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明珠,好斗背后是焦虑

2019-12-12田亮

时代报告 2019年10期
关键词:银隆格力电器董明珠

田亮

“董明珠既是网红又是一个好斗者。”2019年1月18日的中国智能制造大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直言不讳地自认道。记者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斗争”,是她在2016年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对股东“开火”。当时,董明珠想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力主格力电器以130亿元全资收购珠海市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但这个提议遭到许多股东的反对,最终被否决。

那天,董明珠步入会场时没有得到掌声。这样的冷遇还是她“唯一一次”遇到。董明珠面对100多名股东,“大到上千万股,小到100股的,也有浙江开路虎来的大户”,放起连珠炮:“格力没有亏待你们!我讲这个话一点都不过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几个这样给你们分红的?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两年给你们分了180亿,你去看看哪个企业给你们这么多?格力从1个亿、从1%利润都没有甚至亏损的企业做到今天,达到13%的利润,是靠你们吗?”

发这样的“火气”,董明珠还算是客气的,股东毕竟是自家人,她自己也持有格力电器数千万股股票。事实上,她的“炮口”经常对外。

格力与美的的专利之争

董明珠最近一次“开火”瞄准的是竞争对手奥克斯。今年6月10日,格力电器发布《关于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不合格空调产品的举报信》,指出奥克斯空调价格便宜但耗电量很大,产品与其宣传、标称的能效值差距較大,能效比和制冷消耗功率的检测结论均为不合格。董明珠还在微博上晒出了检测证书,并将这条微博置顶。

当时正值“6·18”电商促销大战,此举让另一家企业坐收渔翁之利——美的屡屡登上一些电商平台空调类商品的每日销量排行榜冠军宝座。这可不是董明珠愿意看到的。

家电行业是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分别位于广东珠海和佛山的格力与美的则是中国家电行业的代表。两家公司之间的“瑜亮之争”由来已久,两位掌舵人——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与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之间的斗争也已公开化。

董明珠是个直性子,一不小心在2019年1月16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披露了格力电器2018年税后利润为260亿元。这一提前透露未公开重大信息的行为导致格力电器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发的关注函,董明珠本人也收到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不到一个月,2月11日,格力电器独立董事、有董明珠“闺蜜”之称的刘姝威在微博上举报:“据多家媒体报道:‘2019年1月12日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2019中国制造论坛上透露,美的集团2018年预计税前利润超过260亿元,再创新高。1月15日美的集团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按照广东证监局发布的警示函,方洪波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六条和第四十五条。如果广东证监局给董明珠发警示函,而对方洪波的行为不发警告,那么广东证监局是否选择性执法?”此举果然见效。2月18日,深交所、广东省证监局分别向美的集团和方洪波发布关注函、警示函。

自2008年以来,格力和美的曾多次对簿公堂。2008年,格力状告美的的“舒睡功能”侵犯了格力的专利;2011年,法院宣判格力胜诉;2009年,美的和格力互告对方虚假宣传;2013年,格力又起诉美的商标侵权……10多年来,双方围绕技术专利、商标、虚假宣传等,发起的互诉案数十件,累计索赔金额近亿元。

在董明珠眼中,美的是“小偷”。2017年3月,在格力智能装备全球首发暨高峰论坛上,董明珠说:“我不评价别人几百亿收购别的公司的产权。一个企业是小偷,永远都是小偷,不可能当领导,因为它没有多大的胸怀,没有高瞻远瞩的思想,逐利而行,这不是中国制造业,特别是在供给侧改革的时代。”方洪波的脾气没有董明珠那么大,他回应称:“海外买买买和自己干干干不矛盾,世界上企业巨头都经历了合资合作、并购重组发展走向壮大的过程。”

董明珠则认为,美的不仅“偷”技术,还“偷”人才。2015年6月1日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她说,格力电器已经被竞争对手恶意挖走600多人,超过了培养人的速度,已经严重影响到格力的创新积极性。方洪波随后回应称:“只要是珠海那家企业的人,我们绝不会用。我们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2019年1月,董明珠回忆此事时说:“我那时不天天讲美的偷人的事情,媒体不关注的话,它天天到我这来挖人,我讲了它就不来挖人了。”

