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拍影像传播对甘肃地域形象的重构与再塑

2019-12-12郑向阳

新闻传播 2019年16期
关键词:航拍兰州甘肃

【摘要】随着技术的革新与观念的更新,航拍影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由影视剧拓展和渗透到地域形象片、城市纪录片、城市微电影的制作中,对地域形象的提升和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力越来越大。论文通过研究航拍影像对甘肃地域形象的提升与塑造,试图找寻到航拍影像技艺与甘肃地域形象的结合点,探究利用航拍影像建构甘肃地域形象的可选路径和优化方案,并期望抛砖引玉,对甘肃周边地区及相邻地县城市的形象塑造起到一定的示范价值与辐射意义。

【关键词】地域形象;航拍影像;影像传播;甘肃;重构;再塑

地域就字面意思而言是一个空间概念,可大可小、可圈可点,大至国家、小至省区,乃至城市。而形象一词更具文学意味,通俗来讲是指人或物比较显著又与众不同的外部特征,这些外部特征因其显著或者异常往往能引起人的思想活动或者情感反应,形象是逐渐形成或者被挖掘的,所以它是一个时间概念。当地域和形象组合在一起后,就是一个时空综合概念了,不难理解,地域形象是人们对某一个地域空间内在的人文特征和外在的景观特征的综合印象,是对区域界限、人文底蕴及自然特征的系统性认知.它涉及历史、经济、文化、民族、民俗、生态等多个因素,是该地域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文化积淀、资源积累而逐渐形成并被发现、描述、传播的综合形象共同体。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落地生根,各省市地区立足于地域特有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社会风貌、经济特色等资源,以大型旅游艺术节、重大事件直播、影视作品植入、户外真人秀节目等方式推广地域形象。地域形象构建方式众多,航拍影像传播是近年来一种直接有效的方式。甘肃省地理位置特殊、地域范围独特、自然风貌奇特、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博深、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地貌相融合的省区,这为航拍影像的摄制与传播提供了充分的题材和素材,甘肃地域特征和航拍影像优势不谋而合,相映成辉、相得益彰。以甘肃省省会兰州市为例,兰州又稱“金城”,历史发展悠久,文化传统丰富,地理位置独特(中国版图中心、西北座中四联、丝路沿线重镇等),地貌特征奇异(黄河穿城而过)。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兰州市地域形象不尽如人意,城市定位不明确,品牌形象未形成,公众和传媒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投资环境,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进入新世纪,兰州市政府将城市定位为:“区域中心、宜居城市、黄河明珠、如兰之州”,并明确提出“将兰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环境优美、文明富裕、功能完美和富有山水特色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定位明确后,如何在全媒体的语境和视阈下,分析兰州城市形象不理想的成因、寻找重构和再塑兰州城市形象的路径和策略,对于加速兰州经济发展、促进兰州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全局意义和现实价值。对于新媒体时代的大众而言,某一地域形象的养成很大部分来自于媒体传播,媒体尤其新媒体强大的传播能力、宽广的覆盖范围都会极大影响地域形象的形成与塑造。从媒体传播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入手,着眼于媒体对地域形象的构建,探讨让媒体成为城市形象塑造与和谐发展的“加速器”,无疑是当前应该花心思考虑和下功夫处理的问题,而通过传媒塑造地域形象的重中之重是地域影像的构建与传播,实现对甘肃地域形象生动鲜明的影像传播和形象逼真的视听再现。

地域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它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人们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果。在地域的形成过程中,人们持之以恒创新和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传统和自然风貌,不断遴选或者促成能体现一个地域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精髓的符号,逐渐营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地域形象。地域形象的建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一个内部发展的问题,也是对外影响传播的问题,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全新影像的摄制与传播已成为某一地域得到大众认知与辨别、形象认同与宣传、品牌认可与创建的有力手段。影像是人们对视听觉感知生动又逼真的还原,是声画同步、视听一体的。影像是跨民族的世界性语言,接受无瓶颈,传播无障碍,它的逼真性、形象性及渗透力、生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高效的交流与沟通方式。用影像塑造地域形象、构建城市品牌无疑是全媒体时代的最佳、最优的选项,已成为国家和城市开展对外形象传播及营销的公认的有效方式。在影像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上,航拍是影像摄制手段的一次革命性飞跃,航拍影像的信息量大、画面生动,所展现空间连续而完整,造就了视觉感受的新维度。航拍影像的进一步应用和拓展已成为现代地域形象塑造的重要一环,而甘肃也是特别适宜于航拍的地域之一,以甘肃省会城市兰州为例,“两山夹一水”,黄河穿城而过,东西跨度狭长,南北两面各有皋兰和白塔二山对峙,有山有水,城市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绿化面积广泛,这些本身就是航拍的绝佳题材,为航拍影像特有的宏大叙事美学特征和地域形象建构功能提供了十分般配的对象。

