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

2019-12-11文田师军强

青年时代 2019年29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生命教育

文田 师军强

摘 要:当前部分大学生生命观出现偏差,影响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忽视了人格塑造、习惯养成。生命教育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上有一致性,都是为了个体生命及生命的发展完善。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和生命线。中南民族大学生命教育大课堂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并取得积极成效,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

一、引言

当前,以抑郁、自伤、自杀为特征的大学生非正常伤亡事件时有发生,一个个年轻鲜活生命的消失令人痛心。究其原因,是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看待生命,甚至对生命存在误解,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行为的正确性。生命教育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工作。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格塑造、习惯养成的教育。事实上,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本质上一致,即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个体生命及生命的完善和发展。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引导他们敬畏生命、热爱生活,强化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效性,中南民族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积累了经验。

二、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一)生命教育本身屬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生命教学过程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命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它是回归教育本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生命教育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工作,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待自己生命的行为是否正确。目前,许多大学生对生命科学并不是非常了解,甚至有一些误解,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待自己及他人生命的看法。大学生群体处于教育阶段的核心,大学时期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时期,只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才会有坚定理想信念。

(三)生命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和机理

坚持“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关照学生,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全过程,是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点和着力点。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内涵关联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下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而生命教育通过多学科渗透式教育从不同的视角讲述生命观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生命观的意义,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三、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中南民族大学“古丽·鼓励”生命教育大课堂立足于生命科学学科优势开展面向全校学生的生命知识科普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古丽”是维语,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孩,“鼓励”谐音“古丽”,是对生命的鼓舞,“古丽·鼓励”的主题不仅彰显了民族特色,而且彰显了生命力量,生命之美。

(一)生命教育大课堂实施基本情况

1.主题探讨

一是设计生命教育系列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主讲。讲座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奥秘、如何保护大学生心智健康、防艾滋病教育、爱的旅程等内容。主讲专家包括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从事脑科学研究的教师、从事生物学研究的教师等。讲座在心理健康活动月集中开展,增加效果。二是开展主题论坛。以学生和教师互动为主,设置“理想信念”“文明家风”“学业发展”和“班级进步”四个主题论坛,组织学生和教师开展大讨论。师生共同探讨将个人兴趣与祖国发展相结合、打造和谐的寝室关系、提高学习效率效果、打造优秀班集体,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四个分论坛引发师生强烈反响。

2.科普教育

一是借助生命科学学院在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优势,动员师生一起参与设计生命教育科普长廊。长廊以学院大厅、墙面为依托,设计包含生命起源、细胞、微生物、动植物等5个不同板块的生命教育长廊,涵盖了有关生命科学的最基础的相关介绍。文化长廊采用开放式设计,基本实现了将板块设置在室外,方便校内外师生参观。二是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力,增强科普效果。利用新媒体平台定期宣传,并借助承办“全国实验室开放日”活动的机会,加大宣传力度。三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分批培训科普讲解志愿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普的行列中来,营造人人爱科普的氛围。

3.专业渗透

一是充分发挥生命科学学科优势,将生命科学专业教育与大学生心智健康教育相融合。将学院LED宣传屏、科普展板、公共实验平台、学院文化墙以生命教育为中心连接起来,形成带有专业特色的学生生命教育平台。二是进一步推动学院专业课教师开设生命教育公选课。自2016年至2018年生命科学学院教师累计开设了28门次生命教育公选课,为全校3000余人次授课。

(二)生命教育大课堂实施效果分析

为更好解生命教育大课堂实施效果,我们在“问卷星”软件上发布了调查问卷,每次活动结束后请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填写,共发放问卷609份,有效问卷609份。从问卷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本次实践活动达到了如下效果。

1.活动满意度高

从问卷统计情况来看,参与同学对活动组织的满意度较高,非常满意的占比70.11%,满意的占比26.93%,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7.04%;对工作人员非常满意的占比71.26%,满意的占比26.77%,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8.03%,具体如表1所示。

2.学生积极性高

从问卷统计情况来看,同学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高,非常积极的占比61.9%,比较积极占比32.84%;活动效果也达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预期,占比98.36%,具体如表2所示。

3.学生收获大

从问卷统计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觉得有收获,其中非常有收获的占比63.38%,比较有收获的占比32.84%;98.52%的同学愿意向同学和朋友推荐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如表3所示。