董明珠还多次抨击美的“一晚一度电”的广告语。2016年3月,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要对侵权行为、虚假宣传、伪劣商品给予严厉打击,我觉得这是对创新型企业最大的支持。过去,一些企业以次充好、不择手段欺骗用户的行为,给真正的创新型企业带来最大的不公平。就像美的的‘一晚一度电一样,从2012年开始,美的受到过工商部门的处罚,也因此赔偿过消费者,但依然不改,无非是换些花样,‘一晚低至一度电‘一晚一块钱‘一晚两度电等。”2017年6月,她在新华网的一次活动中又说:“相信空调一晚一度电的广告就上当了,一晚不止一度电,可能十度电甚至更多,在什么样的特定条件下才一度电呢?是在外面温度跟里面温度几乎是相同的时候,不需要的时候才可以一度电。”直到2019年1月临时股东大会上,她还在说这件事。

空调行业在历史上一度以粗放式经营为主,注重销售渠道,以营销来驱动。经过多年,行业发展凸显“天花板”,亟须转型升级。业界人士认为,格力、美的之间不断发生的专利之争,尤其是高质量的专利之争,极有可能是家电领军企业在完成品牌建设、产业链布局和渠道布局之后,下一个发展周期的竞争新手段。不久前,苹果、高通两家世界知名科技企业也发生了专利权之争。这种竞争并不至于你死我活,侵权赔偿对他们而言也不至于伤筋动骨。知识产权的竞争只会刺激企业竞相加速研发,创造新产品,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消费者。两家领先企业的技术进步也将拉动整个行业乃至相关产业链向前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看,董明珠骂“小偷”、怼竞争对手有其积极意义。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格力电器凭借871件的成绩位列2016年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榜单第七名,成为该榜单发布以来唯一上榜的家电企业。2018年,其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834件,排名升至第六。美的也在2017年引用国际机构的报告称,家电领域美的发明专利数量在全球范围连续3年居第一位。

不同企业管理模式的较量

董明珠还有一个奇怪的对手。

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新能源失败后,董明珠没有罢休,而是联合王健林等人共同出资约30亿元买入银隆新能源部分股权。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拉王健林出资的经过:“王总,我现在有一件事求你。他说什么事,我说我想投资银隆,这个收购失败了,但是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能成长起来,因为我认为新能源这个项目,中国和世界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它是直线赛跑,而不是弯道超车,最有价值。王总一听,说:‘好,我支持你。要多少?后来我说10个亿,他说没问题。后来刘总(刘强东)也参与进来,然后中集也参与进来,他们拿完,王总说剩下的‘我全包了,所以就变成5个亿。”后来,董明珠又多次增资,使其个人成为银隆新能源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17.46%,仅次于魏银仓控制的银隆投资控股集团所持的25.99%。

董、魏二人成了一家人,本该携手言欢,却生了嫌隙。2017年下半年,业界传闻两人不睦。2018年初,银隆新能源董事长魏银仓辞职。当年11月13日,银隆新能源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原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涉嫌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公司利益,金额超过10亿元,公司已向法院起诉,向公安机关举报。

2019年4月25日,银隆新能源微信公众号公布了事件的最新进展:“公司提起的刑事控告和民事诉讼稳步推进。其中,控告对大股东魏银仓及孙国华(原公司总裁)等人的相关刑事案件已于2018年11月8日正式立案侦查,三起民事案件已召开庭前会议,将于近期正式开庭审理。前述案件,涉及侵占公司利益总计超过14亿元。”涉案金额包括骗取政府财政补贴资金1.1亿元、冒领公司补偿款1.5亿元、采购设备虚增价款2.6亿元等。对于魏银仓身处美国的传言,公众号中称“经核实,情况属实”。董明珠说,这些情况她入股时并不知情,“后期才知道银隆的窟窿到底有多大”。

董明珠与魏银仓之争,背后包含着不同企业管理模式的较量。2017年6月,董明珠、魏银仓参加一档电视节目。董明珠主动提及两人曾为一个细节吵架:“有一天我看到那个车上的缝隙那么大,他(魏银仓)说:‘你去看看别人的车,都是这样。我说:‘那不行,重来。你必须给我做到零毫米,就是无缝对接。你没有理由说做不到。”主持人问道:由从前的“走路”,到如今的“跑步”甚至“冲刺”,银隆能够胜任吗?魏银仓表示“尽力而为”,董明珠马上回应说:“什么叫尽力而为?作为公司一把手,必须做到!除非你不在其位。在其位,谋其政,必须用极致的眼光要求你的队伍,这没有什么尽力而为的事情。”“不是拥有先进技术就可以坐吃山空,做到极致,未来市场才是你的。”