从影像创作的角度看,地域形象在影像作品中的传播具有三个层级:地域的外在符号(物理层面)、地域的风俗(人文层面)、地域的气质和性格(文化层面),三者在影像作品中表达的程度以及相互作用的深度,决定了作品对地域形象传播的效果,其中,地域的外在符号是地域形象的基础,对于受众来说也是最直接、最具有感官性的符号,是指地域形象外化的物理性特征,尤其是指地域的物理空间,可以包括城市的整体建设面貌,标志性的地区或建筑,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等。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以点带面,抛砖引玉,以航拍影像在城市宣传片、城市纪录片、城市微电影以及城市重大事件的电视直播中的运用为切入点,通过对纪录片《金城兰州》的传播效果、兰州国际马拉松的直播效果等个案研究,探讨影像传播尤其是航拍影像对甘肃地域形象塑造的效用、途径和方法;通过对《飞越地球》《航拍中国》《飞越海西》等国内外航拍影像精品的对比分析,为甘肃地域形象的影像建构之路找到一些具有示范意义的样例:通过对航拍影像的审美功能与宣传意义,尤其是航拍影像在建构甘肃地域形象的过程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应用价值的理论研究,探寻航拍影像助力甘肃地域形象塑造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具体方式和实施方案。落脚点是探寻航拍影像的审美功能与宣传意义,重点分析航拍影像在建构甘肃地域形象的过程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应用价值,尤其是航拍影像助力甘肃地域形象建构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具体方式和措施。航拍影像高视点、强视效、广视阈的造型特点,是地面常规拍摄难以企及的,它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和审美感受。航拍影像对于地域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不仅是受众需求的更新、传媒手段的变革和摄影技术的进步,更是地域形象新的诉求方式的形成以及视听语言新的美学内涵的蜕变。

航拍影像为地域形象建构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航拍被喻为“上帝之眼”,意指超越肉眼、在高空中俯瞰式反观大地与生命的全视之眼。随着无人机航拍的广泛运用,人们既想“上天揽九月”、又想“飞入百姓家”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航拍实现了人类“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想象。航拍影像在建构地域形象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呈现地域自然美、创造地域意境美、感悟地域人文美的审美特征与传播效果,让受众对地域形象有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认识和印象。当然,传统航拍影像营造的是一种高视点、宽视角的宏观印象,从审美的角度看,是一种“间离”的视觉奇观,人们非常好奇又因为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企及而产生一种距离感。这种影像以气势磅礴见长,但过度使用,势必会形成新的视觉疲劳和思维定势。对于地域形象的塑造来说,我们既需要高大上的宏观展现,也需要接地气的微观刻画,而这正是无人机航拍的优势所在,无人机的灵活性是其他航拍工具难以比拟的,既能展翅翱翔于天际之间,又能屈身穿梭于城市之中,这种从俯视到平视,由全貌到细节,从整体到局部,从奢华到低调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利用影像传播尤其是航拍影像建构地域形象的最佳方案。