四、生命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生命教育大课堂的生命教育实践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教育目的,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教育实践不系统

生命教育大课堂设在生命科学学院,为主题实践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学科和专业基础,但是整体上而言生命教育大课堂的实践探索还是以生命教育活动为主的各类活动的集合,表现出零散性和碎片化的特征,缺乏系统性。这一方面与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整体的教育发展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缺乏生命教育专业指导和缺乏可借鉴经验。

(二)团队建设不充分

生命教育主题实践以生命科学学院为基地,主要依托生命科学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和部分专业课老师,核心团队人数5人,从数量上来说与规模如此庞大的全校性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不相匹配;从人员的构成上来说,成员的专业背景主要为教育学和生物学,生命教育大课堂的设计主要依靠自身的专业背景和自学生命教育相关知识,缺乏生命教育专业背景和专业的培训学习经验。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团队成员经常超负荷工作,迫切需要在团队规模和团队能力上得到扩展和提升。

(三)影响范围不平衡

从参加教育实践的活动的学生分布来看,学生主要来自于生命科学学院,其他学院的学生参加人数不多,校外参与人数不多。主要有如下3点原因。一是宣传不到位。宣传的主要力度在本学院,全校范围内的宣传渠道较少,宣传力度不大。二是部分实践活动的时间设置不合理。部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安排在工作日晚上,与学校公选课程时间上有冲突。三是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尚未形成品牌效应。

五、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益的经验推广模式

生命教育大课堂实施三年以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尝试,我们初步探索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四位一体”育人体系。

(一)课程育人

首先,以生命科学为专业基础,进一步优化已有的生命教育公选课程。近年来,我院教师陆续开出了《如何保护大学生心智健康》《生命的奥秘》《遗传与优生》《免疫与健康》等11门次的生命教育相关课程,且深受学生欢迎,为生命教育课程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有的生命教育公选课程主要问题在于数量有限,且开设的周期不稳定。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鼓励更多教师开设生命教育相关课程,弥补数量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整合现有课程资源,对相关老师进行生命教育专业培训,进一步优化开课顺序和内容,提升生命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在专业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专业课程主要针对以生物学为专业基础的学生,主要集中生科院、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等学院。需要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将生命教育贯穿在教学中。最后,开展以主题讲座为形式的课程教育。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师资源,设置包括生命认知、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不同主题的生命教育讲座。

(二)科研育人

以生命科学研究为基础,搭建生命教育科普教育平台。首先,科普平台形式的设计。充分利用学院教学楼的走廊、墙面空间。这种形式不仅便于展示,而且参观起来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少。其次,科普内容的设置。科普平台主要功能在于普及关于生命相关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生命简介、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學前沿课题等内容,同时要定期更换科普的内容。最后,丰富科普平台的运行方式。大众化普遍性是科普平台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平台的运作方式也比较灵活,可以预约参观,也可以自行前来参观,同时,加强对科普平台讲解员的培训,为预约参观的人提供更好的讲解服务。

(三)实践育人

首先,组织开展素质拓展类活动。素质拓展训练有不同的类型和预期目标,根据同学们的需求开设不同的训练项目,在拓展训练中更好的认识他人,加强团队合作。其次,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个青年团员都应该是注册志愿者,学校和学院都设有志愿服务组织,充分发挥组织作用,以班级或者团队为单位组织大学生去福利院、孤儿院、社区等单位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大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培养和提升责任感,提升生命价值。最后,组织实地参观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看守所、戒毒所,一方面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场所,实地体验为了子孙后代幸福生活的先辈们的奋斗历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学会珍惜生命、欣赏生命、追求生命价值。

(四)文化育人

通过创新文化训练营实现对生命教育的进一步升华,倡导“科技引领未来、文化创造生活”文化育人氛围,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生命教育的客体,变为生命教育的主体。以多种形式建立学生创业实习、孵化基地和校内创新实验室,组建师生学术团队和学生科研社团,积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与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创新创业项目。学生有了更多和老师互动与交流的机会,就有了更深入了解生命科学、生命教育的资源与平台,同时扩展了他们的视野,促进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年,2004.

[2]欧巧云.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宄[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褚惠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4]刘春元.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体系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9).

[5]高伟.从生命理解到生命教育——一种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6]刘文波,刘楠.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3).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生命教育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