咄咄逼人的背后是一种焦虑。布局新能源,被视为董明珠和格力打破制造业瓶颈、进行多元化升级的关键之举。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银隆新能源并不占优,就总体销量而言,连国内前十都进不了,仅在新能源客车这个细分领域有一定优势。比亚迪已连续4年销量全球居首,美国的高端品牌特斯拉也正在中国建厂,董明珠如果不极限施压逼着银隆新能源“跑步”前进,银隆新能源真有可能被甩得越来越远。此外,魏银仓是初代创业者。据银隆新能源公众号公布的举报信息,魏银仓涉嫌与妻妹的公司进行近5亿元的不正当交易。董明珠则是职业经理人,今年4月刚刚被《财富》杂志评为“2019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50强”第七名,也是前十名中唯一一位女性。作为现代商界领袖,她从不让一个亲属进入格力,更不会容忍魏银仓这种裙带关系。

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角逐

董明珠至今“念念不忘”的还有小米公司及其创始人雷军。

小米主要经营手机,与格力电器本没有太多关联。2013年12月12日的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马云、王健林分别宣布,雷军、董明珠获得“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称号。王健林用“实体和实业”描述董明珠和格力电器的经营模式,马云则用“营销”描述小米模式。雷军说:“小米模式能不能战胜格力模式,我觉得看未来5年。请全国人民作证,5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

“一块钱不要在这儿说。第一,我告诉你不可能;第二,要赌不是1亿,我跟你赌10个億。为什么?因为我们有23年的基础,我们有科技创新研发的能力。”董明珠说。雷军直言:“董总杀气惊人。”

此后至今,两人的10亿赌局一直是热点话题。2013年,小米营收316亿元,格力营收1200亿元。两家公司每公布一次年报,各路媒体就来分析10亿赌局的前景。2014年11月,有媒体就此事的进展采访董明珠,她说:“在台下的时候,雷军跟我讲:‘董总,我回去仔细翻了你的资料,你这个企业太棒了,我找不到你的缺陷。这就是他的原话。”

在“赌局”开设一周年之际,小米斥资12.66亿元入股美的。本就对美的没有好感的董明珠说:“我希望作为中国的企业,雷军的企业走出国门,但是很遗憾刚刚走出去就被封杀了,你偷了人家的专利。一个偷别人东西的人还称为伟大企业?要是我的话就不好意思说。小米和美的,两个骗子在一起,那就是小偷集团。如果有一天你的专利比我多,你的质量比我好,我真的有点急了,我得改变自己,我要加油了。”她指的是2014年,小米因涉嫌侵犯爱立信专利,被诉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并被要求停止在印度销售涉案手机。

这件事董明珠说了好几年。2015年10月,她说:“我讲雷军的小米是小偷,我怎么会讲错呢?他不敢说。”2016年2月,再次谈起此事,她说和雷军之间没有任何矛盾:“我并没有恶意,这是一种真诚的态度。曾经有人跟我讲:‘你是个公众人物,讲话要注意一点,不能点名道姓说别人。我说:为什么?难道我们看到不正确的现象都不去说?那谁来说?怎样实现(中国制造)2025?就应该有这种真诚的态度。”

2018年过去了,“赌局”的谜底揭晓了。两家公司的2018年年报显示,格力和小米的营业额分别是:2000亿元、1749亿元,董明珠赢了。

格力与小米之争被视为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之争,而互联网经济的增长比实体经济要快很多。最近,两家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相继公布,小米以437.5亿元的营业额超过格力电器的405.5亿元。其实“赌局”一开始,大多数人就认为雷军会赢。5年间,小米增长了4.5倍,格力仅增长了67%。

小米是互联网企业,格力是传统制造企业。正如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所说,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互补关系,不是替代关系,“所有的互联网都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离开了实体经济,互联网什么都不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这个加号前后两边的企业、行业是需要齐头并进的,否则孤掌难鸣。

被董明珠怼过的人和企业还有很多,比如她说宝能系是“中国制造的罪人”,中国汽车企业“粗制滥造”,等等。这至少说明她没有缺席这个时代的前沿议题。“和谐是斗争出来的。只有坚持打假,和不和谐、不良行为做斗争,我们才能实现和谐,才能让我们中国制造在和谐公平的环境下取得发展。”就在2019年1月董明珠声称自己是“好斗者”的同时,她也说出了这番话:“希望所有的企业要做祖国的一个健康细胞,我们每一个细胞都健康了,中国就强大了。中国制造一定是因为健康的细胞才能够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银隆格力电器董明珠
拿下银隆,董明珠为荣誉而战?
怎么看待美的集团业绩预告
别在人吃饭时打电话
珠海银隆会成为“汽车版乐视”吗?
格力电器未来十年内在价值大探
董明珠的“破门”面试
银隆债务罗生门
格力电器扮演举牌方 引发交易所关注
董明珠女强人被免职刷爆朋友圈
格力电器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