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一带一路”开放思想研究

2019-12-12古龙高古璇

大陆桥视野 2019年1期
关键词: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文 / 古龙高 古璇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质,在国内,通过新亚欧大陆桥等主通道将中国中西部地区、沿边地区对外开放与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在国际上,以传统陆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为轴,以标志性项目、境外经贸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为点,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以境外合作园区为依托,通过商贸、产能合作,重构国际物流链、产业链、价值链,形成新的国际区域合作产业带,实现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倡议以务实为前提,继承与发展了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创新开放模式,跳出有差别的优惠政策拉动的路径依赖,改变过去点状、块状发展格局,着眼于“三个共同体”建设,对于中国的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集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大成,展现了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时代特质,具有鲜明的特色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一、“一带一路”开放思想的特色性

(一)“一带一路”倡议是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轴线的对外开放

“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①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经国务院授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确定的重点是“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通过陆海丝绸之路建设,促进要素跨境流动,推动资源高效配置,优化市场对接融合。“我们要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联结陆上公路、铁路道路网络和海上港口网络。我们已经确立‘一带一路’建设六大经济走廊框架,要扎扎实实向前推进。”②

以新欧亚大陆桥为例,如从远东到西欧的货物,经新亚欧大陆桥海陆联运全程10870公里,比西向经苏伊士运河少8000多公里;比东向经巴拿马运河缩短11000公里,构筑了丝绸之路复兴的国际战略基础。从国内角度看,中国境内沿线直接涉及的省区有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当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从区域非协调发展转变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时候,既需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需要兼顾地区平衡的区域发展模式。新亚欧大陆桥以陇海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双西公路③及管道运输为综合载体,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④新亚欧大陆桥的畅通使区域内部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促进区域经济的横向联系与分工协作,从而逐步向具有强大内聚力的陆桥经济带发展。以陆桥为纽带,实现陆桥及辐射带地区之间、中心区域之间、中心城市之间、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中小城市与城镇乡村之间的经济技术协作。通过协作,合理布局,促进陆桥沿线统一市场的发育和形成,促进陆桥沿线产业带的发展和陆桥经济规模的形成,从而带动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

(二)“一带一路”倡议是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依托的对外开放

在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同时,积极扩大对外投资合作,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是习近平“一带一路”开放思想的显著特色。

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复杂,投资国的投资政策和法律法规,乃至民族特性、国民心理等差异性巨大,投资环境复杂,贸易壁垒仍然严峻,企业在投资、合作的过程中,要面临多方面的风险,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甚至战争、动乱方面的风险等。因此,境外产业集聚区是实践“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走出去”步伐的重要形式。“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⑤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习近平对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极为重视,2015年5月对白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时,习近平指出:“要把中白工业园建设作为合作重点”,并提出“将园区项目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珠和双方互利合作的典范”。4个月后在北京会见卢卡申科时,习近平强调指出双方要通过中白工业园建设,带动两国贸易、投资、金融、地方等全方位合作。

(三)“一带一路”倡议是以自由贸易区战略为引领的对外开放

自贸区顺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体现开放的深度。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有‘向外看’的胸怀,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⑥

目前,在国际上,中国与东盟、巴基斯坦、新加坡、格鲁吉亚、马尔代夫等相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贸协定,继续与有意愿的相关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努力构建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通过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构建自由贸易新网络,实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特定空间的自由流动,广泛开展经贸合作,拓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新空间,推进沿线国家双边、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

在国内,统筹推进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其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示范带动作用。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转型,实现更高水平的“引进来”。

二、“一带一路”开放思想的创新性

(一)创新的开放理念

“一带一路”开放思想是对“两个大局”⑦思想的创新。“两个大局”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引领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由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再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变化过程。其中,改革开放前30年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是一个由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再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变化,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突出表现就是对外开放战略的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⑧正是在“两个大局”思想的引领下,才有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设立的深圳、厦门、珠海、汕头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城市以及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合作区等对外开放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两个大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两个大局”思想的继承。第一,两者都是建立在对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两个大局”思想是建立在小平同志“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⑨判断的基础上,为实施优先让经济基础和经济区位较好的沿海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一带一路”倡议是建立在“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各国利益深度融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与此同时,全球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长期累积,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全球经济增长基础不够牢固,贸易和投资低迷,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发展不平衡加剧。战乱和冲突、恐怖主义、难民移民大规模流动等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突出”的基础上。⑩第二,都是从特定区域入手,带动全局的发展,体现了从区域非协调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其次,“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两个大局”思想的发展。“两个大局”思想是从沿海入手,通过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带动内地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是依托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从国内到国外,“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⑪实现陆桥通道中国东中西部、中亚与东亚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在共同发展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另外,“一带一路”倡议兼顾国际、国内两方面的战略需求,具有更宽阔的开放视野;“一带一路”倡议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具有更丰富的开放内涵;“一带一路”倡议以发达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透视出强烈的时代特点,具有新的开放基础;“一带一路”倡议突出“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搭建了更厚实的开放平台。

