时会去逛街。奶奶喜欢交朋友,喜欢一切新鲜事物,爷爷拍照、在电脑上玩“P S”,素材主要是他和奶奶的合影。

他们的初心

孙鹰与沈月华都出生于1927 年的上海,但他们却是到了解放区以后才相识的。

1942 年,孙鹰跟随叔叔到了解放区,在苏北抗日军政大学九分校(以下简称抗大)学习。孙鹰回忆:“当时生活很艰苦,没有衣服、鞋穿,身上长满了虱子。”

1943 年8 月,在抗大,他入了党。

“就是想救国,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当时的仪式很简单的,我们按照党章宣誓,指导员念一句,我们就跟一句,入党后,我的心情很高兴。那时我还是个少年,但知道自己将来的一切都要按照党章去做,起带头模范作用,凡事吃苦在前。”

为了躲避日本鬼子的袭击,抗大的学员们整天行军,大家在海边打圈子走,停下来的时候,指导员就给他们讲课。

孙鹰在抗大入党的时候,沈月华正随着母亲和哥哥到了上海地区一所难民收容所,靠救济生活。沈月华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在收容所,哥哥遇到了中共地下党,经过思想的洗礼,入了党。接着,哥哥向沈月华引荐了女地下党员孙月琴。在哥哥与孙月琴的引导下,沈月华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大致内容是:“当我知道共产党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感到很有感情。”1946 年,经过宣誓,沈月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此后,沈月华随着孙月琴到了解放区。

“我们偷偷地化了装,坐着小舢板,到了解放区。当时摆渡的是一个姓张的老人。”沈月华回忆。

两人向组织部门报到,接待她们的就是在兴化高邮宝应二分区地委组织部任干事的孙鹰。

“她在我这里登记,但什么组织关系都没有带,我们无法确定她共产党员的身份,于是向孙月琴做了一番调查,确认了她是共产党员的身份。”。

沈月华到二分区报到后,去了《人民报》做记者。孙鹰在兴化县委组织部做宣传委员,1948 年,又被调去中央团校学习与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已经过一番革命历练的沈月华无意间得知孙鹰在中央团校,便写了封信给他。两个人重新取得联系。

“我们俩啊,是我追的他。我给他写信,后来两个人的关系就发展了。”沈月华笑着说。

不久,沈月华也被调到北京国际联络部工作,之后与孙鹰响应支援新疆的号召,在新疆工作了11 年。在那里,两人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

践行初心

由于多年在江苏省妇联工作,沈月华一直在关注妇女儿童的困难、发展和权益,尤其是困境儿童的问题,一直揪着她的心。

在二老家中,记者看到一叠《春蕾受助学生申请表》。

二老在采访中回忆往事

一个连云港的孩子写道:“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年迈的奶奶无劳动能力并且患有心脏病。目前靠低保和奶奶的养老金生活,奶奶一个月还要花一大笔医药费。我的心愿梦想是考上一所好大学,脱离贫困,回报社会。”

有孩子写道:“父亲于三年前患上白血病,并因治疗无效去世,奶奶因为伤心过度,加重视力残疾,并做了手术。爷爷奶奶视力都不好,都有眼部疾病,我和弟弟都是在校学生,没有收入,一家人仅靠母亲的微薄收入。我的心愿:能考上大学,从事医学行业。”

孩子们困窘的环境令二老忧虑,从1990 年起,二老向儿基会不停地捐款。每年至少捐助1 万元。有一年补发工资,奶奶补到了4 万多元,一分未留,转手就全捐了。

2004 年,省儿基会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募资创办“春蕾班”,沈月华一次就捐出了5000 元。2007 年,江苏省启动“恒爱行动”,她参加完启动仪式,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久别多年的棒针,戴着老花镜,亲手为孤残儿童编织起爱心毛衣。她还约请了另一位80 多岁的老战友,一起编织毛衣,两次专程来到省儿基会捐赠了好几件毛衣、冬衣。

2011 年6 月7 日,二老在省儿基会建立了孙华儿童慈善基金。算起来,二老累计捐赠297500 元,共帮助了数十名困境中的学生。

一个罹患抑郁症的孩子写信给老人,表达感谢之情:“你们的照顾不仅为我们家解决了一些经济负担,也是对我的一种鼓励,让我看到了温暖明亮的火花。此后,我将认真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两位老人过着清贫、简单生活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给予。他们能够健康长寿、美满和谐,秘诀是否也在于此?

“我们年龄都太大了,想为社会为国家做点事,又怕做不好,还给人增加麻烦。”沈月华说,“我们只能捐款捐物,用这种方法帮助别人。”

“我们的钱,来自人民,还给人民。”

“我和爷爷早就思考过,等我们去世了,要把遗体捐献了,我们老了,即使器官不能捐给其他人,那么就看看能不能留作科研解剖用,说不定也能发挥点作用。”

但只是捐钱捐物,他们仍觉得远远不够。二老向记者倾诉他们的烦恼:“我们心里有一个苦衷,由于我们的历史,党和国家给我们很高的待遇,但我们怎样才能为党和人民做一点更实在的事情?我们一直在思索,心里很不安。你也帮我们想想,我们到底要怎样做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实践‘我们的初心’?”

后记:九月,我们完成访问后,奶奶写微信给我:“小蓝,我们只是随意谈谈,不要宣传。”

经江苏省妇联罗春寅女士做工作,他们同意发表此文。

我想:爷爷奶奶,让更多的人了解你们的善良与坚守,鼓舞更多的人向善向美,这也是一种“践行初心”吧。

猜你喜欢

月琴二老江苏省
给爸妈当“秘书”
悦己
江苏省无锡船厂有限公司
我为爸妈当“秘书”
一封家书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香山二老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
徒步中国,患难情侣走不完的一世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