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诊治孤立性肺结节的效果对比

2019-12-12李隽

医药前沿 2019年32期
关键词:胸管胸腔镜结节

李隽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胸外科 上海 200081)

近年来,孤立性肺结节发病率日趋上涨,在临床治疗中,首要问题在于鉴别其良、恶程度,电视胸腔镜手术是继开胸手术以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式[1]。本文随机选择2018年6月—12月的8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肺结节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海长海医院2018年6月—12月间收治的8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年龄20~64(38.51±2.52)岁;男性23例,女性19例;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36例。对照组年龄21~65(39.20±2.71)岁;男性25例,女性17例;良性肿瘤4例,恶性肿瘤38例。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全身麻醉状态下,患者取健侧卧位,手术切口为胸部标准后外侧切口,用手工方法或是直线型切割缝合器楔形切除病灶,并及时冰冻标本送检;若结果为良性,结束手术;若结果为原发性肺癌,立即进行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2]。

研究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全身麻醉状态下,患者取健侧卧位,便于患者侧肺完全萎缩,采用内镜切割吻合器对病变部位进行楔形切除肺结节,并快速冰冻标本送检;若结果为良性,结束手术;若结果为原发性肺癌,延长前胸壁操作孔至7~9cm的小切口,在电视胸腔镜的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3]。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胸管引流时间。(2)记录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皮下气肿、肩关节活动感觉障碍。

1.4 统计学指标

2.结果

2.1 手术情况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对比(±s)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胸管引流时间(d)研究组42103.44±28.7639.11±14.477.03±1.332.13±0.16对照组42143.26±45.87140.11±63.239.55±2.453.71±1.2 t-4.6529.8485.7178.254 P-<0.05<0.05<0.05<0.05

2.2 术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χ2=4.500,P<0.05)。见表2。

表2 术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例)

3.结论

孤立性肺结节是指肺实质内单发或类圆形、最大直径≤3cm的病灶,不随有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肺不张或肺炎[3]。临床上常见该疾病,但其病因复杂,在诊断上有一定的难度。

临床上主要采取的手术治疗方式有传统开胸手术与微创手术,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并且术后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是不利的。电视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手段,被逐渐应用到肺部疾病的治疗中,而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淋巴清扫术也被证实为标准的根治手术之一。孤立性肺结节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判定肺结节所在位置和完全切除病灶。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其手术效果明显,并且能弥补开胸手术给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更受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胸管引流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与梁冰等人[4]的实验结果一致。提示电视胸腔镜下手术的创伤更小,且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利于手术效果以及患者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相对于开胸手术,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孤立性肺结节更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胸管胸腔镜结节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从气、虚、痰、瘀辨治肺结节术后咳嗽
自制胸管固定带在肺癌术后患者胸管管理中的应用
肺上叶切除手术单根胸管引流与两根胸管引流对比
肺癌患者胸管注入化疗药物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策略研究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