(二)创新的开放模式

创新的开放模式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政策层面,从差别的优惠政策转向普惠的制度建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有三次重大举措,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基本特征是依靠有差别的优惠政策拉动,主要特点是单向、单点开放,主要以中央政策扶持为主,靠减税让利、放权为开放地区集聚资源,主要措施是在沿海设立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的沿江、沿边大开放。基本特征是开放牵动,总体上是以开发开放浦东新区、建设长江三峡为契机,全面开放沿江流域,实行沿海地带的开放政策。特点是单向开放、城市带开放,以投资环境及部分减税让利集聚资源。“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三次重大举措。基本特征是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差异化的实际出发,跳出原有的有差别的优惠政策拉动的路径依赖,改变过去点状、块状发展格局,创新开放模式,加强规范公平的制度建设、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建设,特别是提升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水平,依托新亚欧大陆桥等国际通道形成以点连线、由点带面、线廊互动的发展格局,发挥各区域所长,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是路径层面,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开放不再是面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单向开放,而是面向全世界的双向开放,实现四大转变:从单向的外向型经济向全方位的开放型经济转变;从资金、技术等的单向输入为主向输出、输入双向转变;从以“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扎下根”并重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通过引导流入的外资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聚集,通过对外投资构建跨国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国际竞争力,展现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全新的开放理念。

(三)创新的开放境界

“一带一路”倡议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遵循平等、追求互利,着眼利益、责任、命运“三个共同体”建设,与以往的国际合作中政治不互信、政策不衔接、制度不对接相比,体现了创新的对外开放境界。“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⑫

一是打造共谋发展、共同繁荣的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中各国之间都会有各自的利益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利益契合,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和倡议发起国,在实现本国利益时加强与沿线国家利益的协调,在发展对外关系时做到经济、政治、安全与文化利益的兼顾和协调,在寻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不断减少分歧,促合作、谋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二是打造共担风险、共同治理的责任共同体。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并且往往超越了国界,单靠一国的力量无法解决,需要各国加强沟通配合,摒弃意识形态的羁绊,同心同力应对挑战,建立“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合作是沿线各国积极应对共同挑战、实践共治、善治的明智选择。三是打造共迎挑战、共生共存的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各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助推各国寻求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掌握自己的发展命运,还在合作和发展中形成各国间积极的相互依赖,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正是着眼于“三个共同体”建设,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共进的阳光大道。

三、“一带一路”开放思想的实践性

(一)“一带一路”开放思想以务实为前提

对于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明确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何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习近平强调“依托项目驱动,深化务实合作。路是走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⑬

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一是“同很多国家达成了‘一带一路’务实合作协议,其中既包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等硬件联通项目,也包括通信、海关、检验检疫等软件联通项目,还包括经贸、产业、电子商务、海洋和绿色经济等多领域的合作规划和具体项目。”二是“抓住沿线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启动一批条件成熟的港口、铁路、能源资源开发等战略性合作项目,提升陆路、海路通达水平。”习近平特别强调“我们将推动这些合作项目早日启动、早见成效。” 三是综合利用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金融资源,搭建多元化的融资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和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9个项目提供17亿美元贷款,‘丝路基金’投资达40亿美元,中国同中东欧‘16+1’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这些新型金融机制同世界银行等传统多边金融机构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层次清晰、初具规模的‘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⑭

习近平还非常关心关键项目落地问题,提出“要切实推进关键项目落地,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经贸产业合作区为抓手,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多搞一点早期收获,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二)非排他性为“一带一路”开放思想奠定实践基础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不画地为牢,不设高门槛,不搞排他性安排,反对保护主义。”排他性是指排斥他人消费的可能性,即如你在使用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使用,或当你能完全拥有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拥有。非排他性与排他性相对应,一般而言,私人产品都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而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即指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国际上,一些不负责任的国家不愿提供非排他性国际公共产品,进而引起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贸易争端,国际组织机制亦难以有效调节有关矛盾和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显著的非排他性。第一,“一带一路”倡议主旨的非排他性。“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是合作共赢、成果共享,习近平明确指出“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开放包容需要在开放中发展、在融合中共存,互学互鉴需要博采众长、共同提高,互利共赢需要互惠互利、共赢发展。”⑮第二,“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路径的非排他性。“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我们欢迎各国结合自身国情,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携手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第三,“一带一路”倡议涵盖范围的非排他性。“‘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⑯《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我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国际公共产品。

事实上,“一带一路”以设施联通为基础,提升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水平,无论你是欢迎还是反对,客观上会对通过国家和地区产生积极影响,使其实际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公共产品的不付费消费者。

(三)“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现实针对性

“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国最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任何动荡和战争都不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⑰但是否能实现和平安宁不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一带一路”倡议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不仅具有更丰富的实践内涵,更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以能源安全为例,长期以来,中国能源运输通道主要依赖远洋海路,能源安全一直存在“马六甲之困”。过去我们总认为天下太平,对事关安全理解不到位,2018年5月15日一则“美舰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对华石油出口道路被掐断”的消息应该使我们清醒,⑱能源安全的“狼来了”。

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新亚欧大陆区国际运输通道、中欧班列将发挥战略功能。针对“美舰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对华石油出口道路被掐断”的消息,德国之声5月11日报道称作为中方“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部分、连接中国和伊朗的又一铁路运输线于10日正式开通。这条“义乌—德黑兰”铁路线将从中国的阿拉山口出境,沿途经过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最终抵达德黑兰。不但可以运送小商品到伊朗,也能运输石油和天然气到中国。在这个关键时刻,中方开通这条铁路线路,可谓是雪中送炭。同样,马六甲海峡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如果马六甲海峡被本地区以外的别有用心的势力所控制,被封锁,势必会影响中国的航运安全,尤其在国际局势存在变数的情况下,这条航道随时可能因战事而被阻断。而有了陆上国际大通道,能源供应的多元化格局初具雏形,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原油航线潜在的安全困局将得到有效缓解,困扰中国能源安全的“马六甲之困”将逐步被打破,国家能源安全基本得到保障。

由此,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针对性。

(本文入选江苏省委、求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理论研讨会。)

猜你喜欢

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Happy Afternoon Tea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