事实证明,利用影像来宣传推广地域形象见效快、收效高。许多省市已经意识到影像对地域形象的巨大传播力,开始尝试利用影像尤其是重大事件的航拍影像来塑造和传播地域形象以及提高城市软实力。近年来,兰州市通过承办国际马拉松比赛、金鸡百花电影节等重大事件,并借助于央视的优势传播平台,尤其是航拍影像,对地域形象的提升与塑造效果显著,尝到了甜头。但相对于北京申奥宣传片、杭州G20峰会形象片、央视航拍中国纪录片而言,甘肃地域形象的影像塑造之路才刚刚起步,尤其是植根于本地创作团队的航拍影像才初具雏形。研究如何将本地人视角和外地人视角相结合、城市地貌景观与历史文化底蕴相结合、宏观鸟瞰与微观洞察相结合、空中航拍与地面近摄相结合,既不窠臼于江南城镇,也不拘泥于现代都市,真正制作出独具兰州特色和极具西北风味的航拍影像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通过文献综述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者对地域形象建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域形象表达、地域景观设计及地域重大事件等几个方面,部分文章涉及到影像的传播效应和宣传功能,但主要集中在利用影视作品的隐性植入来塑造地域形象,且研究面比较宽泛,大多都是宏观论述。关于为建构地域形象而量身定做的影像尤其是航拍影像的研究文献,涉猎很少。近几年,公众对航拍影像的传播与宣传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而一旦公众对航拍影像产生视觉疲劳,也就意味着航拍影像的衰败开始了。所以,及时从理论上对航拍影像的审美特征、传播效果、技术要点及拍摄方案进行梳理与分析,尤其是对通过航拍影像建构地域形象的合理途径、有效措施进行优化和总结,已迫在眉睫。然后用理论指导实践,形成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出航拍影像无限魅力。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现状,寻找差距,然后才可以“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近年来,国内外很多省市都热衷于制作航拍纪录片,航拍影像已成为一种常态性的形象宣传媒介,这其中不乏精品佳作,对这些作品的对比研究,可以为甘肃地域形象的建构找到一些具有示范意义的样例。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航拍作品包括《家园》(法国)《轮回》(美国)以及《鸟瞰日本》《空中看英国》《鸟瞰德国》和《空中看一战》等,国内具有代表性航拍作品比如《舞动陕西》《魅力天津》《最美广西》《再飞齐鲁》《飞越海西》《蓝天下的广东》等。另外,《航拍中国》作为由中央电视台投资制作的以航拍为唯一拍摄手法的纪录片,因其航拍的独特视角、绝美的风景呈现以及独特的人文表达而引爆网络,上映之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中国台湾第一部航拍纪录片《看见台湾》曾先后在北京、上海、厦门等地播出,反响很大,该片采用航拍的形式,将中国台湾以一种从未出现过的宏大影像视野与深度人文关怀的气质展现在银屏上,让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

近年来,甘肃省通过承办一些重大赛事来提升地域形象,尤其是央视对兰州国际马拉松比赛的航拍直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宣传效应,完美呈现了兰州独特的地域形象,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地之上,悠久的黄河铁桥、古老的黄河水车、柔美的黄河母亲、壮阔的黄河之水依次在镜头里呈现,无人机穿梭于高楼大厦、滨河之畔,让人感受到了“如兰之州、如家之城”的兰州魅力和地域风情,大大改变了民众尤其外地观众对兰州的刻板印象和固有思维。另外,2016年随着纪录片《金城兰州》在凤凰视频、央视科教频道及兰州电视台的相继播出和广受好评,兰州的品牌形象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金城兰州》将空中航拍与地面跟拍有效结合,既有宏大景观的展现,又有细微人文的刻画,相得益彰,相映成辉。

参考文献:

[l]张楠,孙发友.央视地域形象广告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分析——以关键词为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01:167-172.

[2]云海辉.影视创作与地域形象传播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9:90-92.

[3]巩杰.甘肃地域文化纪录片对陇右文化的影像传播[J].东南传播,2011,07:82-84.

[4]刘洁.航拍纪录:放眼看见的意味[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11:115-118.

[5]应国虎.试论航拍影像的审美特征与美学价值[J].当代电影,2014,12:116-119.

[6]梁自强.论无人机航拍与纪录片的影像创意及美学探索[J],电视研究,2016,11:57-59.

[7]胡庭玉.影视航拍的特点及技术应用[J].电视研究,2016,09:40-41.

[8]王冬冬.城市形象影像文本建构中的城市精神提炼[J].社会科学研究,2013,03:109-113.

[9]周根红.申奥片与城市形象的影像传播[J].中国电视,2012,04:32-34.

[10]甄真,城市形象的影像话语塑造——城市宣传片创作模式读解[J].当代电视,2014,03.

[11]张吕,易为.城市形象的影像建构与大众传播[J].中国电视,2016,11:45-49

[12]何步文.重大事件与城市形象建构研究——以兰州马拉松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3,04.

[13]杨晓燕.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与城市形象传播[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15,03:77-80.

[14]杨棪.《金城兰州》:城市形象宣传的重构[J].中国电视,2016.09:63-66.

【作者简介】郑向阳,硕士研究生,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字影像技术与艺术。

【基金项目】2018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航拍影像传播的甘肃地域形象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YB054)阶段性成果:兰州交通大学“百名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资助。

猜你喜欢

航拍兰州甘肃
甘肃:“三年行动”超进度
致敬甘肃
航拍巴彦呼硕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魅力航拍
第17站甘肃
AirCraft航拍辅助软件
万事俱备,能飞多远飞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